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实用建筑语文-第2版-罗爽 机械工业出版社 9787111408062

BF-实用建筑语文-第2版-罗爽 机械工业出版社 978711140806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爽 著
图书标签:
  • 建筑设计
  • 建筑学
  • 建筑规范
  • 建筑制图
  • 罗爽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BF-实用建筑语文
  • 第二版
  • 教材
  • 工程建筑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裕京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08062
商品编码:2996501933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实用建筑语文-第2版 作者 罗爽
定价 33.00元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11408062 出版日期 2013-0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由日常应用文体写作、建筑实用文体写作和121才训练3篇共9章组成。日常应用文体写作篇和建筑实用文体写作篇具体包括日常生活类文书、书信类文书、公文类文书、事务类文书、工程管理类文书5章,所选内容均是职业院校建筑类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常接触使用的文体。每个独立部分按照基本知识一例文点评一实践与探究一课后广场一相关链接的顺序安排体例。口才训练篇包括基础口才训练、演讲口才训练、日常口才训练、职场口才训练4章,在体例上按照知识坊—经典吧—启迪厅—训练场的顺序进行编排。全书在内容上淡化理论,强化训练,讲、学、练相结合,注重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满足学生的职业能力需求,便于学生把握。
  本书既可作为建筑类职业院校的实用语文教学教材,也可供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和其他读者自学之用。
  本书配有精美电子课件,选用本书作为教材的老师可联系编辑(010—88379865)免费索取。


   作者简介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目录

第2版前言
版前言
篇 日常应用文体写作
章 日常生活类文书
1.1 常用条据
1.1.1 说明性条据
1.1.2 凭证性条据
1.2 启事
1.3 海报
1.4 情况说明
1.5 毕业论文
第2章 书信类文书
2.1 普通书信
2.2 专用书信
2.2.1 求职信
2.2.2 申请书
2.2.3 表扬信
2.2.4 检讨书
2.3 电子邮件 短信
第3章 公文类文书
3.1 通知
3.2 通报
3.3 请示
3.4 报告
3.5 会议纪要

第2篇 建筑实用文体写作
第4章 事务类文书
4.1 计划
……

第3篇 口才训练
附录 工程建设程序与常用建筑实用文体关系一览表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文摘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序言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经典力学导论:从牛顿到拉格朗日 作者: [虚构作者姓名,例如:张伟、李明] 出版社: [虚构出版社名称,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虚构ISBN,例如:978-7-03-051234-5] --- 导读:探寻运动的本质与规律 《经典力学导论:从牛顿到拉格朗日》是一部系统、深入且富有启发性的经典力学教材。本书旨在为物理学、工程学、天文学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帮助对物理学有深入兴趣的读者,从更深刻的数学结构和原理层面理解宏观世界的运动规律。 本书的核心目标并非仅仅是罗列公式,而是引导读者理解物理思想的演变过程——从伽利略和牛顿基于直觉和实验观察建立的宏大框架,如何逐步发展到以变分原理为核心的解析力学体系。我们相信,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和数学美感,才能真正掌握经典力学的精髓。 第一部分:牛顿力学的回归与深化 本部分回顾并深化了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运动定律。我们摒弃了初级教材中过于简化的处理方式,着重强调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在不同惯性系之间的普适性,以及动量、角动量守恒定律作为基本原理的地位。 第一章:运动学的几何基础与矢量分析 本章从欧几里得空间的基础出发,复习了矢量代数、微分几何在描述曲线运动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相对于不同参考系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变换关系,为后续惯性力和非惯性系分析打下基础。我们详细阐述了自然坐标系(单位切向量、法向量、副法向量)在分析平面及空间曲线运动中的优势。 第二章:牛顿定律的严谨表述与应用 牛顿第二定律 $mathbf{F} = mmathbf{a}$ 在本章中被视为定义性的关系式。我们深入探讨了质量、力(包括引力和接触力)的物理意义。特别关注了动量定理与角动量定理的积分形式,并将其应用于解耦的系统(如火箭运动、质心运动)。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力”的概念进行更严格的物理辨析,区分保守力和非保守力。 第三章:保守系统与势能 本章聚焦于保守力场中的运动。势能函数的概念被引入,重点讨论了势能与保守力之间的关系($mathbf{F} = - abla U$)。通过势能面和势阱的概念,我们直观地展示了系统稳定平衡点和周期性振动的条件。功和能量守恒定律被确立为分析复杂力学问题的核心工具,并对能量的内在含义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探讨。 第四章:振动与波动 本章详细分析了一维和三维简谐振子,包括阻尼振动和受迫振动。对共振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物理分析,探讨了系统的品质因数(Q值)。随后,将线性振动系统的解法推广到更高自由度系统,引入了正交坐标系下的本征频率和主振型概念,为处理多体系统提供了初步的数学工具。 第五章:非惯性系中的动力学 本章是理解宏观现象的关键。在加速和旋转参考系中,引入了惯性力(如科里奥利力、离心力)。我们通过对地球上自由落体运动和摆的分析,展示了这些虚拟力如何精确解释地球自转带来的观测效应,例如傅科摆的进动。 第二部分:从约束到解析力学 本部分是本书的重心,标志着力学从基于力的描述转向基于能量和运动学描述的飞跃。解析力学的引入,极大地简化了处理复杂约束系统的问题。 第六章:约束的数学描述与广义坐标 本章系统地介绍了约束的分类(完整约束、非完整约束、有过约束)。随后,重点讲解了如何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来处理代数约束。核心内容是广义坐标的概念,它允许我们用最少的独立坐标来描述系统的构型,自动消除约束力对动力学分析的干扰。 第七章:达朗贝尔原理与虚功原理 本章介绍了从静力学(虚位移原理)到动力学的桥梁——达朗贝尔原理。它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一个等效的静力学平衡问题,即系统在惯性力作用下达到平衡。通过对虚功原理的严格推导,为拉格朗日方程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逻辑基础。 第八章:拉格朗日力学 这是本书的理论核心。我们从达朗贝尔原理出发,推导出拉格朗日方程(欧拉-拉格朗日方程)。本章详细讲解了拉格朗日量 $L = T - V$ 的构造方法,并用它来分析复杂系统,如双摆、移动约束下的物体等。重点在于展示拉格朗日力学如何优雅地处理高度耦合和复杂的约束系统,其通用性远超牛顿力学。 第九章:守恒量与诺特定理 拉格朗日力学与对称性之间的深刻联系在本章揭示。诺特定理(Noether's Theorem)被详细阐述和应用:系统拉格朗日量若对某个参数具有不变性(对称性),则存在一个对应的守恒量。我们通过实例展示了时间平移对称性对应能量守恒,空间平移对称性对应动量守恒,空间转动对称性对应角动量守恒。这是对经典力学基本守恒定律的最高层次的理解。 第十章:正则变换与哈密顿力学 在拉格朗日量的基础上,本章过渡到更抽象且强大的哈密顿力学。引入正则坐标(位置和动量)的概念。我们导出了哈密顿方程,并详细讨论了生成函数在坐标系之间的正则变换中的作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相空间的几何意义以及辛结构在变换下的保持性。 第十一章:泊松括号与经典混沌的萌芽 泊松括号被引入作为描述相空间中动态演化的基本工具。我们展示了泊松括号如何与守恒量、以及哈密顿方程的演化联系起来。通过对洛伦兹系统的分析,本章初步探讨了相空间中的运动稳定性、周期轨道和混沌现象的初步特征,为向量子力学和更高级动力学理论的过渡埋下伏笔。 结语与展望 《经典力学导论》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部物理思想的发展史。通过对牛顿、拉格朗日、哈密顿等不同理论框架的深入剖析,读者将掌握处理宏观物理问题的强大数学工具,并能为后续学习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中更为精妙的结构做足准备。本书力求在严谨性与直观性之间取得平衡,确保读者不仅“会用”公式,更能“理解”原理。 ---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排版和案例选择印象非常深刻。很多建筑写作指南都只会罗列一些语法规则,读起来让人昏昏欲睡,但《实用建筑语文》显然下了大功夫,它似乎是直接从真实的工程文档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书中引用的那些“修改前后的对比”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展示,一个原本写得像绕口令一样的技术要求,经过作者的精妙重构后,立刻变得条理清晰,逻辑流畅,甚至让人读起来有一种美感。我尝试着用书里介绍的“金字塔原理”去梳理我手头一份长达二十页的材料报审表,原本我还需要半天时间才能理清头绪,结果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优化。这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优化,更是思维流程的重塑。它教会我,真正的“实用”不仅仅是能用,而是能高效地被理解和执行。这种直击痛点的教学方法,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愉悦且高效,完全没有“为学而学”的负担感。

评分

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从业经验的资深建筑师,我一直坚信“图纸是建筑的灵魂,文字是建筑的骨架”。然而,随着项目复杂度的增加,尤其是跨文化合作和多专业集成越来越多,我发现我们常常在“跨界沟通”中吃亏,不是结构工程师看不懂建筑意图,就是机电顾问对设备安装的限制条件理解不到位。这本书的出现,像是一剂强心针。它非常细致地拆解了不同专业背景的阅读者在接收信息时的思维定式,并提供了针对性的语言策略来“对症下药”。比如,在描述复杂节点构造时,它建议使用多重修饰语的拆分技巧,而不是堆砌长难句。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有效使用图例注释”的那一章,它强调了文字描述应作为图纸的补充和解释,而不是重复,这种主次分明的态度,对于我们这种习惯于在文字和图纸之间反复拉锯的工作模式,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极大地提升了项目信息传递的“保真度”。

评分

坦白说,市面上关于“应用文写作”的书籍很多,但大多是偏向于行政公文或商业报告,真正能深入到建筑行业特殊语境的少之又少。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没有回避建筑行业特有的那些“黑话”和简称,而是正视了这些术语的必要性,并教会我们如何在保留专业性的同时,确保其准确性和易懂性。我尝试着用书中学到的关于如何撰写“变更建议书”的技巧,去优化我们部门内部提交给业主的几项造价调整说明。以往我们的建议书总是显得很被动,像是在请求许可,而按照这本书的建议,我们调整了句式的主动性,强调了变更所带来的的长期价值和潜在的质量提升,结果反馈明显积极了许多,业主的审批速度也加快了。这说明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写”,更是在教你“怎么通过文字影响决策”。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话语体系和沟通策略,而非仅仅是词汇替换。

评分

这本《实用建筑语文-第2版》真是太及时了,我最近手头正好在做一个关于老厂房改造的项目,里面涉及到大量的技术交底和设计说明的撰写,说实话,我一个工科出身的设计师,在文字表达上总是有点捉襟见肘,那些规范用语写出来总觉得干巴巴的,缺乏应有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翻开这本书,它不像那种枯燥的理论教材,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手把手在教你如何“讲好一个建筑故事”。特别是关于施工阶段的风险告知和隐患排查的措辞,写得非常严谨又不失清晰,避免了那种模棱两可的表述,对于我们后续与施工方沟通时产生的理解偏差,无疑是一剂强效的定心丸。我尤其欣赏它对不同语境下用词准确性的区分,比如在对外宣传稿件中如何用更具感染力的语言来描绘空间感和材料的质感,以及在内部会议纪要中如何做到精确无误地记录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架起了技术和语言之间的桥梁,让那些深藏在图纸背后的复杂意图,能够以最简洁、最有力的方式被准确传达出去,这对于提升整个项目团队的工作效率和最终成果的质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

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查漏补缺”的心态,因为我的日常工作更多的是聚焦在结构分析和新材料的应用上,对“建筑语文”这个概念一直比较模糊,总觉得只要图纸没错,文字说明写清楚“谁、什么、何时、何地”就够了。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深入探讨了建筑文本的“效力”——不仅仅是描述,更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和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我看到其中关于合同条款中模糊地带的修正案例分析时,真是捏了一把汗,原来很多纠纷的根源就在于文字表达上的微妙差异。书中对“规范性语言”和“协商性语言”的界定非常精妙,让我明白在不同的法律和商业环境中,用词的选择能直接影响到成本控制和工期延误的风险。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我最初预期的“语言润色”,它更像是一本高阶的建筑风险管理手册,教你如何通过文字的力量,把不确定性降到最低。对于刚踏入甲方或总包管理岗位的年轻同仁来说,这简直是必备的“防坑指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