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金力 著
圖書標籤:
  • 顯示技術
  • 集成電路
  • 彩色顯示器
  • 參數查詢
  • 電子工程
  • 顯示驅動
  • LCD
  • OLED
  • 顯示接口
  • 快速參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博學精華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電子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1107887
商品編碼:2971950126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0-05-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

:39.00元

售價:27.3元,便宜11.7元,摺扣70

作者:孫金力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121107887

字數:523000

頁碼:33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精選瞭國內外新型彩色顯示器中關於電源、視頻/音頻、行/場掃描和同步信號處理及屏幕顯示與顯像管,以及存儲器、微處理器等800多種常用集成電路的相關參數資料,包括引腳號、引腳名稱、引腳功能及有關參量的實測數據。為瞭檢索和使用方便,在書後附錄中列齣瞭集成電路資料索引,並給齣瞭1000多種常用集成電路的互換型號,為從事維修人員提供寶貴資料。
本書內容翔實新穎、實用性強。全書采用瞭列錶方法編寫,簡潔明瞭,直觀快捷、分類科學、列目獨特,可以對照電路特性和機理迅速查找故障元器件。為瞭方便讀者檢測有故障的集成電路,每個錶後注明瞭參數的測定機型,供彩色顯示器維修人員和生産技術人員檢測參考。
本書可作為彩色顯示器維修人員維修指南,也可作為維修人員參加職業技能考核和資格認證的專業培訓資料。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 洞悉未來顯示技術的關鍵指南 在日新月異的電子信息時代,顯示技術的發展是推動人類視覺體驗革新最為核心的驅動力之一。從最初的單色屏幕到如今色彩斑斕、細膩生動的全彩顯示,每一次技術的飛躍都離不開集成電路(IC)的精進與突破。而對於活躍在顯示器研發、設計、生産、應用以及維修維護一綫的工作者而言,一本精準、全麵、實用且易於檢索的集成電路參數速查工具書,其價值不言而喻。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正是這樣一本應運而生的重量級參考資料,它聚焦於當前及未來主流的彩色顯示器所采用的各類核心集成電路,為行業內的專業人士提供瞭一條快速、準確獲取關鍵技術參數的便捷通道。 本書的編撰,凝聚瞭眾多行業資深工程師和技術專傢的智慧與心血,他們深耕顯示技術領域多年,深刻理解一綫工作者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痛點與需求。因此,本書並非泛泛而談的理論介紹,而是以高度的實踐導嚮性,係統梳理瞭構成現代彩色顯示器成像、驅動、控製、信號處理等關鍵環節的各類集成電路。從最核心的顯示驅動IC,到負責圖像信號處理的ISP(Image Signal Processor),再到色彩管理、背光控製、電源管理等輔助IC,本書都進行瞭深入的剖析與參數羅列。 核心內容前瞻: 本書將重點圍繞以下幾類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展開詳細介紹: 一、 先進顯示驅動IC(Display Driver ICs): 這是彩色顯示器最直接的“畫筆”,負責將數字圖像信號轉化為屏幕上像素點所需的電壓或電流信號,驅動像素發光。隨著顯示分辨率的不斷提升(如4K、8K)以及刷新率的幾何級增長(如120Hz、240Hz乃至更高),對驅動IC的性能提齣瞭極高的要求。 TFT LCD驅動IC: 詳細列齣針對不同麵闆尺寸(從智能手機到大尺寸電視)和分辨率的Gate Driver IC和Source Driver IC的關鍵參數。例如,工作電壓範圍、通道數量、輸齣電流能力、時序控製接口(如LVDS, MIPI DSI, eDP)、功耗優化特性、抗乾擾能力等。特彆會關注那些支持高分辨率、高刷新率、寬色域和HDR(高動態範圍)顯示的新型驅動IC,如支持LTPO(Low-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等先進背闆技術,以實現動態刷新率和更低的功耗。 OLED驅動IC: 深入介紹OLED像素驅動IC的特性。OLED自發光的原理決定瞭其驅動IC需要更精密的電流或電壓控製,以保證像素亮度的準確性和色彩的一緻性。本書會包含OLED驅動IC的像素尋址模式(如主動矩陣AM)、像素驅動方式(電流驅動、電壓驅動)、支持的像素數量、顔色深度(如8-bit, 10-bit, 12-bit)、像素老化補償算法的硬件支持、以及低功耗模式下的性能錶現。對於Micro-LED等新興OLED技術,也會有前沿的驅動IC參數解析。 Micro-OLED/Micro-LED驅動IC: 針對當前備受關注的Micro-OLED和Micro-LED顯示技術,本書將聚焦於驅動這些超高像素密度顯示屏所需的專用IC。這包括更高的集成度、更精細的像素控製能力,以及針對VR/AR等應用場景的低延遲、高幀率特性。 二、 圖像信號處理IC(Image Signal Processors - ISPs): ISPs是顯示器的大腦,負責接收、解碼、優化、增強和轉換原始圖像數據,使其在屏幕上呈現齣最佳效果。 高清/超高清視頻解碼與編碼: 涵蓋支持H.264, H.265 (HEVC), AV1等主流視頻編碼格式的硬件解碼器。關注解碼器的分辨率支持(4K, 8K)、幀率上限、HDR元數據處理能力(如Dolby Vision, HDR10+)。同時,也會涉及視頻編碼器的參數,例如用於流媒體或錄製功能的編碼能力。 圖像增強與優化算法硬件加速: 詳細羅列ISPs中集成的圖像處理單元(IPs)的參數,如銳化、降噪(2D/3D NR)、色彩校正、動態對比度增強(ACE)、膚色優化、HDR到SDR的轉換(HDR-SDR Mapping)、局部區域色調映射(Local Tone Mapping)等算法的計算能力、支持的色彩空間(如Rec.709, Rec.2020, DCI-P3)、位深處理能力。 顯示接口與協議支持: 關鍵參數包括支持的輸入視頻接口(如HDMI 2.0/2.1, DisplayPort 1.4/2.0, USB-C Alt Mode)、輸齣接口(如MIPI DSI, eDP)、以及這些接口所支持的最大帶寬、分辨率、刷新率和顔色深度。 三、 色彩管理與校準IC(Color Management & Calibration ICs): 確保顯示器輸齣色彩的準確性和一緻性是彩色顯示器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色彩查找錶(LUT)支持: 介紹支持多層級、高精度LUT的IC,以實現復雜的色彩映射和調整。參數會包括LUT的尺寸(例如3D LUT的維度)、位深、以及LUT的更新速度。 Gamma校正與白點調整: 關注IC內置的Gamma校正引擎和白點調整能力,以及可配置的範圍和精度。 色域擴展與壓縮: 針對不同應用場景,IC對色彩空間的轉換與匹配能力,例如從廣色域(Wide Gamut)輸入到標準色域(Standard Gamut)輸齣的處理。 四、 背光控製IC(Backlight Control ICs): 對於LCD顯示器而言,背光是其發光的根本。 LED驅動與調光技術: 詳細列齣支持DC調光(Direct Current Dimming)和PWM調光(Pulse Width Modulation Dimming)的LED驅動IC參數。關注PWM調光的頻率、占空比範圍、通道數量(用於區域控光)、以及調光精度。 局部區域控光(Local Dimming)IC: 針對Mini-LED等技術,介紹支持多區域精細背光控製的IC,包括區域數量、每個區域的亮度控製精度、以及與顯示驅動IC的協同工作能力。 HDR背光增強: 重點關注支持HDR顯示所需的峰值亮度控製、局部區域亮度動態調整的IC參數。 五、 電源管理IC(Power Management ICs - PMICs): 高效、穩定的電源供應是顯示器正常工作的基石。 多路電源輸齣與電壓調節: 介紹PMIC支持的電源軌數量、輸齣電壓精度、輸齣電流能力、以及各種電壓轉換拓撲(如Buck, Boost, LDO)的效率參數。 低功耗管理: 關注IC的待機功耗、運行功耗、以及各種低功耗模式下的功耗錶現。對於便攜式顯示設備尤其重要。 保護與診斷功能: 列齣過壓保護(OVP)、過流保護(OCP)、過溫保護(OTP)、短路保護(SCP)等關鍵保護功能,以及電源狀態監測和診斷接口。 六、 顯示控製器與時序控製器(Display Controllers & Timing Controllers - TCONs): 這類IC負責整個顯示流程的時序協調,確保圖像信號與像素驅動的精確同步。 輸入信號接口協議: 關注支持的各種視頻接口協議(如LVDS, MIPI DSI, eDP, V-by-One)及其速率。 時序生成與調整: 介紹TCONs生成像素時鍾、行同步、場同步等信號的能力,以及對時序參數的靈活調整能力,以適應不同麵闆特性。 集成度與功耗: 關注將多種功能集成到單個TCON中的趨勢,以及由此帶來的功耗降低和設計簡化。 本書的獨特價值與適用人群: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並非一本理論性的教材,而是以“速查”為核心,強調信息的即時可用性。本書的結構設計將最大化檢索效率: 1. 清晰的分類與索引: 所有IC按照功能模塊進行嚴謹分類,並配以詳細的目錄和關鍵詞索引,確保用戶能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2. 標準化參數錶格: 每款IC都采用標準化的錶格形式呈現其關鍵技術參數,如型號、主要功能、核心規格、電氣特性、接口協議、封裝類型、目標應用等。參數值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並注明單位和典型值/最大值/最小值。 3. 廠商與型號覆蓋: 廣泛收錄主流IC製造商(如,但不僅限於:Synaptics, Novatek, Himax, FocalTech, Renesas, STMicroelectronics, TI, Analog Devices, Samsung, LG Display, BOE等)的最新産品綫,並根據市場占有率和技術代錶性進行重點選取。 4. 重點技術趨勢解讀: 在參數羅列之外,適當穿插對當前及未來顯示技術發展趨勢與相關IC技術演進的簡要解讀,幫助讀者理解參數背後的意義和未來方嚮。例如,對Mini-LED/Micro-LED驅動IC的詳細介紹,對高刷新率、高分辨率、低功耗IC的側重分析。 本書的適用人群包括但不限於: 顯示器研發工程師: 在産品設計初期,快速篩選和評估適閤的IC器件。 硬件工程師: 在電路設計階段,獲取IC的電氣參數、時序要求、封裝信息,進行精確的原理圖設計和PCB布局。 應用工程師: 在産品集成與調試階段,理解IC的工作原理和參數限製,解決實際應用中的問題。 測試與質量控製人員: 製定測試方案,核驗IC性能是否符閤設計規格。 售後服務與維修技術人員: 快速識彆故障IC,並查找替代料或瞭解原器件參數。 技術采購與供應鏈管理人員: 評估供應商和器件的兼容性與性能。 相關專業的學生與研究人員: 瞭解顯示器集成電路的最新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 《新型彩色顯示器集成電路參數速查手冊》的齣版,不僅是對當前顯示器集成電路領域技術資料的一次係統梳理與整閤,更是為行業內所有從業者搭建瞭一個高質量、高效率的信息交流與技術參考平颱。它將成為每一位緻力於推動彩色顯示技術進步的專業人士案頭必備的實用工具,助力大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占技術先機,實現創新突破,共同繪就更加絢麗多彩的視覺未來。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設計簡潔卻又不失專業感,那種啞光處理的質感拿在手裏非常舒服。內頁的紙張選擇也相當考究,不是那種廉價的反光紙,所以即使在強光下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我想,對於經常需要查閱參數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來說,這一點絕對是加分項。特彆是那些復雜的電路圖和波形示意圖,印製得非常清晰,即便是最小的細節也能辨認齣來,這對於精確比對和故障排查至關重要。另外,頁邊距的處理也體現瞭編者的細心,留齣瞭足夠的空白區域,方便讀者做筆記和標記重點,這在實戰工作中非常實用。整體來看,這本書的物理形態已經超越瞭普通工具書的範疇,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專業工具。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處的打磨,比如頁碼的字體設計,既醒目又不突兀,讓人在快速翻閱時能夠迅速定位到目標章節。這種對用戶體驗的關注,是很多同類手冊所欠缺的。

評分

這本書在更新速度和覆蓋範圍的平衡上做得相當齣色。要知道,顯示器集成電路領域的技術迭代速度是驚人的,新工藝、新接口層齣不窮。我本來擔心這本手冊會很快過時,但在我查閱瞭幾款近兩年發布的新型驅動芯片後,驚喜地發現很多關鍵型號和最新的參數變化都已經被收錄進去瞭。這錶明編撰團隊顯然投入瞭大量的精力進行持續的跟蹤和維護工作。更難得的是,它並沒有盲目追求“全”,而是重點突齣瞭市場主流和高頻使用的核心器件,做到瞭“精而深”。對於那些非常偏門的、隻在特定小眾領域使用的器件,它可能不會麵麵俱到,但這種取捨恰恰保證瞭手冊的實用性重量,讓用戶手中的資源是最有價值的那部分,而不是被大量不常用的信息稀釋。這種務實的編輯策略,非常符閤我們一綫研發人員的需求。

評分

我最欣賞這本手冊在內容組織上的邏輯性和高效性。它摒棄瞭傳統工具書那種冗長的前言和過於理論化的介紹,而是直奔主題,結構清晰得像一個精心優化的數據庫。查找特定參數時,那種路徑設計非常直觀,幾乎不需要摸索就能找到對應信息。例如,當你輸入一個IC型號時,它會按照電氣特性、時序要求、引腳定義、典型應用電路等幾個維度進行模塊化呈現,避免瞭信息過載。而且,我發現它在參數的標注上非常嚴謹,不僅給齣瞭標準工作條件下的數值,還特彆標注瞭極限值和推薦工作範圍,這對於設計裕量的計算提供瞭極大的便利。對於我們做係統集成的工程師來說,這種“一目瞭然,即用即走”的設計理念,大大縮短瞭從“遇到問題”到“找到方案”的時間成本。這種對“效率”的極緻追求,使得這本書迅速成為瞭我工作颱上最常用的參考資料之一。

評分

這本書的定價策略也體現瞭對目標用戶的友好度。考慮到這本手冊是麵嚮專業人士和企業的,其價值主要體現在它能帶來的時間節省和避免的錯誤成本上,而不是單純的印刷成本。通常這種厚度和專業性的工具書價格都不菲,但這本書的定價相對閤理,使得小型工作室或者個人開發者也能負擔得起。這無疑降低瞭知識獲取的門檻,讓更多有誌於此領域的專業人士能夠接觸到高質量的參考資料。而且,它的便攜性也值得一提。雖然內容詳實,但厚度控製得當,方便隨身攜帶到實驗室或客戶現場。對我來說,一本好的工具書不僅要內容紮實,更要在使用場景上做到無縫銜接。這本書在便攜性、內容深度和價格之間找到瞭一個非常巧妙的平衡點,值得所有的顯示技術相關從業者入手一本。

評分

從技術深度來看,這本書的嚴謹性是毋庸置疑的。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數據羅列,更是在數據背後體現瞭對底層硬件特性的深刻理解。例如,在描述某些高速接口的時序參數時,它會附帶一個簡短的注釋,解釋為什麼這個時序參數會受到電磁兼容性(EMC)或溫度漂移的影響,雖然隻是幾句話,但對於理解設計限製至關重要。這種“知其所以然”的呈現方式,幫助讀者建立起更宏觀的認知框架。很多手冊隻告訴你“是什麼”,但這本手冊在關鍵節點上會提示你“為什麼是這樣”,這對於培養初級工程師的分析能力非常有幫助。我個人覺得,如果隻是拿來做簡單查詢,它當然是利器;但如果花時間去鑽研那些注釋,它還能成為一個優秀的自學教材,深化對顯示驅動原理的理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