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单向街图书馆创办人之一,财经作家,“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1968年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常年从事公司研究,现任职东方早报社。主要出版作品:《大败局》(2001年)、《穿越玉米地》(2002年)、《非常营销》(2003年)、《被夸大的使命》(2004年)等。
《大败局2》所记录的败局均发生在2000年到2007年之间,将它们与《大败局》中的失败案例合在一起来阅读,你将可以看到过去10年里发生在中国商业界的众多兴衰往事。
《大败局2》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一种“工程师+赌徒”的商业人格模式。他们往往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在某些领域有超人的直觉和运营天赋,同时更有着不可遏制的豪情赌性,敢于在机遇降临的那一刻,倾命一搏。这是企业家职业中最惊心动魄的一跳,成者上天堂,败者落地狱,其微妙控制完全取决于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因素。
##1,企业产权明晰很重要. 2,民不与官斗,不与国企抢蛋糕,不要在国资市场投机,不要高估政府官员的智商,不要低估政府官员的胆量. 3,企业保持良好财务,储备金稳定有助渡过市场波动期. 4,实业兴邦. 5,控制企业发展速度,控制欲望,稳中求胜. 6,坚持走专业化路线,不要被各种"机会"引诱. 7...
评分##不要去跟Government争利益...never ever ever...有时候看到这些企业家的命运(尤其是那些自己没怎么犯错的),看的想哭
评分##1、做实业赚来的辛苦钱,只需简单的资本操作就能获取,从而把资本运作这一工具当成了全部,泯灭了踏实的做派,滋长了投机取巧的心态。最终违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商业本质而垮台。2、也有部分实在的企业如科龙、华晨、铁本,只能说他们生不逢时,成了国家工业发展改革道路上的试金石。
评分 评分##政商博弈、个人贪婪、造神运动、时运、法治淡薄。成功是偶然,失败才是各种各样。
评分##单独分析一个企业的失败是没有太多意义的,要从行业和国家发展进程的角度来分析才有意义。和第一部里那种靠爆款单品打造出来的明星企业和明星企业家不同,本书里失败的原因多样化,而资本运作失败是最突出的一个典型特点。企业不应只有产品,还应该有组织制度和资本运作等因素,九十年代甚至2010+年中国大多数的企业都不具备构建完整管理体系的能力,导致功能不全,鲁棒性不足。资本运作是企业的重要内在特征,金融法规环境是外部条件,只有内外条件都满足了更长久的发展。而当今中国,企业只不过是行业发展的耗材。
评分##比不上后来的《激荡三十年》。
评分 评分##中国特殊的商业环境造成了”中国式失败“。吴晓波在书中记录了几种典型的中国式失败:政商博弈的败局、创业原罪的困扰、违背了商业的基本逻辑。其中由政商博弈(健力宝是个典型)而的失败格外悲情,让人同情叹息。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之密切渊源不仅出于寻租牟利的诱惑,更因是中国体制的特殊变革逻辑 (一) 2000年的时候,我从深圳回到成都。刚好遇到托普招聘。 招聘的地点在建设北路的托普最老的办公地点,在那里排队面试的时候,看见了托普的那张著名的宋如华蹬三轮给客户送货的照片。 人很多,好不容易轮到我。面试很简单,他们看了看我的简历,只问了一下我的待遇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