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 | 作者 | 王晓丽 |
| 定价 | 35.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 ISBN | 9787512709225 | 出版日期 | 2014-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书稿分为上中下三篇,介绍了孕期、孕期、产后三阶段女性在营养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适合不同时期的营养餐食谱,帮助女性朋友健康顺利地度过孕期。 |
| 作者简介 | |
| 王晓丽,女,妇产科医生,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妇产科、新生儿专业经验,多年来致力于医学科普知识的推广,尤其擅长妇科疾病防治和保健。 |
| 目录 | |
| 上 篇 营养一部曲 孕前营养细盘点 食物营养调节身体 2 营养与优孕 2 孕前营养储备的重要性 2 孕前合理调整饮食 3 孕前女性合理补充营养 5 孕前女性不宜多吃的食物 7 女性营养补充区别对待 8 肥胖女性 8 偏瘦女性 9 贫血女性 10 习惯性流产女性 11 孕前男性饮食营养宜与忌 12 孕前男性营养补充 12 备孕对男性的饮食要求 14 孕前男性饮食禁忌 15 精神营养健康心理 16 调节佳怀孕情绪 16 调节好夫妻孕前的情绪 16 孕前心理准备应注意的事项 18 消除不必要的忧虑 20 担心失去优美体形 21 害怕孕产期的痛苦 21 担心失去升职机会 21 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22 知识营养充实大脑 23 优生优育 23 优生的则 23 环境因素对优生的影响 24 优生的四要素 26 佳受孕条件 26 佳受孕环境 26 佳受孕年龄 27 佳受孕季节 27 佳受孕时间 28 佳受孕地点 28 佳受孕状态 28 佳受孕前提 29 孕前检查 31 孕前检查的必要性 31 孕前检查的具体项目 32 孕前检查佳时间 34 孕前检查的五大常见病 35 成功受孕技巧 36 改善质量和数量 37 心情要放松 37 采用合适的性爱体位 37 高龄育儿不担忧 38 高龄孕妇的常见问题 38 高龄孕妇的优生准备 39 高龄孕妇的注意事项 40 受孕特殊事项要注意 41 中 篇 营养二部曲 孕期营养总动员 下 篇 营养三部曲 产后营养莫要忘 附录 |
| 编辑推荐 | |
| 孕期营养指导、美味食谱、防病保健、膳食调养,一本书全网罗。 覆盖孕期各个阶段的孕妇和胎儿的身体状况和发育特点,营养常识、饮食宜忌 有操作性的丰富美味的食谱,一日饮食推荐餐单 针对孕期可能出现的身体症状和病症给出了营养饮食建议和相应的推荐菜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是个对生活品质有要求的人,即使在孕期,我也希望我的饮食不仅健康,还能兼顾美味。这本书,绝对满足了我对“营养美味”的双重追求。《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在提供专业营养知识的同时,并没有牺牲食物的美味度。书中提供的食谱,我尝试过很多,都非常成功。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食材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将营养和口感完美结合。比如,书中推荐的一些鱼类料理,不仅富含DHA,还通过搭配不同的香料和烹饪方式,变得鲜美无比。还有一些蔬菜的烹饪方法,让我发现了很多以前从未尝试过的美味组合。它让我明白,健康的饮食并不等于枯燥无味,孕期一样可以享受美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吃对”,而不是“吃多”。它强调均衡饮食和适量摄入,避免不必要的体重增长,同时保证宝宝获取足够的营养。它还很细致地讲解了哪些食物需要谨慎食用,哪些需要完全避免,并且给出了替代方案,让我能够安心地享受美味。这本书,让我觉得孕期是一段充满惊喜的旅程,而美味健康的食物,就是这段旅程中最令人期待的风景。
评分怀孕之后,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吃什么能让宝宝更聪明?”。这本书,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它不仅仅告诉我需要补充DHA,更详细地解释了DHA对胎儿大脑和视力发育的重要性,以及其他对胎儿智力发育至关重要的营养素,比如胆碱、叶酸、维生素B12等等。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富含这些营养素的常见食物,并且给出了很多简单易学的食谱,比如如何在家制作营养丰富的鱼肉菜肴,或者将坚果、种子巧妙地融入日常饮食中。我曾经担心宝宝出生后是否会容易过敏,这本书也给了我很好的指导,它强调了孕期均衡饮食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适量摄入益生菌,选择优质的脂肪来源等等,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并且能够付诸实践。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提供“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做”。它将复杂的营养知识,转化成了孕期妈妈们能够理解和操作的具体建议。我特别喜欢它在介绍不同食物营养价值的时候,会穿插一些关于这些营养素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或者它们与其他营养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让我觉得知识更加立体和生动。它让我明白,孕期营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为宝宝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孕期妈妈们最贴心的“定心丸”。我怀第一个宝宝的时候,真的是一片茫然,各种网上的信息扑面而来,真假难辨,搞得我每天提心吊胆,生怕吃错了什么,影响到宝宝。那时候,我多么渴望有一本像《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这样,系统、权威、又通俗易懂的书籍,能一步步地告诉我,怀孕的不同阶段,我需要补充哪些营养,怎么吃才能既满足自己,又能让宝宝茁壮成长。这本书,从孕早期、孕中期到孕晚期,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指导,不仅仅是列出食材清单,更重要的是解释了为什么需要这些营养素,它们对宝宝发育有什么样的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日常饮食来轻松获取。比如,孕早期叶酸的重要性,书中就讲得特别透彻,还列举了很多富含叶酸的食物,比如绿叶蔬菜、豆类等等,还分享了一些烹饪的小技巧,让即使不爱吃蔬菜的准妈妈也能找到合适的摄入方式。到了孕中期,体重增长和胎儿快速发育是重点,书中也针对性地提出了需要增加的蛋白质、钙、铁等摄入量,并且给出了很多美味又营养的食谱建议,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能用起来的“干货”。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常见孕期不适的营养调理建议,比如孕吐、便秘、水肿等等,都有具体的饮食指导,帮助我缓解了很多不适,让孕期变得更加舒适。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营养师,随时在我身边,解答我所有的疑问,让我安心又自信地迎接宝宝的到来。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孕期和产后的饮食是相互关联的,但很少有书能将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在详细阐述孕期营养需求的同时,也给予了产后恢复期非常重要的营养指导。它强调了产后妈妈身体的恢复、母乳喂养的支持,以及情绪的稳定,都需要充足而均衡的营养。书中针对不同情况的产后妈妈,比如顺产、剖腹产,以及是否母乳喂养,都给出了个性化的饮食建议。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针对产后体虚、乳汁不足等常见问题,提供了详细的食疗方,并且解释了这些食疗方背后的营养学原理,让我感觉既安心又科学。而且,这本书在讲解如何安排产后饮食时,非常注重食材的易获取性和烹饪的便捷性,考虑到产后妈妈的身体状况和精力有限,提供的食谱都很家常,并且有详细的制作步骤,这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福音。它让我在经历十月怀胎和生产的辛苦之后,能够以一种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式,重新找回身体的活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孕期指南,更是一本陪伴妈妈度过人生重要阶段的“营养伴侣”,让我能够有信心面对孕育新生命带来的所有挑战。
评分说实话,在接触到《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之前,我对孕产妇的营养需求,认知是比较模糊的。总以为只要吃得好,就能满足孕育一个新生命的需要,但具体怎么才算“好”,就说不清楚了。这本书,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它不仅仅是罗列那些孕妇应该吃什么、不应该吃什么,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孕期营养学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如,关于母体和胎儿的能量需求是如何随着孕周变化的,蛋白质在胎儿器官形成中的作用,脂肪的比例和种类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甚至连微量元素如锌、硒、碘等,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和摄入量都有非常细致的说明。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不仅提供了宏观的营养指南,还针对具体的孕期阶段,给出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食谱建议。它不是那种让你需要专门去购买昂贵食材或者准备复杂料理的书,而是以家常菜为主,告诉你如何在日常饮食中巧妙地调整,来满足孕期特殊的营养需求。它还很贴心地列出了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表,让我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摄入的营养是否均衡。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管理者”,我开始关注食材的选择,烹饪的方式,甚至开始享受为自己和宝宝精心准备食物的过程。它让我明白,孕期营养并非是负担,而是一场与新生命共同成长的美妙旅程,而这本书,就是这场旅程中最可靠的向导。
评分阅读《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的过程,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一次心灵的成长。在怀孕之前,我对于孕产妇的营养需求,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甚至有些盲目和恐慌。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它让我明白,孕期营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为了孕育一个健康的生命,是对自己和宝宝负责任的表现。书中关于“孕期情绪与营养”的探讨,让我印象深刻。它强调了良好的情绪对孕期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一些通过饮食来改善情绪的方法,比如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或者一些有助于放松身心的食物。这让我意识到,孕期营养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需求,更是心灵上的慰藉。它还倡导了一种积极乐观的孕期心态,鼓励准妈妈们享受孕育新生命的过程,而不是被各种担忧和焦虑所困扰。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焦虑的准妈妈”,变成了一个“从容而自信的孕妇”。它给予了我知识的力量,更给予了我面对孕期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我感谢这本书,它不仅让我学会了如何科学地喂养我的宝宝,更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爱自己,如何以一种更健康、更积极的方式,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评分在我看来,《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以一种极其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曾经翻阅过一些其他关于孕期营养的书籍,但很多都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或者只是列举一些冰冷的数字,读起来枯燥乏味,难以坚持。而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运用了很多生活化的语言,比如会将营养素比作“建筑材料”,将身体比作“精密的机器”,用生动的比喻帮助读者理解。而且,它在讲解每一个营养素的作用时,都会联系到胎儿的具体发育阶段,比如,在讲解钙的吸收和利用时,会明确指出它对于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的关键作用,以及孕妇自身骨骼健康的维护。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图表和插画,更加直观地展示了食物的营养成分,或者胎儿的发育过程,这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信息传达的效率。它让我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能够更主动、更自觉地去实践。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而又善解人意的老师,一步步地引导我,让我从一个营养知识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能够自信管理孕期饮食的“内行人”。
评分当初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书名上的“百科”二字,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包罗万象、解答我所有关于孕产妇营养困惑的书。事实证明,它确实不负“百科”之名。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全面,涵盖了从备孕期到产后恢复期的营养需求。它并没有将焦点仅仅放在孕期,而是将整个生命周期都考虑了进去,比如备孕期的营养准备,它就强调了男性和女性在备孕阶段都需要注意的营养事项,这在我之前阅读过的很多孕期书籍中是不多见的。而且,它在讲解营养知识的时候,逻辑性非常强,从宏观的营养素分类,到具体的食物来源,再到具体的膳食搭配,层层递进,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我尤其赞赏它在解读孕期常见问题时,从营养学的角度给出的解决方案。比如,孕期贫血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书中不仅解释了铁元素的重要性,还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铁(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差异,并提供了富含铁的食物清单,以及如何搭配维生素C来提高铁的吸收。这种细致入微的解释,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科学的普及者。它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平实,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医学小白也能轻松读懂。每次翻开这本书,都能发现新的知识点,或者对之前理解的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它就像一个庞大的营养宝库,随时等待我去挖掘。
评分作为一位即将迎来第二个宝宝的准妈妈,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提供更深层次、更个性化营养指导的书籍。而《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恰恰填补了我这方面的需求。《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并没有止步于提供基础的孕期营养知识,而是进一步探讨了不同个体差异对营养需求的影响。比如,书中提到了不同体质的孕妇,比如容易水肿、容易孕吐、或者有妊娠期糖尿病倾向的孕妇,她们在营养摄入上需要注意的特殊事项。它给出了更具针对性的饮食调整建议,比如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如何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如何选择低GI食物,以及如何搭配蛋白质和脂肪来稳定血糖。这种“量体裁衣”式的指导,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和贴心。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孕期体重管理”的部分,它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应该增重多少,而是根据不同孕周的生理特点,给出了一个健康的体重增长曲线,并提供了控制体重增长的饮食和运动建议。这让我能够以一种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式,管理自己的体重,既保证宝宝的健康发育,又避免产后过度的肥胖。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一个强大的后盾,能够应对孕期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评分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我始终相信,科学的饮食是孕妇和胎儿健康最坚实的基础。而《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无疑为我提供了最权威、最全面的科学指导。《孕产妇营养知识百科》在内容上,对孕产妇的营养需求进行了非常详尽的梳理,从宏观的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到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再到一些特殊的营养素(如DHA、叶酸),都给予了充分的阐述。它不仅解释了这些营养素对母体和胎儿的重要性,还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并且给出了具体的摄入量建议。我特别欣赏书中对“食品安全”和“食品禁忌”的讲解,它非常清晰地列出了孕妇应该避免食用的食物,以及在食用某些食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如何正确处理生肉、海鲜,如何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等等。这让我能够更加安心地选择食物,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而且,书中还强调了“个体化营养”的重要性,提倡根据孕妇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以及地域饮食特点,来制定最适合的营养方案。这种科学而又人性化的指导,让我觉得孕期营养管理不再是一个僵化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的个性化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