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犹太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寻》《存在的艺术》《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等。弗洛姆十分重视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融汇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
《人心》是弗洛姆的心理学经典作品之一,从善恶、暴力、生死、自恋、自由等六个角度,对于人心和人性提出了独特的分析和观点。
弗洛姆认为人有行善和作恶两种潜能,每个人都在自己选定的方向上发展。他按病理程度依次论述了游戏性暴力、反应性暴力、报复性暴力、补偿性暴力、原始的“喋血渴望”,指出不同的暴力形式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各自的无意识动机因素的不同。恋尸、自恋和对母亲的共生固着在弗洛姆看来是恶的本质,它们构成了严重精神病患的核心。
弗洛姆善于将当代心理学研究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相结合,对于现代社会和人的行为心理做出深刻的批判。
弗洛姆《人心》语录:
人类面临的主要危险,不是穷凶极恶的人,也不是施虐狂,而是寻常人掌握着非同寻常的权力。
善是一切服务于生命的事物,恶是一切服务于死亡的事物。善是对生命的敬畏,是一切助力于生命、成长和延展的事物。恶是一切扼杀生命、缩减生命、使其支离破碎的事物。
成年男女之间的爱往往也具有自恋性质。爱上一个女人的男人,一旦她成了“他的”,他可能会把他的自恋转移到她身上。因为他带给她那些特性,他便对她心生欣赏和崇拜。仅仅因为她是他的一部分,她便成了一位具有卓越品性的女人。
恶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它是个体想要回归到前人类状态的企图,消除这一企图需要专属于人类的特质:理性、爱和自由。
在他人的痛苦不幸或亲切目光、鸟儿的婉转欢鸣或小草的青葱碧绿面前,倘若我们丧失了为之触动感怀的能力,那么没有任何认识能帮助我们。倘若人变得对生命无动于衷,那么任何他可能选择善的希望都将不复存在。
##人的善良 自由 都是个人行为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吧 更自由更自我
评分##题目叫人心,讲善恶,加上论文的写法,就没那么触动人心了
评分##人心确有向善向恶之倾向,在决定的框架下,我们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获得认知和解放,由此获得自由。弗洛姆最终还是饱含深情和希望给出了结语。
评分《战争狂魔的精神分析——一个基于精神分析的伦理学论纲?》
评分##人的善良 自由 都是个人行为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吧 更自由更自我
评分 评分##论良性自恋与恶性自恋,以及群体良性自恋和恶性自恋。分析希特勒的性格成因和法西斯的成因,以及追随者的心理。作为美籍德裔犹太人和知识分子,弗洛姆非常有社会责任心。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