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艾利森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主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创始院长,美国著名国际政治问题研究专家。他曾担任助理国防部长,并为从里根到奥巴马的每一位总统的国防部长提供咨询服务。 著有《决策的本质:解释古巴导弹危机》 《核恐怖主义:可预防的终极灾害》 《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等书。两次获得美国国防部公共服务特别奖章,这是非军事人员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译者:
陈定定: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著名社会智库海国图智研究院创始人兼院长,曾任国际研究学会(ISA)亚太区副会长(2014-2018年),现兼任德国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霍普金斯大学SAIS学院客座研究员,著名国际问题英文杂志《外交官》的专栏作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美关系、中国外交和国际公众舆论等。
傅强:中央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2010-2011年);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理论、安全话语分析和中美关系等,曾在《外交评论》 《国外社会科学》等杂志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巅峰过后:西奥多·罗斯福》 《大战略的政治经济学》等译著,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
随着中国实力的迅速提升,美国长久以来拥有的全球优势地位受到了挑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历史,对理解当下中美关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修昔底德在书中指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艾利森将此定义为“修昔底德陷阱”。 本书聚焦崛起中的中国对于美国及全球秩序的影响这一问题,对历史上16个崛起国与守成国进行全球竞争的案例和战争场景进行分析,指出中美之间的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作者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结构性压力,在现今中国和美国都提出让各自的国家“再次伟大”的时代背景下,两国妥善处理在关键领域的利益分歧,可避免灾难性战争的发生。同时,作者在书中还为中美如何避免发生战争冲突提供了12个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
不到一周的时间匆匆读完,感觉就像是三年前为完成作业去读的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很丰富,算得上精彩,但没留下什么思考空间,也没太多想说的,实在不好意思。 纵论历史走势通常是我非常警惕的,书中对其做出了基本的区分。主要谈论可能造成中美二国冲突的结构性压力,...
评分 评分##感觉就是起源于提了个概念就强行写了本为了销量既要内容劲爆又要两边不得罪的书。
评分 评分##秦晖: “我觉得格雷厄姆·艾利森是一个很蠢的人,甚至我也怀疑他是不是读过修昔底德的书。” “但这个人在zhong guo很受欢迎,因为他的讲法符合了一些人的愿望,现在我们就是想把zhong mei关系理解为老大容不下老二。我觉得这个说法不能说全错,因为老大肯定不希望老二超过自己,但是把它作为主要的因素用来解释zhong mei关系肯定是不对的,扯什么文明的冲突当然就更不行。” 我:“什么鬼乱七八糟的。我若要看历史,还需要看你这本破书吗?”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