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疑解惑 融通古今
北京大學張雙棣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殷國光教授主持修訂
語文教師、中學生、文字工作者案頭
品牌辭書,讀者認同。榮獲第三屆國傢辭書奬二等奬。
其主要修訂工作:
1. 釋義和書證是本次修訂的重點,釋義不妥或有硬傷的改正之,書證有誤或年代較晚的更換之。更換書證,其時代按以下分期:先秦、漢代、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及以下。
2. 增加瞭一些有文獻用例的單字,相應刪去一些僅見於字書而沒有書證的生僻字。復音詞也做瞭某些調整,有所增刪。
3. 通假音讀本字的讀音,不單立音項;凡通假字與本字讀音不同者,在通某之後,用括號標齣所讀本字的讀音,如锡,通“賜”(cì)。
4. 異體字從嚴掌握,凡音義有彆者,不做異體處理,如“修”“脩”,“雕”“琱”“彫”“鵰”等皆單立字頭。
5. 引書體例略作修改,如《楚辭離騷》改為屈原《離騷》,不齣《楚辭》;《文選東京賦》改為張衡《東京賦》,不齣《文選》。
6. 根據《漢字部首錶》和《GB13000.1字符集漢字部首歸部規範》,重新編製瞭《部首檢字錶》。基本采納《通用規範漢字錶》,錶外字不做類推簡化。
《古代漢語詞典》自1998年齣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至今已經過去瞭15年,有必要進行一次的修訂,把質量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此次修訂,在釋義和書證以及書寫體例等方麵做瞭大量查漏補缺的工作,從實際需要為齣發點,收集瞭古代正統書麵語寫作中的大量單字與詞匯。
第2版收錄單字約14200個(包括繁體字和異體字),復音詞約28000條。第1版收單字10000個,復音詞24000條。
凡例
漢語拼音音節索引
部首檢字錶
(一)部首目錄
(二)檢字錶
詞典正文
(慘淒)canqi 1憂傷,淒涼。《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悲懷。”宋玉《九辯》:“心閔憐之~~兮,願一見而有明。”2凜冽。宋玉《九辯》:“霜露~~而交下兮,心尚幸其弗濟。”
(慘戚)canqi悲傷淒切。《抱樸子·道意》:“若顔色欣然,則事皆吉;若顔容~~,則事皆凶。”《三國誌·吳書·呂濛傳>:“(孫)權為之~~,欲數見其顔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
(慘傷)canshang傷悲。傅毅《七激》:“哀不~~,樂不流聲。”也作“僭傷”。《論衡·四諱》:“見子孫被刑,側怛~~。”
(慘舒)canshu 1語本張衡《西京賦》:“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本指心情憂悒和舒暢,後因以“慘舒”指嚴寬、盛衰等。庾信《奉和永豐殿下言誌》之一:“未論驚寵辱,安知係~~。”蘇舜欽《杜公謝官錶》:“上則調陰陽之~~,外則鎮蠻夷之桀猾。”2指嚴寬、盛衰等更迭。《文心雕龍·物色》:“春鞦代序,陰陽~~,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慘淡經營)candanjingying指作畫前,先用淺淡顔色勾勒輪廓,苦心構思,經營位置。杜甫《丹青引贈曹將軍霸》詩:“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中。”引泛指苦心謀劃。樓鑰《它山堰》詩:“想得~~~~時,下上山川應飽看。”
……
這部詞典的裝幀和紙張選擇也體現瞭商務印書館一貫的匠人精神,雖然是工具書,但拿在手裏閱讀的感覺非常舒適,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需要長時間對著古籍文本工作的人來說至關重要。而且,能夠收錄約一萬四韆多個單字,並且在第二版中進行瞭更新和完善,這本身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我特彆留意瞭它在收錄“新”詞——也就是指一些在傳統文獻中齣現頻率較低,但近年來在考古發現中逐漸引起學界關注的詞匯——方麵的努力。盡管細節我沒有一一核對,但從其“與時俱進”的修訂理念中,我能感受到編纂團隊對保持詞典前沿性和權威性的不懈追求。擁有一本能夠伴隨我從初階閱讀到高階研究的工具書,是每一個鑽研古代文化的人的夙願,而《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無疑讓我圓瞭這個夢,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個沉靜的、知識淵博的老先生,隨時恭候我的請教。
評分從一個純粹的語言學習者的角度來看,這部詞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語境化”解釋。它不像某些電子詞典那樣,冷冰冰地扔給你一堆定義,而是會用非常精煉的句子來描繪一個古代詞匯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比如一些官職名稱,它不僅僅給齣字麵意思,還會簡要說明該職位在當時的品級和職權範圍。這種“小百科全書式”的輔助信息,極大地豐富瞭閱讀古籍時的代入感。我尤其欣賞它對那些含有強烈時代烙印的詞語的處理方式,比如一些古代的度量衡單位、喪葬禮儀用詞,它會非常負責任地指齣其在不同朝代之間的換算差異或習俗變遷。這讓我意識到,學習古代漢語,不僅僅是學習詞匯本身,更是要學習那個時代人們的認知結構和生活方式,而這部詞典無疑是最好的嚮導,它把語言和曆史緊密地編織在瞭一起。
評分這部《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簡直是文史愛好者的福音啊!我花瞭整整一個下午纔把前幾十頁的“凡例”和“使用說明”啃完,那種感覺就像是尋寶一樣,每揭開一層介紹,就對這部工具書的嚴謹性有瞭更深的認識。商務印書館的辭書研究中心果然名不虛傳,光是看他們對收詞範圍和釋義標準的界定,就知道這絕不是一本隨隨便便編纂的詞典。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對不同曆史時期的詞義演變做瞭詳盡的標注,比如同一個字在先秦和唐宋時期的含義差異,都有明確的示例和齣處對照。我記得查閱“之”這個字時,光是它的虛詞用法就有好幾頁的篇幅,簡直是把這個小字的“前世今生”都扒瞭個底朝天。對於我們這些試圖啃下《史記》或者《資治通鑒》的讀者來說,這種精細到位的解析,比任何網上的碎片信息都要可靠得多,它提供的是一個堅實的學術基座,讓你的閱讀不再是霧裏看花,而是胸有成竹。
評分我不得不提一下它在“形近字”和“異體字”處理上的細緻入微,這簡直是做古籍整理工作者夢寐以求的功能。我們都知道,在辨識一些簡帛文獻或者宋元刻本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形體極其相近的字,或者某個字的不同寫法。很多工具書對此往往是含糊帶過,或者乾脆不收。但這本第二版明顯在這一點上下瞭大功夫。它不僅收錄瞭大量的異體字,更重要的是,它清晰地標注瞭這些異體字在不同曆史時期的使用頻率和地域特徵,甚至還標示瞭它們與現代規範漢字的對應關係。這對於我們進行古籍校勘工作時,提供瞭極其寶貴的參考坐標。我曾經為一個“車”字旁邊的某個部件的寫法糾結瞭很久,後來在這本詞典裏找到瞭確切的齣處,確認瞭這隻是魏晉時期的一種流行寫法,而不是一個罕見的錯彆字。這種精準的定位能力,讓我的研究工作效率提高瞭不止一個檔次。
評分說實話,我一開始拿到這本厚重的大傢夥時,心裏其實是有點打怵的,畢竟古代漢語的知識體係太龐大瞭,我擔心它會像很多同類工具書一樣,為瞭追求大而全而顯得臃腫和晦澀難懂。然而,實際使用起來的體驗卻齣乎我的意料——它在保持極高的學術水準的同時,在編排上做齣瞭令人稱道的優化。特彆是它的檢索係統,雖然是基於傳統的字頭排列,但其內部的部首劃分和筆畫檢索係統設計得非常人性化,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找到頭緒。更重要的是,它在解釋疑難詞匯時,總是能提供多個權威的引文佐證,而不是簡單地給齣一個現代漢語的對等詞。這種“引文為證”的編纂思路,極大地幫助我理解古人思維的邏輯,讓我明白某些詞匯在特定語境下的深層文化含義。比如,查閱一個用於形容器物的詞,它會列齣《周禮》和《考工記》中的不同側重,這種對比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展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