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广西风物图志(辑) 古村镇
定价:59.00元
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01191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广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它的古镇,不仅镌刻着自然、人文等因素的深深印记,更展现着当地从百越、俚嘹、到壮汉瑶苗等多民族文化发展历史的过程,和其他地方的古镇相比,是别具一格的。该书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负责统筹的“广西风物图志(*辑)”中的一本,是广西地方志办组织编写的一套图文并茂、反映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情图书。
目录
章 古村镇概况/001
节 古村分布/003
第二节 古镇分布/017
第三节 古村变迁/032
第四节 古镇变迁/038
第二章 古村镇的特征/047
节 宗族传承的古村文化/049
第二节 多元汇聚的古镇文化/057
第三节 耕读兴家的古村经济/061
第四节 工商立业的古镇经济/065
第三章 古村揽胜/069
节 富川秀水古村/071
第二节 灵川江头古村/086
第三节 龙胜龙脊古村/098
第四节 西林那劳古村/123
第五节 灵山大芦古村/145
第四章 古镇揽胜/155
节 兴安古镇/157
第二节 大圩古镇/177
第三节 百寿古镇/189
第四节 黄姚古镇/203
第五节 扬美古镇/217
第六节 旧州古镇/229
作者介绍
吕瑞荣,男,1958年出生,广西兴安县人;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此前已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生态审美与民族艺术学。
文摘
序言
我原本只是随意浏览,对“满58包邮”这几个字有点意思,随手点开了这本书。没想到,它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超出了我对一本“包邮”图书的预期。首先,它的图片质量简直是惊艳。每一张照片都像是经过精心构图和后期处理的艺术品,色彩浓郁,光影效果绝佳,能够捕捉到古村镇最美的瞬间。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自然风光和建筑细节的特写,那种层次感和空间感,让人身临其境。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非徒有其表,它对每个古村镇的介绍都非常深入。作者似乎对广西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他能够从历史、地理、人文、建筑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展现这些村镇的魅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比如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民歌民谣、民间传说等等,这些内容让古村镇的文化更加鲜活起来。阅读这本书,我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每翻开一页,都能发现新的亮点和惊喜。这本书不仅仅是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更点燃了我对广西这片土地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地方文化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买这本书纯粹是偶然,只是在浏览一个电商平台时,看到它旁边推荐的“满58包邮”字样,觉得反正也是要买点东西,就顺手加进购物车了。拿到书之后,惊喜远大于预期的“包邮”商品。这本书的内容非常实在,它并非那种华而不实的“大画册”,而是实实在在地展现了广西的古村镇风貌。我特别喜欢它那种朴实而又不失厚重的叙述方式。每一张图片都经过精心挑选,画面清晰,构图优美,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古村镇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重要的是,图片的旁边配有适度的文字说明,这些文字并没有冗长晦涩的学术术语,而是用一种平和易懂的语言,讲述了村镇的来历、特色建筑的来由、以及一些有趣的当地习俗。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细节的挖掘,比如某个角落的古井、一块饱经风霜的石碑、一扇斑驳的木门,作者都能从这些细微之处切入,讲出一段历史,或者勾勒出一个生活场景。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是在“展示”古村镇,而是在“讲述”它们的故事。通过阅读,我对于广西这个地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不仅仅是我们常说的山水甲天下,更是有着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底蕴。这本书,绝对是一次物超所值的购书体验,也让我对“包邮”背后的文化产品有了新的期待。
评分终于收到了这本《广西风物图志(辑) 古村镇》,之前是被它“满58包邮”的字样吸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单了。拿到手后,虽然书本身和邮费无关,但内容质量绝对值这个价格。第一眼就被它的装帧吸引了,硬壳封面,纸张厚实,触感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用心制作的书。迫不及待翻开,里面的插图色彩鲜艳,细节丰富,仿佛身临其境。我一直对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很感兴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并没有像一般的图册那样简单罗列照片,而是配以了详细的文字介绍,讲述了每个古村镇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民俗风情,甚至还穿插了当地的传说故事。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漫步在那些古老的石板路上,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感受着时光的沉淀。书中对一些建筑细节的描绘尤其到位,比如雕梁画栋的纹饰、精巧的木工技艺,都展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心血。同时,它也让我了解到广西地区多样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比如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以及在不同地域气候下形成的建筑风格差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古村镇的图册,更像是一次深入了解广西地方文化的百科全书,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和知识点。
评分我是一个对地方志和历史建筑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各地独特风貌的书籍。《广西风物图志(辑) 古村镇》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期待。我特别赞赏作者在内容选择上的独具匠心。书中收录的古村镇,并非都是那些早已名声赫赫的旅游景点,而是包含了一些相对鲜为人知的、但同样具有很高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地方。这使得这本书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备了重要的学术研究和文献保存价值。在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书中对建筑风格的分类和阐述非常专业,能够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建筑形式的演变和地域特色。比如,书中对一些客家围屋的介绍,以及对壮族杆栏式建筑的解读,都让我受益匪浅。而且,书中对于每个村镇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描述,也使得这些古村镇的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它不仅仅展示了物质层面的建筑,更深入到精神文化层面,展现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这本书的编排也很合理,文字和图片相辅相成,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常常会在欣赏完一组精美的图片后,再仔细阅读旁边的文字介绍,然后恍然大悟,对眼前的景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绝对是我收藏夹里一本不可多得的珍品。
评分拿到《广西风物图志(辑) 古村镇》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厚重感”。这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内容上的分量。书中的图片质量非常高,色彩还原度很好,细节也清晰可见。我最喜欢的是它能够展现出古村镇那种宁静、古朴的生活气息。透过书中的画面,我仿佛能听到院子里老人摇着蒲扇的闲聊,闻到空气中弥漫的饭菜香,感受到岁月静静流淌的痕迹。而文字部分,虽然篇幅不长,但信息量却很大。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用词精准,但又不失温度。他没有用干巴巴的史料堆砌,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每一个古村镇的故事。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一些生活习俗的描写,比如当地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这些细节都生动地展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传承。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古村镇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鲜活的、有生命的文化载体。它让我看到了不同于大都市的另一面中国,一种更加淳朴、更加贴近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且,书中对于这些村镇的保护现状和发展建议,也体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这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是一份对地方文化的关怀和呼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