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野裕一,1946年生於日本仙颱市。文學博士,現任日本東北大學研究生院環境科學研究科教授。主要研究方嚮為中國哲學。著有《黃老道的成立與展開》(創文社,1992)、《孔子神話:儒教作為宗教之形成》(岩波書店,1997)、《墨子讀本》(講談社,1998)、《古代中國的語言哲學》(岩波書店,2003)、《古代中國的文明觀》(岩
波書店,2005)等。
吳昊陽,齣生於廣州市,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東洋史專業碩士。譯著有《陶瓷:粘連文明的泥土》等。
1972年的馬王堆帛書《老子》、1973年的馬王堆黃老思想文獻《黃帝四經》、1993年的郭店楚簡《老子》及《太一生水》、1994年的上博楚簡《恒先》等,這些大量的先秦時期齣土文獻陸續麵世,對研究中國古代的宇宙論大有助益。得益於這些齣土資料,學界對中國古代宇宙論的研究有瞭打破窠臼、大步前進的可能。本書立足於這一狀況,重新思考中國古代宇宙論的特性。同時,作者試圖從宇宙論的角度,尋找跨越瞭長達數韆年時空的中國文明沒能夠創造齣近代科學文明的原因。
##嗝
評分##本書的重點在前四章;第五章大而無當,可以直接跳過。標題也過於空泛,說是“宇宙論”,其實隻包含瞭對世界起源及其動力的探討。本書基本按照“樸素的天人感應信仰→章法化的天道觀念→與儒傢思想並起的道傢哲學對“氣”“恒先”“太初”的各種闡釋→試圖調和儒道兩路的黃老哲學”排列,並分析瞭各種思想的時空關係。文本細讀和結構主義的進路頗有值得藉鑒之處。《立命》和《觀》莫名讓我想起瞭卡爾維諾的《宇宙奇趣》,在原始湯中規劃世界的樂趣想必是共通的。
評分##文獻解讀上有很多問題,此非淺野氏所長。勾勒齣的大框架還是有相當啓發意義的。
評分##之前沒太關注過這位作者,看各大公眾號都在轉推,就入瞭一本。或許是因為原作齣版於2006年,有些古早瞭?感覺就是很傳統的思想史路子,順帶按照通常套路迴答一下李約瑟問題,問題意識和觀點都缺乏新意;儒墨的宗教性、道傢為楚學、對觀《老子》《恒先》《太一生水》彼此相關但...
評分##觀點說的邏輯清晰、明白
評分 評分##又翻瞭一次,還是又不少思辨性的內容的,比如能夠看到周代宇宙觀裏的人類中心主義等。上一次讀沒有仔細看,給三分不太公正,加一顆星。
評分 評分##作者論述中原傳統世界觀認為反映人類形象的人格神即上天是世界主宰,其親自孕育齣人類,又對人類創造齣的文明持全麵肯定立場。與之相對,形成於南方的道傢式世界觀則設定瞭一個觀念性的物質存在,並以之為世界主宰,使人類與文明在宇宙誕生的過程中相對化,進而強烈批判人類文明的發展,乃至對文明的走嚮發齣警告。西歐近代科學文明是在神創論宗教和機械論自然觀的結閤下誕生的,中國的上天信仰與沙漠一神教世界觀的不同在於中國的上天幾乎不開口,道傢思想與機械自然哲學的差異則在於是認為世界是從無到有的還是隻從“有”的角度去解釋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