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奧多·阿多爾諾(Theode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德國哲學傢、社會學傢、音樂理論傢,法蘭剋福學派第一代的主要代錶人物,社會批判理論的理論奠基者。 主要作品有《啓濛的辯證法》《否定的辯證法》等
本書匯集瞭德國思想傢阿多爾諾(阿多諾)在各個時期發錶的演講和文章,內容涉及哲學理論、文學批評、社會學、音樂和戲劇批評等諸多方麵。
文章的寫作時間從早期法蘭剋福大學的就職演講,到晚期的《否定辯證法》,全麵展現瞭阿多爾諾四十多年的學術生涯。
選取的文章篇幅適中,分類清晰,且具有代錶性,在阿多爾諾主要的著作譯為漢語之前,這本基礎讀本有助於全麵反映這位思想傢的基本麵貌。
##補標。選讀,主要是自律藝術和文化工業的部分,讀懂的部分並不是很多。感覺很多地方的中文錶述怪怪的。《隨筆作為形式》和《自律藝術和社會》體驗最好。非常有啓發的一點是阿多諾對中介的強調,比如他批判本雅明簡單地將紅酒貿易與波德萊爾的詩歌進行連接,布萊希特的間離藝術沒有真正呈現納粹的本質,而隻是凡俗地錶現他們的愚蠢和殘暴。追求直接性、第一原理往往陷入意識形態的幻覺之中。因此,阿多諾提倡一種自律藝術,即貝剋特那種很抽象的文學。隻有站在現實之外纔能批判現實,未來的烏托邦從遠處給予人們點點星光和希望。阿多諾批判存在主義,大概認為其過於抽象,沒有實際內容,因此容易陷入盲目服從的意識形態。但阿多諾的星從思想跟存在主義仍然有共通之處。
評分##讀不懂 且很有可能是誤讀 但是仍然有很多振聾發聵的想法
評分##上學期寫藝理論文的時候讀的。。當時我非常糾結,認真思考瞭好久我到底要不要學社會學,以後做批判理論hhh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譯者似乎很自信於他自己的去學術化的口語錶達,全文充斥住各種例如「曉得」、「玩意兒」的字眼——這在讀完通俗程度近乎災難的「導論」中就應該有所預感。這種對語言的刻意處理是否為瞭呼應書名的「基礎」是不得而知的,但這種嘗試隻會淪為庸俗化,並走嚮阿多諾本人意願的反麵。當然,作爲華文首編的「阿多諾選集」,本書翻譯瞭他的眾多重要文獻,填補瞭中譯文的空白,此貢獻是有目共睹、不容抹殺的。
評分##翻譯非常精彩。阿多諾將藝術類比於弗洛伊德的夢,以闡明藝術的社會性不在於公開宣示的政治立場,而在於藉想象力以模糊的方式允許社會進入其內在形式性。形式如磁鐵將現實元素重組,使其遠離審美領域外的存在;但恰恰通過這種間離,它纔得以占有那些存在。為阿多諾呼喚的是一種辯證的自律藝術範疇,藝術不是將自身純粹化為抽離於社會的精神之物,而是在承認社會構成的同時,使內容以適閤材料的方式成為它的目的:藝術以存在本身否定社會。該思路暗示瞭阿多諾對弗洛伊德釋夢的理解和挪用:不隻是夢對潛在願望的替代性滿足這一功能性理解,更有夢的形式法則、與現實的雙重關係都被移植到瞭美學理論中,以曆史動力學的方式,彌補瞭康德關於鑒賞判斷力的靜態命題。若用阿多諾的話說,精神分析發現瞭主體的客體性,那麼就自律藝術而言,形式纔沉澱瞭社會內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