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
:80.00元
作者:魏勵
齣版社:上海辭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3264987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初版曾榮獲第14屆(2010年度)華東地區古籍圖書奬二等奬。此次修訂重版,能更大程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
一、係統收錄漢字古字形,展示形體演變源流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收錄瞭4438個漢字的古字形。所選字形可靠性較高,甲骨文、金文、簡帛文、石刻等選自可信度高的拓本;籀文、古文、小篆基本依據北宋校本《說文》汲古閣藏版;隸書以秦代、漢代為主,個彆缺失者酌選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字形。同時,每個漢字按時代順序羅列古字形,形象直觀地展示漢字的形體演變源流,便於讀者瞭解漢字形體演變的來龍去脈。
二、解讀漢字造字方法,探索漢字本來意義
漢字是錶意的文字,往往通過字形可以推知漢字的意義。《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對漢字的構造方法、簡化方法進行分析解讀,從源頭探究漢字zui早錶示的意義,揭示漢字的構造規律和意義,使讀者能夠“見字知義”。
三、辨析漢字不同用法,展示古今義項脈絡
在簡單解釋漢字本義的同時,本書還對漢字的不同用法進行辨析,分析瞭簡化字與繁體字、正體字與異體字、大陸規範字形與舊字形、颱灣字形的差異等,梳理齣漢字意義的演變脈絡,幫助讀者瞭解本義與引申義、假藉義之間的關係。
四、普及漢字文化知識,推進漢字學術研究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較為係統地展示瞭漢字的形體,對漢字構造及形體的解讀,揭示齣漢字的文化內涵,有利於漢字文化知識的普及和傳播。從學術研究角度來看,本書的齣版吸收瞭新的學術成果,是對漢字形體及意義演變的一次係統梳理,也為漢字的研究提供瞭豐富的材料,有利於漢字研究工作的推進。
五、幫助學生正確快速掌握漢字,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形象生動地揭示漢字的形體與構造規律,適閤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各界讀者,能讓讀者在學習漢字時不但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大大提高瞭漢字學習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是學生學習漢字或教師進行漢字教學的有益參考。此外,本書可以為美術設計者和廣告設計者提供素材,豐富設計內涵。
內容提要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是一部講解漢字來源與構字方法的古代漢語工具書。初版以來,作者在此基礎上吸收古文字學研究的新成果等大幅度修訂重編,優選更換瞭大部分古文字字形,補充瞭許多新內容,編成《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齣版。
《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收字頭4438個,以通行規範字為字頭,加注拼音、筆畫、部首等信息,附列對應的繁體字、異體字、傳統舊字形、我國颱灣地區“正體字字形”等。為字源分析的需要,本書按時代次序形象直觀地列齣甲骨文、金文、詛楚文、簡帛文、古陶文、古璽文、石刻、籀文、古文、小篆、隸書等多種字形。釋義精當而又有側重,除瞭從漢字的本義、引申義角度對漢字進行解釋外,還對其來源及造字方法、簡化方法、正體字與異體字的關係、新舊字形及海峽兩岸的字形差異等做瞭分析,幫助讀者詳細瞭解漢字發展演變的曆史。
為瞭增加讀者的漢字、漢語文化知識,給閱讀本書提供方便,《常用漢字源流字典》(第二版)正文後還附有《新舊字形對照錶》 《漢字生僻部件讀音錶》《語言文字名詞術語簡釋》《古文字齣處年代錶》。
目錄
前言 1
凡例 3
字頭筆畫索引 7
字頭音節索引 28
正文 1-589附錄
新舊字形對照錶 590
漢字生僻部件讀音錶 591
語言文字名詞術語簡釋 592
古文字齣處年代錶 598
補白插圖
小屯南地甲骨 93
春平相邦葛得鼎 117
大盂鼎銘文 171
新泰田齊陶文 234
鄂君啓舟節 293
齊國貨幣 307
北大秦簡 400
秦封泥 440
作者介紹
魏勵,商務印書館編審。中國文字學會理事。著作主要有:
1.《常用漢字源流字典》 上海辭書齣版社2010年
2.《甲金篆隸字典》(第1作者)商務印書館2013年
3.《中華大字典》(主編)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年
4.《海峽兩岸漢字對照錶》 商務印書館2015年
5.《漢字規範字典》(主編) 商務印書館2016年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名業餘曆史愛好者,我對文字的演變過程一直抱有濃厚的好奇心。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吸引人,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羅列,而是像在娓娓道來每一個漢字的生命旅程。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穿越時空,親眼見證那些古老的符號是如何一點點被賦予新的意義,又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與社會變遷相互作用、彼此塑造的。作者在處理那些復雜的音變和形變時,總能用非常直觀的例子來輔助說明,哪怕是對古文字學一竅不通的讀者,也能大緻理解其中的脈絡。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對漢字學研究的興趣,讓我對我們日常使用的文字有瞭更深層次的敬畏之心。
評分我曾嘗試對比閱讀過其他幾本類似的字源詞典,但常常發現它們在解釋某些特定字形演變時,觀點略顯單薄或存在爭議。然而,這本《常用漢字源流字典》在收錄和分析上展現齣瞭令人信服的廣度和深度。它似乎參考瞭不同學派的主流觀點,並在必要時進行瞭審慎的說明和權衡,而不是武斷地下結論。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讓這本書的權威性大大增強。我尤其喜歡其中對一些常用卻容易被誤解的字義源頭的考證,它揭示瞭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用法背後隱藏的深層文化邏輯,讓人讀後豁然開朗,對語言的精確性有瞭新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檢索係統是我個人非常欣賞的一點。在查找特定漢字時,我嘗試瞭多種路徑,包括按部首、按筆畫,甚至嘗試瞭不那麼常見的偏旁部首組閤,結果都非常精準和高效。很多同類工具書在處理罕見或異體字時往往會顯得力不從心,但這本書在這方麵錶現得非常全麵和細緻,提供瞭非常詳盡的參考信息。更難得的是,它不僅僅告訴你這個字“是什麼”,更詳細地展示瞭它“從哪裏來”以及“到哪裏去”的演變軌跡,這種係統性的梳理,對於需要進行嚴謹學術考證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省去瞭大量交叉比對的時間。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挺有意思的,拿在手裏分量十足,紙質感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廉價的摸起來滑膩膩的感覺,而是很有質感的啞光紙張,翻起來的時候有一種厚實感,讓人覺得這的確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工具書。封麵設計得也挺典雅,配色沉穩,雖然文字內容纔是重點,但好的外觀確實能讓人在使用時心情愉悅,畢竟是經常要翻閱的東西,一個舒服的視覺體驗還是很重要的。我特彆留意瞭一下排版,字號大小適中,行距也處理得當,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特彆疲勞。而且,這種工具書最怕的就是信息擁擠,但這本在這一點上做得很好,看起來井井有條,即便是初次使用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查詢的那個字。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超齣瞭我的預期,它不僅是案頭的學術參考,更像是我們與古人對話的一座橋梁。我發現,當我遇到一些不太熟悉的古籍或書法作品時,這本書成瞭我最可靠的嚮導。它提供的例證非常豐富,不僅有古代文獻的引用,還能看到不同朝代書法大傢在書寫該字時字形的細微變化,這對於書法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將枯燥的字源知識轉化成瞭一種可視化的、可感知的曆史體驗,真正做到瞭將學術深度與大眾普及完美結閤,無論是專業人士還是對漢字文化有熱忱的普通讀者,都能從中獲益匪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