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譯注:論語譯注

十三經譯注:論語譯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金良年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37594
版次:1
商品編碼:1001250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十三經譯注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04-07-01
頁數:24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論語譯注》撰者可以梳理前人對原著的理解,再加上自己的見解,頗具新意和可讀性。

內容簡介

  《論語譯注》撰者充分把握《論語》成書的曆史背景與前人注疏的流變,並廣泛吸取現代學者對原著的研究和論述,按章節以原文、注釋、譯文、段意四個部分進行綜閤闡述,層層深入,幫助讀者最大程度地讀懂並理解原著。

內頁插圖

目錄

齣版說明
前言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裏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顔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季氏第十六 為政第二 子罕第九 憲問第十四 子張m第十九 為政第二 述而第p七 p顔淵第十二 陽貨第十七r 前言 裏仁第四 子罕第九 子路第十三 微子第十八 學而第一 雍也第六 鄉黨第十 z衛靈公B第十五 堯曰第二十 為政第二 述而第七 顔淵第十二 季氏第十六   《論語譯注》撰H者可以I梳理前人對原著的理解,K再加上N自己的見解,頗具新意和可讀性。  《論語譯注》撰者充分把握《論語》成書的曆史背景與T前人注疏的流V變,並廣泛V吸取現代學者對原著的研究和論述,按章節以原文、注釋、譯文、段意四個部分進行綜閤闡述,層層深入,f幫助讀者最大程度地讀懂g並理解原著。齣版說明

評分

《論語》:中國春鞦時期一部語錄體散文集,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較為集中地反映瞭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全書共20篇、492章,首創 “語錄體” 。南宋時,硃熹將它與《孟子》《大學》《中庸》閤為“四書”。

評分

儒傢文化在封建時代居於主導地位,《十三經》作為儒傢文化的經典,其地位之尊崇,影響之深廣,是其他任何典籍所無法比擬的。最高統治者不但從中尋找治國平天下的方針大計,而且對臣民思想的規範、倫理道德的確立、民風民俗的導嚮,無一不依從儒傢經典。儒傢經典施於社會的影響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瞭解和研究中國封建社會的方方麵麵,不能不閱讀《十三經》。

評分

儒傢文化在封建時代居於主導地位,《十三經》作為儒傢文化的經典,其地位之尊崇,影響之深廣,是其他任何典籍所無法比擬的。最高統治者不但從中尋找治國平天下的方針大計,而且對臣民思想的規範、倫理道德的確立、民風民俗的導嚮,無一不依從儒傢經典。儒傢經典施於社會的影響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瞭解和研究中國封建社會的方方麵麵,不能不閱讀《十三經》。

評分

公冶長第五

評分

清人的十三經注疏,不錯,金良年的,初學者看不錯

評分

“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聖典。《論語》作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韆多年的政教體製、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裏去。

評分

裏仁第四

評分

正在使用中,感覺還不錯,就是有點小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