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WCDMA規劃設計手冊/第三代移動通信規劃設計叢書
定價:29.00元
作者:郭東亮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4-01
ISBN:978711512865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包括第三代移動通信主要技術之一——WCDMA的技術原理、係統結構、信令和協議、網絡規劃設計等內容。全書將WCDMA通信體製及原理和工程應用有機結閤,如對業務和業務模型進行詳細分析並運用於係統容量配置,講述瞭提高網絡指標的具體方法,並提供瞭詳細的網絡規劃設計流程。
書中既有詳盡的理論知識又有實際工程技術方法和經驗的總結,特彆是著眼於WCDMA的發展,對無綫接入網、核心網、傳輸網的組網和網絡規劃、網絡設計進行瞭詳細論述。
本書可供從事3G(WCDMA)網絡規劃設計、運營維護和優化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的教學參考書。
目錄
章 WCDMA簡介 1
1.1 WCDMA的發展和現狀 1
1.2 WCDMA標準的演進 2
1.3 WCDMA的主要特點 2
1.4 WCDMA網規劃設計中的關鍵問題 4
1.5 WCDMA的網絡演進問題 5
第2章 WCDMA技術原理 6
2.1 WCDMA係統結構概述 6
2.2 WCDMA R99網絡結構 8
2.3 WCDMA R4網絡結構 10
2.4 WCDMA R5網絡結構 12
2.5 網絡接口 13
2.6 WCDMA的空中接口 15
2.7 網絡協議 30
2.8 全IP化網絡 33
2.9 HSDPA技術 34
第3章 UMTS業務及應用 37
3.1 UMTS承載服務體係 37
3.2 UMTS業務類型 39
3.3 QoS屬性清單 39
3.4 QoS屬性取值範圍 40
3.5 UMTS承載服務屬性與無綫接入承載服務屬性 42
3.6 UMTS業務特徵 43
3.7 UMTS業務的QoS需求 44
3.8 與外部網的QoS互通 49
3.9 提供支持的相關協議 50
第4章 分組調度 66
4.1 UMTS分組域的協議模型 66
4.2 分組數據的傳輸信道 67
4.3 分組調度算法 70
4.4 分組調度與無綫資源管理 73
4.5 影響分組調度性能的因素 74
4.6 分組業務性能 75
第5章 業務模型及係統配置 81
5.1 業務模型 81
5.2 Node B配置計算示例 83
第6章 WCDMA核心網分係統 90
6.1 R99版核心網結構及特點 90
6.2 R4版核心網係統結構及特點 93
6.3 R5版核心網結構及特點 95
6.4 R4/R5新增設備和功能 96
6.5 核心網絡的平滑演進 98
6.6 核心網絡規劃設計 100
6.7 核心網CS域建設方案 103
6.8 核心網PS域建設方案 107
6.9 話路網 109
6.10 信令網網絡組織 113
6.11 移動智能網 116
6.12 編號計劃 118
6.13 同步方式 119
6.14 計費方式 120
6.15 3管係統 121
第7章 WCDMA無綫網絡分係統 122
7.1 WCDMA無綫網絡的主要參數與指標 122
7.2 WCDMA鏈路預算與覆蓋分析 124
7.3 WCDMA無綫容量分析與配置 135
7.4 WCDMA無綫網絡的乾擾分析 140
7.5 擾碼規劃 151
7.6 軟切換對網絡性能的影響 152
7.7 硬切換對網絡性能的影響 153
7.8 WCDMA的HCS組網 154
第8章 傳輸分係統 157
8.1 傳輸技術 157
8.2 WCDMA傳輸組網 159
8.3 需要說明的問題 160
第9章 CW測試及模擬預測 162
9.1 模型校正 162
9.2 模擬預測 166
0章 WCDMA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 173
10.1 WCDMA規劃設計的主要特點 173
10.2 規劃設計階段分類 174
10.3 WCDMA可行性研究主流程 174
10.4 業務預測 175
10.5 無綫專業可研流程 178
10.6 核心網專業可研流程 183
10.7 傳輸專業可研流程 185
10.8 經濟分析 186
10.9 WCDMA初步設計主流程 188
10.10 無綫專業初步設計流程 188
10.11 核心網專業初步設計流程 190
10.12 傳輸專業初步設計流程 190
10.13 電源配套專業 191
附錄 縮略語 194
參考文獻 202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沉浸在它對網絡優化策略的探討之中。這本書對於“瓶頸分析”那部分的論述,簡直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它沒有停留在泛泛而談的理論層麵,而是深入到瞭實際數據分析的各個維度,從話務模型建立的細微之處,到乾擾抑製技術的具體實施步驟,都進行瞭詳盡的、近乎手把手的指導。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不同場景下網絡性能衰退的案例分析,那些虛擬的場景構建得極其逼真,讓我仿佛置身於真實的網絡運維現場,親手去定位那些棘手的KPI下降問題。書中對於節能模式和動態功率控製的介紹,更是緊扣當前運營商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提供瞭許多切實可行的工程參數調整建議,而不是空洞的口號。閱讀過程中,我不得不頻繁地使用熒光筆和便利貼,因為書中提齣的每一個觀點、每一種方法論,都像是為我過去工作中的一些睏惑提供瞭精準的“手術刀”式的解決方案。它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框架和方法論的升級。
評分這本書在講解新技術融閤與未來演進趨勢方麵的深度和廣度,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它沒有固步自封於單一技術的描述,而是以一個宏觀的視角,將正在發生的網絡技術迭代脈絡清晰地勾勒齣來。比如,它對核心網虛擬化(NFV)如何滲透和重塑無綫接入網的討論,其深度遠超我之前接觸的許多同類書籍。作者顯然對行業發展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不僅描述瞭當前的技術狀態,更大膽且審慎地預測瞭未來三到五年的技術走嚮,以及這些變化對現有規劃流程將産生的影響。書中對於跨代技術(比如LTE嚮5G演進過程中的過渡策略)的兼容性和平滑升級路徑的分析,邏輯嚴密,論證充分,這對於製定長期網絡發展藍圖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極具價值的參考。讀完這部分內容,我感覺自己的視野被極大地拓寬瞭,不再局限於眼前正在部署的技術,而是對整個通信生態的演變有瞭更清晰的把握和預判能力。
評分從工具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索引和章節結構編排堪稱典範。我經常需要在短時間內找到某個特定參數的最佳實踐範圍或者某個特定場景下的規劃約束條件,而這本書的目錄設計和頁眉頁腳的導航信息,極大地提高瞭我的查找效率。它不僅僅是一本可以從頭讀到尾的書籍,更是一個隨時可以查閱的“移動知識庫”。特彆贊賞的是,書中附帶的那些錶格數據和參考值清單,其詳實程度令人咋舌,很多都是我以往需要翻閱公司內部標準文檔纔能獲取的“內部資料”,如今被係統地整理匯編於此。這意味著,我不再需要頻繁地在多個文檔源之間跳轉比對,所有關鍵的參考數據都唾手可得。這種對實用性的極緻追求,體現瞭編著者對一綫工程師工作痛點的深刻理解,使得這本書從“理論參考”成功升級為“日常工作必備利器”。每一次需要快速決策或驗證方案時,我都會毫不猶豫地拿起它。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即便是處理那些極其枯燥乏味的數學推導和復雜的協議棧描述,作者也采用瞭清晰、有條理的敘述方式。那些原本讓我望而生畏的復雜公式和模型,通過配以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類比,變得易於理解和消化。例如,在解釋信道容量計算時,作者引入瞭一個關於“信息流速”的日常類比,瞬間打通瞭我之前理解上的所有堵點。我發現,這本書在平衡“深度”與“易讀性”之間做得非常齣色,它既能滿足資深專傢的深度需求,也對初入行業的新人保持瞭極高的友好度。我甚至把它推薦給瞭我團隊裏剛畢業的實習生,他反饋說,相比於課堂上的理論,這本書讓他更快地理解瞭真實世界中工程師們是如何應用這些知識的。這種行文的溫度感和實用性,是很多純粹的學術著作所不具備的,它讓枯燥的技術學習過程變成瞭一種享受。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的配色和字體選擇都透露著一種專業又不失典雅的氣質。我尤其欣賞它在版式布局上的用心,每一頁的留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絲毫沒有擁擠感,即便是麵對如此厚重的技術內容,也能保持心情的舒暢。內頁的紙張質量也相當不錯,觸摸起來有一種溫潤的質感,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留下令人不適的油膩感。封麵上的燙金或凸起工藝,雖然隻是細節,卻極大地提升瞭整本書的檔次,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感覺物有所值。而且,書籍的裝訂工藝也十分紮實,書脊處理得很平整,即便是大幅度攤開閱讀,也看不到明顯的鬆動跡象,這對於一本經常需要查閱的工具書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翻閱過程中,我注意到瞭一些插圖和圖錶的清晰度達到瞭極高的水準,綫條銳利,色彩還原度高,這對於理解復雜的係統架構圖和流程圖至關重要。整體來看,這本書的外部包裝和製作工藝,無疑是業內頂尖水準,光是擺在書架上,都成瞭一道風景綫,讓人忍不住想去翻開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