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多·阿多尔诺(Theode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音乐理论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奠基者。 主要作品有《启蒙的辩证法》《否定的辩证法》等
本书汇集了德国思想家阿多尔诺(阿多诺)在各个时期发表的演讲和文章,内容涉及哲学理论、文学批评、社会学、音乐和戏剧批评等诸多方面。
文章的写作时间从早期法兰克福大学的就职演讲,到晚期的《否定辩证法》,全面展现了阿多尔诺四十多年的学术生涯。
选取的文章篇幅适中,分类清晰,且具有代表性,在阿多尔诺主要的著作译为汉语之前,这本基础读本有助于全面反映这位思想家的基本面貌。
##三、回到德国 1949年,阿多尔诺与霍克海默、波洛克回到了联邦德国(西德)。社会研究所的其他成员基本留在了美国:马尔库塞、洛文塔尔、弗洛姆、维特福格、诺依曼、基希海默等等。只有老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格罗斯曼去了苏联。阿多尔诺回德国的原因,一是他不喜欢美国文化的...
评分##神中神
评分 评分##没看原文前我认为这是翻译的典范,考究的用词、灵活的短句,读上去甚至还有参差的韵律感,但对照原文发现错误不少。有些是英译本自身的理解错误。德语的表述相较英语虽然显得笨重繁冗,但胜在指示代词明确,不容易造成指代不明。另外一些错误是中译者的理解错误。倒不是文法上的不通,而是自由发挥太多。
评分 评分##补:翻译功德无量。悲观的清醒者,总体性的主体性的瓦解呼应现时。美学高于政治,绝对的辩证法与反思、批判理论(复调的自由的理论?),肯定与重建强调差异与个性的非同一性哲学,废黜奴役个体的主体性/总体性,反抗一切主体性/总体性的理性与权力的虚假神话及其物化的技术文化(极权文化是全球性的,甚至海德格尔的“存在”都是具有一种虚假的总体性,唯独对弗洛伊德体现出了好感)。阿多诺的理论世界毫无疑问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要素(尤其是对晚期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关联,资本主义-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无疑影响了布希亚、福柯、居伊·德波、哈贝马斯等一众后来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学者)。非常好奇他有无评价过戈达尔? 2022.10.19读毕
评分 评分##阿多诺,我永远的神。
评分##译者功德无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