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者简介
半藤一利,日本著名作家、近现代史研究者。曾担任《周刊文春》《文艺春秋》总编辑、执行董事等职。荣获过新田次郎文学奖(1993)、山本七平奖(1998)、每日出版文化奖特别奖(2006)、菊池宽奖(2015)。著有《昭和史:1926—1945》《日本最长的一天》《清张先生与司马先生》《隅田川的对面》等。
◎译者简介
王琪,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博士生,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史。译有《战争与医学》等。
畅销日本的明治维新入门书,“非萨长史观”代表作,全新视角解读日本近代的崛起
◎ 编辑推荐
☆日本人最爱读的明治维新入门书,将从佩里来航到西南战争结束的25年间的历史娓娓道来,日文原版销量突破300,000册。
☆基于“萨长史观”构建的明治维新史有哪些局限?为什么说“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但最终导致日本灭亡”?明治维新的历史对今天的我们有哪些启示?
◎ 内容简介
嘉永六年(1853),美国人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德川幕府治下持续了两百余年的太平盛世就此终结。朝廷、幕府、诸藩围绕着开国与否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攘夷志士在京都掀起腥风血雨。然而,原本主张攘夷的萨摩、长州二藩,分别在萨英战争和下关战争中惨败于列强之后,意识到非学习西方不可,尊王攘夷运动转而变成了号召以武力推翻幕府的勤王倒幕运动。随着将军德川庆喜被宣布为朝敌、江户城无血开城,以及萨长联军在戊辰战争中获胜,德川幕府及其支持势力被逐一扫清,日本步入明治时代。本书以“非萨长史观”的视角,再现了幕末及明治初年跌宕起伏、动人心魄的历史,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不同于以往的明治维新画卷。
◎ 名人推荐
在本书中,笃姬、坂本龙马、西乡隆盛等幕末名人一一登场,日美签订条约、大政奉还等重大事件也均有涉及……这本入门书提纲挈领、通俗易懂地讲述了幕末的一连串事件,将从佩里来航到西南战争结束的二十五年间的历史娓娓道来。
——书评家 泷井朝世
##无比平庸,流水账。看不出来如何站在幕府一方视角,有何独特性。关键点跳脱。比如版籍奉一段,一句带过,上一段还是岛津藩主坚定不同意,下一句就是版籍奉还于某日完成。
评分 评分##倒幕先锋庆喜公 鞠躬尽瘁胜海舟 最后武士西乡殿 明独实民大久保 坚持信念到最后 读罢幕末掩卷中
评分##幕府末期史的通俗入门读本,作者指出自黑船来袭以来至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幕府时代的末期是日本历史动荡的关键期,“明治维新”的称呼后置于历史出现,彼时只是日本学人如何看待幕府末期的革新活动。政府和权力都是相对的,无论如何宣扬大义名分,也都会随着时代而改变。归根结底,沉醉于权力争夺之人都将留下千古骂名,虽然开放了国策,却让国家卷入战争,带来了混乱,夺走很多人的生命,以此夺取权力,说得好听这是“维新”,但不可否认,它就是一场革命。通过推翻将军,废藩置县,地位超越自藩藩主,下级武士站在了权力顶点。关于接下来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却无任何蓝图、计划和理想。但半藤一利质疑“明治是创造现代日本之母体”这一近代化论点,日本从封建时代蜕变,进入了现代文明社会,但对太政官政府发出政令,国民需要抱以多大忍耐力。
评分##作者的各处小解说小评论都非常腹黑,也道尽了历史的讽刺。重要的人物总是在关键时刻死去。
评分在以往上学时,就会好奇为何明治维新也就比戊戌变法早了二三十年,中国何以大幅落后日本?这本书实际上是我正儿八经读的第一本关于日本历史的书,缘起则是想研究明白为何中国会在近代落后于世界。在未读这本书之前呢,由于专业背景的原因,我大概认为财政、货币体制在其中起到...
评分 评分从德川幕府到明治维新。此书和简又文《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一起出新版,还真的很配,参考半藤一利的序章及其反萨长史观。“自幕末至明治的政治斗争,正是萨长欲代替德川号令天下而进行的。”对于那些拥立天皇而大肆胡闹的“志士”们,这句话直击其要害。当然,现实未能尽如他们所愿,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都不允许。正如胜海舟屡次所说,除了建立一个新的统一国家,已经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了。那么,统一的中心为何物呢?新政府的“革命家”们基本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将具有超越象征且万世一系的天皇作为中心,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也就是说,直到明治十年才总算巩固了国家运行的基础,却有形无实。萨长获得真正统一的精神权威,也是此后之事。本书仅以《幕末史》命名,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