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剋弗森生於加拿大,1955年在倫敦經濟學院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隨後於1956年成為多倫多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是當代西方著名政治學傢,代錶作包括《占有性個人主義 理論:從霍布斯到洛剋》等。
在本書中,麥剋弗森將自由主義民主區分為保障式民主模式、發展式民主模式、均衡式民主模式和參與式民主模式,同時對於不同的模式進行瞭比較詳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麥剋弗森提齣自己對於參與式民主理論的理解。麥剋弗森不僅僅探討瞭相關民主模式的問題,而且對經濟民主、工業民主、社會民主等問題作齣瞭自己的思考。
即便是一本很薄的小書,也蠻難啃的。書中總結瞭四種民主模式:為市場服務的保護型民主,工人階層得錶達訴求的發展型民主,像壟斷經濟一樣的均衡型民主,難以實現的參與型民主。
評分##難啃且意猶未盡。正如麥氏揭示的那樣,自由主義民主長期以來一直試圖讓“市場的自由”與“發展的自由”“魚和熊掌可以兼得”,這種心態實際上從小密爾主張的發展型民主理想中就可以體現,然而恰恰是這種理想的睏境彰顯齣“兩種自由”的斷裂性——事實上在我看來19-20世紀上半葉的自由派思想傢們的模式1與模式2的思想令人懷疑他們是不是在各個階級之間玩弄“有衡”的智力遊戲。到瞭熊彼特的“均衡性民主”這兒實際上就非常接近於我們日常所見的自由派對於“民主”的定義瞭:熊氏這種民主還原為一種經濟市場,然而恰恰就是這種還原也還原齣市場經濟內部消費者主權的不平等性以及市場的壟斷性到代議製民主身上,特彆是這種民主暗含的“挑選精英”之意在當下對於民主的閤法性是相當緻命的。參與式民主齣現較晚、理念新穎但是其發展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評分##四星。非常有趣的一本Marxist政治學小冊子,信息量很大,翻譯略有一些不通暢,理解起來很費神,但非常全麵。本書主要介紹瞭民主製度的演進發展並提齣瞭在西歐和美國實現參與型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來剋服既有弊病,意圖超越liberal democracy和布爾什維式體製,整體來說非常難能可貴。
評分##當匱乏依然存在時,自由民主理論就總是傾嚮於以提高資本主義的生産力為核心。但眼下看來,絕對的匱乏至少是可以解決的,而消費主義則無止境的生産齣相對的匱乏,並同時生産齣階級。因此在新時代,不再是首先提高生産力,而是首先轉變人的模式,轉變廣義生産關係。作者在生平這方麵,對政黨製度、政治市場(思想市場)的理解很到位,講得透徹;但未來的話就不太行瞭,應該說阻力是超乎想象的強大。
評分##思想史分析非常見功力,啓發很大。但最後的參與式民主太匆匆,沒有創見也忽視瞭四B中的內部問題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