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性格培养情绪管理书籍 父母必读家庭教育技巧方法

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性格培养情绪管理书籍 父母必读家庭教育技巧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正面管教
  • 儿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亲子关系
  • 行为习惯
  • 情绪管理
  • 性格培养
  • 育儿技巧
  • 漫画
  • 熊孩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金鼎祥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21535E
商品编码:29774979709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书   名: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

作   者:林亦 著;舒漫 绘

I S  B N:9787568221535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01

印刷时间:2016-12-01

字   数:168000字

页   数:216页

开   本:16开

包   装:平装

定  价:39元

重   量:399g

编辑

《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将漫画和家教知识结合,将家教知识穿插进啼笑皆非的漫画故事中,让家长们学会家教的技巧,体会到育儿的乐趣。

《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在策划出版过程中,严格把握精品原则,在图书内容、装帧设计等方面,力求做到**。本书区别与市场同类书的关键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

1.趣味性。

“漫画家教书”是本书的一大买点,家教知识趣味化。

2.性。

专家式作者,对教养孩子有独到的见解。

3. 典型性。

本书取作者职业生涯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更具有普遍意义。

4.实用性。

文字释疑,漫画支招,让家庭教育更简单、易操作。

5.易读性。

全书为四色全彩漫画,漫画与知识点,板块分明,通俗易懂。   

目录

搞不定,熊孩子的那些“令人发指”的行为——行为

淘淘,你就是个“暴力狂” / 002

错!“再咬人,就把你的嘴缝上” / 005

太丢人了,他在大街上撒泼打滚/ 009

怎么?这么小的孩子就“爆粗口” / 013

欣欣迷恋电源插座,怎么办/ 017

家里有个“人来疯” / 021

不高兴怎么办?我会“说狠话” / 025

天哪!你怎么能那样对待小猫咪呢/ 029

囧!他怎么对“小鸡鸡”那么感兴趣 / 033

小孩子不准吮吸手指头/ 037

Chapter 2改不掉,熊孩子的那些“臭毛病”——习惯

小小年纪,居然学说谎/ 042

爸爸,我要你陪着我/ 046

我不喜欢这些菜/ 050

拜托,你能不能别上蹿下跳/ 054

挖鼻孔是件有意思的事,嘿嘿…… / 058

这熊孩子,怎么看见什么都想要/ 062

大人说话,小孩子不准插嘴/ 066

小伟,你的衣服能不能不乱扔/ 070

Chapter 3捋不顺,熊孩子的这点儿“坏脾气”——情绪

再耍赖,小心挨揍/ 076

撒娇是小洛的撒手锏/ 080

哭鼻子不是好孩子/ 084

等我长大了,要把你们都消灭/ 088

一会儿“晴天”,一会儿“下雨”,这是要闹什么 / 092

画画好难,我不想学画画/ 096

居然对我的话充耳不闻/ 100

再不睡觉,小心大灰狼把你抓走/ 104

Chapter 4伤不起,熊孩子的那些“性格弱点”——性格

愿赌服输,你懂不懂/ 110

我家有对小冤家/ 114

小气鬼!再也不和你玩了/ 118

这破衣服,怎么脱不下来/ 122

我才不要和他们一起玩耍/ 126

再任性下去,小心我扁你/ 130

斤斤计较的人,*讨厌/ 134

熊孩子,又在外面给我惹是生非/ 138

Chapter 5弄不清,熊孩子心里的那些“小九九”——子沟通

居然学会对抗了,真是长能耐了/ 144

再顶嘴,就用针缝住你的嘴巴/ 149

小小干吗总用背对着我/ 153

爸爸,那个婆婆看起来好吓人/ 157

隔壁家的小胖又欺负我,你管不管/ 161

都是自尊心惹的祸/ 165

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不爱说话的淑女/ 169

谁干的好事,给我站出来/ 173

Chapter 5看不懂,熊孩子的那些“怕怕”——心理

爸爸,我的腿好痛/ 178

我我我我……我不是口吃 / 182

他们是不是又在议论我/ 186

真是个胆小鬼/ 190

能不能别这样慢吞吞的/ 194

怎么办?好紧张/ 198

妈妈,人都会死吗/ 202

我要当大王/ 206

内容简介

《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从行为、习惯、情绪、性格、子沟通以及儿童心理六个方面着手,将教养孩子时常遇到的经典案例分门别类,绘制成一个个搞笑的漫画故事,引人发笑。然后又以“心理专家释疑”从的角度对“熊”事件、“熊”行为进行分析,追根溯源,找到孩子犯“熊”的症结所在。“专家支招”对症下药,再以漫画具体给出解决问题的要领。通过这些轻松、幽默、直观的漫画,让养育孩子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作者简介

林亦

起初,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妈妈,因希望女儿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影响,她自学考取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和心理咨询师资格,“家庭教育”成了她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现在她在**多家心理咨询机构任家庭教育特聘研究员。在蒙特梭利理念为基础的“爱和自由”的理念中,她努力地探索和实践。

舒漫

北京人,职业漫画家、插画人。从2003年开始在**各大漫画类刊物和网站发表作品,现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类漫画的开发与创作。 


《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 引言 在育儿的漫漫长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而“熊孩子”这个词,更是戳中了无数父母的心窝。他们精力充沛,想法多多,有时也难免会做出一些让我们头疼甚至抓狂的行为。然而,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等待着我们用爱与智慧去浇灌,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这本书,并非要为孩子的“熊”行为贴标签,更不是要教你如何驯服一个“听话”的孩子。恰恰相反,它是一本献给所有渴望理解孩子、与孩子建立更深厚亲密关系的父母的指南。它将带领我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理解那些行为背后隐藏的需求和情感,并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充满爱的管教方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性格,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最终成长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个体。 第一章:理解“熊孩子”的真实面貌——行为背后的语言 我们常说的“熊孩子”,他们的行为常常让父母感到困惑甚至无奈。一个在超市里大哭大闹的孩子,一个拒绝写作业的孩子,一个总是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孩子,这些场景是否熟悉?但我们是否曾停下来,认真思考过这些行为的根源? 孩子们尚未发展出成熟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的行为往往是他们内在需求和感受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哭闹,可能是一种寻求关注的信号;拒绝,可能是对自主权的需求;争抢,可能是对公平感和归属感的探索。本书将深入剖析这些看似“熊”的行为,帮助父母学会“读懂”孩子的身体语言和情绪信号。我们将一起探索: 孩子行为的心理学根源: 婴儿期、幼儿期、学前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孩子行为的特点和驱动因素有何不同?依恋理论、安全感的重要性如何体现在孩子的行为中? 常见“熊行为”的解读: 为什么孩子会发脾气?为什么他们会说“不”?为什么他们会挑衅?从孩子的情绪发展和认知发展角度,解读这些行为背后的真实意图。 识别孩子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孩子是否因为饥饿、疲倦、感到被忽视、缺乏安全感,或是需要更多的独立空间而出现某些行为?学会倾听孩子行为中的“求救信号”。 尊重孩子的独立个体: 即使孩子年纪小,他们也是有思想、有感受的独立个体。本书将引导父母以更尊重的姿态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简单地将之视为“不听话”。 第二章:绘制孩子成长蓝图——性格培养的基石 一个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性格的塑造。性格并非天生注定,而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中不断生长、完善的。本书将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帮助父母为孩子打下坚实的性格基础。 我们不仅仅是孩子的“管教者”,更是他们性格成长的“园丁”。本书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自信心的浇灌: 什么是真正的自信?如何通过日常的点滴互动,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和被尊重的?从鼓励尝试、允许犯错、肯定努力等方面入手。 责任感的播种: 责任感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如何让孩子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逐步承担起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从家务劳动、学习任务、规则遵守等方面进行引导。 同理心的启蒙: 能够理解他人感受的孩子,更容易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如何引导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分享、合作和包容?通过故事、角色扮演、引导式对话等方式进行启蒙。 好奇心与创造力的激发: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如何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探索未知?提供开放式的游戏环境,鼓励提问,尊重不同的想法。 韧性与抗挫力的培养: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从失败中学习,是他们未来人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心理弹性? 第三章:情绪的海洋——情绪管理与引导的艺术 情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愤怒、沮丧、喜悦、恐惧,这些情绪如同潮水般涌动,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与他人的互动。作为父母,我们不是要压抑孩子的情绪,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以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来。 本书将带领父母一起学习如何成为孩子情绪的“导航员”,帮助他们穿越情绪的海洋: 识别和命名情绪: 孩子常常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识别和用语言命名情绪,是情绪管理的第一步。我们将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例如通过情绪卡片、情绪日记等。 接纳并表达情绪: 告诉孩子“你可以生气”,而不是“不许生气”。学习如何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愤怒、失望等负面情绪,避免破坏性行为。我们将探讨安全的表达情绪的方式,如深呼吸、运动、倾诉等。 共情与倾听: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父母的共情和倾听是最好的安抚。如何放下评判,真正地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学习积极倾听的技巧。 化解负面情绪的策略: 帮助孩子找到疏导负面情绪的方法,例如转移注意力、参与有趣的活动、阅读相关的绘本等。 培养积极情绪: 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快乐、感恩、希望等积极情绪,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体验生活的美好。 第四章:智慧的父母,和谐的家庭——家庭教育技巧与方法 育儿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技艺。本书将提供一套充满智慧和爱的家庭教育技巧,帮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效地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关键的家庭教育原则与方法: 建立清晰的规则与界限: 规则的意义在于为孩子提供安全感和可预测性,而不是限制。如何制定适合孩子年龄的规则,并坚持执行?我们将探讨如何让孩子理解规则,并自愿遵守。 积极的沟通艺术: 良好的沟通是亲子关系的桥梁。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同时倾听孩子的诉求?学会使用“我”信息,避免指责和评判。 设定合理的期望: 很多时候,父母的过高或过低的期望都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如何根据孩子的特点和能力,设定现实而有挑战性的期望? 鼓励与赞美: 适度的鼓励和真诚的赞美,是激励孩子成长的强大动力。如何区分表扬行为和表扬品格,让赞美更具激励性? 解决冲突的艺术: 冲突在家庭中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解决它。我们将探讨一些合作解决冲突的方法,让冲突成为增进理解的机会。 父母自身的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并不断学习和成长,成为孩子心中 the best parent? 榜样的力量: 孩子通过模仿来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 结语 “熊孩子”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他们的表现并非定型。通过理解、耐心和正确的引导,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克服挑战,发掘潜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本书,希望成为你育儿路上的一位贴心伙伴,与你一起探索爱的教育,用漫画的生动有趣,解锁育儿的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用爱与智慧,陪伴孩子,看见他们的闪光点,共同成长,创造属于我们自己家庭的精彩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曾以为自己是个合格的家长,毕竟把孩子照顾得衣食无忧,学习也算不上差。但当孩子进入叛逆期,我才发现,我之前的很多认知都存在误区。我总是习惯性地用命令的口吻和孩子说话,觉得孩子就应该听话,犯了错就应该受到惩罚。结果可想而知,孩子和我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他变得越来越沉默,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个陌生人生活。后来,一个同样有孩子的同事向我推荐了《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我当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了这本书,没想到,它彻底改变了我对亲子关系的认知。这本书不是一本教你如何“修理”孩子的书,而是教你如何“理解”孩子,如何“引导”孩子。漫画的形式让那些复杂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我看到了很多和我家孩子相似的行为,也看到了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设立界限”的章节,我以前总是害怕给孩子设太多限制会伤害他的自由,但书里告诉我,适当的界限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他们学会自律的开始。书中提出的“积极关注”和“有效赞美”的方法,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比我以前一味地指出他的缺点要有效得多。现在,我发现我和孩子之间的对话越来越多了,他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喜怒哀乐,我也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想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像是一个心灵的导师,帮助我成长为一个更好的家长,也帮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评分

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智慧的工程。《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这本书,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育儿工具箱。它的漫画形式,让阅读过程轻松愉快,而且每一幅漫画都精准地捕捉到了育儿中的痛点,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引导式提问”的讲解。以前我总是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现在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提问,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提升了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书中对“情绪管理”的细致描绘,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孩子的情绪并非洪水猛兽,而是需要被理解和引导的信号。我学会了如何在孩子情绪失控时,给予他支持和安慰,而不是急于纠正。这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他更愿意和我分享他的内心世界。这本书所倡导的“合作式教育”,让我明白了,孩子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我们应该一起制定规则,一起解决问题,共同成长。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儿童行为、性格培养、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而且每一个方面都提供了非常实用、易于操作的方法。它让我从一个被动应对孩子行为的家长,变成了一个主动引导孩子成长的教育者。

评分

作为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妈妈,我深知育儿的艰辛和挑战。《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的到来,就像在暴风雨中给我送来了一艘坚实的船。《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的漫画风格,让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堆砌,而是像在看一部温馨的家庭情景剧。书中对于孩子行为的解读,常常让我恍然大悟。我过去可能将孩子的某些行为视为“叛逆”或“故意”,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和信号。例如,关于“情绪爆发”的章节,让我理解了孩子哭闹和发脾气时,更需要的是安抚和理解,而不是严厉的指责。书中提供的“情绪的标签化”和“平静的暂停”等方法,对我来说简直是救星,让我能够更好地处理孩子的情绪,也避免了自己被情绪裹挟。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合作解决问题”的理念。它打破了我以往“家长权威”的观念,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孩子平等地商量,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拉近了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实用,每一个技巧都有具体的漫画场景演示,让我能够立刻在实际生活中尝试。现在,家里的“熊孩子”依然在成长,但我们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和谐,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手足无措的妈妈,而是那个能够自信应对挑战的引路人。

评分

作为一位全职妈妈,我每天都在和我的“熊孩子”斗智斗勇。当我看到《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这本书时,我感觉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的漫画风格,让我在忙碌中也能轻松地翻阅,而且每一幅漫画都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感。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管”孩子,更是教你如何“理解”孩子,如何“爱”孩子。书中关于“需求导向”的解读,让我明白,孩子很多时候的“问题行为”,都是在表达他们的某种需求,而我需要做的,是去识别和满足这些需求,而不是仅仅惩罚他的行为。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界限的设立”的讲解,它教会我如何设定清晰、温和的界限,让孩子在安全感中学会自律。这比我以前一味地强硬要求或者完全放任自流要有效得多。还有关于“鼓励性反馈”的技巧,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积极的语言去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打击他的自信。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接地气,每一个案例都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好像作者就是在我家厨房里观察过一样。它给了我很多具体的指导,让我不再感到迷茫和无助。我现在能更自信地面对孩子每天的挑战,而且,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这都离不开这本书的帮助。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一切行为都是我教育方式的“照妖镜”,看到孩子的问题,我首先会反思自己。《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这本书,正好契合了我这种“内省式”的育儿理念。它不像其他书那样,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到孩子身上,而是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教我们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孩子。书中的漫画风格非常可爱,很容易吸引我的注意力,而且漫画所描绘的场景,常常让我看到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模式,这让我有一种被理解、被看见的感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积极暂停”的章节。以前孩子闹腾,我总是跟着一起急,现在我学会了给自己一个“暂停”的机会,冷静下来,再以更平和的方式去处理。这不仅让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也让我避免了说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话。书中关于“情感的接纳”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如何去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即使那些想法并不成熟,也给予他表达的空间。这让孩子感到被尊重,也更愿意向我敞开心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它更像是我育儿路上的一个“成长伙伴”,不断地提醒我、引导我,让我从一个焦虑的妈妈,逐渐成长为一个更有智慧、更有耐心的家长。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育儿路上的“及时雨”,我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每天都在被各种熊孩子的问题搞得焦头烂额。从孩子出生开始,我就感觉自己像个救火队员,一会儿解决哭闹,一会儿处理发脾气,有时候甚至连自己怎么回事都不知道。看这本书之前,我尝试过很多方法,网上搜罗来的育儿文章,亲戚朋友们传授的经验,但总感觉治标不治本,孩子的问题好像总能找到新的表现形式。直到我翻开《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我才意识到,原来育儿不是一场战争,而是需要策略和智慧的艺术。这本书用漫画的形式,把一些看起来很专业的育儿理论,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我看着那些可爱的漫画人物,就像在看自己和孩子的故事一样,特别有代入感。里面的育儿技巧,不是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充满了理解和尊重,让我明白,孩子的行为背后都有原因,我们应该先去理解,再去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尤其是关于情绪管理的章节,我以前总是觉得孩子就是无理取闹,现在才明白,他们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我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他们学会管理。这本书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教会我如何用更温柔、更有效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如何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规则的制定”那一章节,以前我总是凭感觉定规矩,孩子也不听,但书里教的那些方法,让我们全家人一起参与,让孩子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并且能够自觉遵守,这真的是太神奇了。现在,虽然孩子还是那个“熊孩子”,但我和他的关系却越来越亲密,家庭氛围也越来越融洽,这一切都离不开这本书的指引。

评分

我是一个对孩子教育非常焦虑的家长,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市面上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我几乎都看遍了,但总觉得有些理论过于空泛,不接地气,很难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直到我偶然间看到了《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我才找到了那本让我眼前一亮的育儿宝典。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漫画形式,它把枯燥的育儿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就像在看一本精彩的故事书。每一页的漫画都充满了智慧,每一个场景都让我感同身受。书中提供的育儿技巧,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充满了同理心和尊重,让我明白,孩子不是没有理由地“熊”,他们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需求和情绪。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鼓励式提问”的章节,以前我总是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现在我学会了提问,让孩子自己思考,自己找出答案,这不仅锻炼了他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让他更有成就感。还有关于“情绪的接纳和疏导”,我以前总是压抑孩子的情绪,现在我学会了如何去接纳,如何去引导,让孩子能够健康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本书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导师,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教会我如何与孩子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如何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性格。自从读了这本书,我不再那么焦虑了,我开始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也看到了孩子身上越来越多的闪光点。

评分

说实话,我以前对“正面管教”这个概念并不太感冒,觉得听起来有些虚头巴脑,但我的孩子最近表现出来的行为,让我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的出现,简直就是我育儿路上的一道曙光。这本书用漫画的形式,将那些复杂的育儿理论形象化,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并吸收。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行为的信号”的解读,以前我总是看到孩子捣乱就直接批评,现在我明白,很多时候孩子的“熊”行为背后,是他们想要引起关注,或者是在表达某种需求。书中的案例非常贴近生活,我经常会在书中看到自己和孩子的影子,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在教我“别人家的孩子”,而是在教我如何与我自己的孩子相处。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情绪的共情”和“解决问题的合作”的部分。我学会了如何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先去理解和安抚,而不是急于纠正。也学会了如何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这种改变,让孩子和我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他变得更愿意和我沟通,也更能理解和接受我的建议。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不是控制,而是引导;不是惩罚,而是理解。它给了我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用更积极、更健康的方式去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一直努力寻找着平衡,既希望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又担心他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摒弃了传统的说教模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漫画,将“正面管教”的理念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鼓励”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了,有效的鼓励不是表扬做得多好,而是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和积极的品质。这让我不再仅仅盯着孩子的成绩,而是更多地去发掘他的内在潜力。书中对“错误”的定义也让我耳目一新,它将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而不是需要惩罚的过失。这让我能够更平和地对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失误,并引导他从中吸取教训。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规则的制定”的讲解,它不是简单地规定“不行”,而是教会我如何与孩子一起商量,建立可理解、可执行的规则,并让孩子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通过漫画的形式,我能够更直观地看到不同情境下的处理方式,这比那些干巴巴的文字说明要有效得多。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孩子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次充满爱的陪伴和引导。它帮助我重塑了自己的育儿观念,让我能够以更积极、更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

评分

当我收到这本《熊孩子正面管教手册(漫画版)》时,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因为市面上太多育儿书籍了,内容常常重复,或者过于理论化。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首先,它以漫画的形式呈现,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忙碌的家长来说,大大降低了阅读门槛。每一幅漫画都生动形象,配以精炼的文字,将复杂的育儿理念巧妙地传达出来。我尤其欣赏书中所倡导的“尊重”和“同理心”的理念。它让我意识到,孩子并非是我们的附属品,而是拥有独立思想和情感的个体。我过去常常因为孩子的一些“不听话”行为而感到恼火,但这本书教会我,应该去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仅仅关注行为本身。例如,书中关于“界限的设立”的讲解,让我明白,清晰而温和的界限,反而能给予孩子安全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需要避免的。此外,书中提供的“积极沟通”技巧,如“我信息”的运用,以及“倾听”的重要性,都让我在日常与孩子的交流中受益匪浅。我开始尝试用更平和、更理解的态度去回应孩子,结果发现,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显减少,沟通也变得更加顺畅。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导师,帮助我不断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让我成为一个更称职、更温柔的家长。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