基本信息
书名:雷电防护标准汇编(通信卷)
定价:175.00元
售价:119.0元,便宜56.0元,折扣68
作者:《雷电防护标准汇编》编委会,中国标准出版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506650861
字数:
页码:53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雷电防护标准汇编(通信卷)》是对GB4943进行的第二次修订,GB4943-1990是等效于IEC950-1986版,GB4943-1995是等同于IEC950-1991第二版,本标准是等同于IEC60950第三版,第二版增加了第6章“与通信网络的连接”,第三版较比第二版的主要变化如下:连接到通信网络的安全要求已经归并到标准的主题中,标准的内容也重新编排,相关的主题合并在一起,这样使用更为方便;同时还针对各认证组织在使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更新。
目录
GB/T3482-2008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T904.3-2008通信设备过电压保护用气体放电管通用技术条件
GB/Tn318.14-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4部分:避雷器通用规范
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8802.21-2004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9856.1-2005雷电防护通信线路 部分:光缆
GB/T19856.2-2005雷电防护通信线路 第2部分:金属导线
GB/T21545-2008通信设备过电压过电流保护导则
YD/T695-2004市话通信系统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原则及技术要求
YD/T755-1995与电信网电气连接的设备安全原则
YD/T993-2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YD1032-2000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YD/T1235.1-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YD/T1235.2-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
YD/T1429-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作者介绍
文摘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EC60950:1999((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第三版。
本标准是对GB4943进行的第二次修订,GB4943-1990是等效于IEC950一1986版,GB4943-1995是等同于IEC950-1991第二版,本标准是等同于IEC60950第三版,第二版增加了第6章“与通信网络的连接”,第三版较比第二版的主要变化如下:连接到通信网络的安全要求已经归并到标准的主题中,标准的内容也重新编排,相关的主题合并在一起,这样使用更为方便;同时还针对各认证组织在使用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更新。
本标准的宗旨是要对我国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起到指导性作用;同时还要按本标准实施产品安全认证,以保证产品切实符合安全要求。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4943-1995。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I一附录M、附录N、附录P、附录U、附录V都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Q、附录R、附录S、附录T、附录W、附录X都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兰芬、王莹、贾真。
……
序言
GB/T3482-2008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T904.3-2008通信设备过电压保护用气体放电管通用技术条件
GB/Tn318.14-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 4部分:避雷器通用规范
GB18802.1-2002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8802.21-2004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19856.1-2005雷电防护通信线路 部分:光缆
GB/T19856.2-2005雷电防护通信线路 第2部分:金属导线
GB/T21545-2008通信设备过电压过电流保护导则
YD/T695-2004市话通信系统过电压过电流防护原则及技术要求
YD/T755-1995与电信网电气连接的设备安全原则
YD/T993-2006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YD1032-2000900/1800MHz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部分:移动台及其辅助设备
YD/T1235.1-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
YD/T1235.2-2002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测试方法
YD/T1429-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从一个学习者的角度来看,这部汇编的理论深度和前瞻性都不足。雷电防护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尤其是在高密度集成电路和超高速数据传输成为主流的今天,传统的屏蔽和接地理论正在受到新的挑战。我期望看到一些关于瞬态电磁场耦合机理的深入分析,或者至少是对最新的国际IEC标准中关于风险评估和防护等级划分的详细解读。这本书似乎更偏向于基础设施层面的粗放式防护,对于那些对可靠性有极高要求的专业通信系统(如广播电视、金融专网)的特殊防护需求,则几乎没有涉及。它更像是一本应对最低合规要求的“门槛指南”,而不是一本追求卓越性能和极致可靠性的“技术参考书”。对于那些追求行业最佳实践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起点,而非终点,它告诉你“必须做什么”,但远远没有教会你“如何做到最好”。
评分说实话,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期待的是一场关于电磁兼容性和浪涌保护器件(SPD)选型的技术盛宴。毕竟,通信系统的脆弱性在雷击面前是出了名的,一个小小的过电压就可能瞬间摧毁昂贵的设备。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数据线和信号线的瞬态过电压保护策略,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新型隔离技术或者共模抑制方案的深入探讨。但是,这本书给出的内容显得有些陈旧和保守。它更多地停留在传统的电压钳位和泄放层面,对于现代光传输系统或高频射频链路中更为精细化的防护思路,几乎没有提及。例如,在处理数据中心内部的雷击感应问题时,书中的建议显得过于笼统,没有针对不同速率、不同传输介质的特性给出差异化的指导。读起来,就像是回到了二十年前的设备标准中,对于当下光模块、高速芯片的防护挑战,显得力不从心。我甚至想找找看是否有关于脉冲电流波形测试方法的详细说明,但这些实用的测试标准和方法论,在这本汇编中也是付之阙如,实在令人失望。
评分对于负责项目交付和质量控制的人员来说,这本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合规性清单”的制定上。然而,即使在这方面,它也显得不够贴心。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结构化的、便于QA(质量保证)人员对照检查的表格化指南,详细列出每一步骤需要记录的关键点和验收依据。比如,在安装外部引下线时,应记录的间距、固定点数量、以及保护套管的材质和规格,如果能直接以表格形式呈现,那将是极大的便利。但这本书提供的大多是纯文本的描述,对于需要快速核对现场施工是否符合规范的工程师而言,效率非常低下。此外,关于后期维护和定期检测的要求描述也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界定检测的周期、范围和失效判定标准。这使得竣工后的雷电防护系统的长期可靠性评估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作为支撑,使得“做了”和“做好”之间的差距难以被有效监管。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组织,也让我感到困惑。它似乎是将不同年代、不同层级的标准生硬地拼凑在一起,缺乏一个清晰的逻辑主线来引导读者。我试图按照“设计—施工—验收”的流程来阅读,但发现很多关键的施工细节散落在各个不相关的章节中。例如,在讨论室外设备安装规范时,一些与防雷直接相关的吊线和线缆的机械强度要求,却被分散到其他建筑规范的章节里,需要读者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交叉比对。更糟糕的是,不同标准之间的术语定义和参数要求存在轻微的冲突或不一致性,这在实践中无疑会造成执行上的混乱。一个合格的汇编,应当是对现有分散标准的梳理和整合,达到更高层次的统一。但这部书的编辑工作,似乎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复制粘贴,并没有提供必要的注释或协调性说明,使得读者在面对实际的工程冲突时,找不到权威的裁决依据。这大大降低了其作为“标准汇编”的实用价值。
评分啊,这部《雷电防护标准汇编(通信卷)》!我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现代通信网络如何抵御那无情的天威的真知灼见。然而,我的期待似乎落空了。这本书的整体内容,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本枯燥的行政文件汇编,而非一本真正深入探讨技术细节和工程实践的宝典。我原以为会看到大量的案例分析,比如光纤入户工程中如何巧妙地布置均等电位连接,或者5G基站面对直击雷的防护设计思路。但实际上,我看到的更多是条文的罗列,那些“应如何”、“不得如何”的规定,虽然重要,却缺乏让读者理解“为什么”的深度解析。比如,关于接地系统的部分,虽然提到了电阻值要求,但对于不同土壤电阻率下如何优化接地网的形状和尺寸,却鲜有涉及。读完一遍后,我感觉自己对规范的了解加深了,但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它更像是一本供查阅和合规性检查的工具书,而非一本能启发思维、解决复杂工程难题的参考手册。对于初入行业的新人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晦涩难懂,毕竟少了生动的图示和直观的解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