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部内容丰富的著作颂扬并展示了先哲们的学说,这些学说是现代产业组织经济学领域的基石,其核心是探索支配现代市场体系的两种强大力量;竞争与垄断。几百年来,欧洲和美洲的先哲们开创性研究形成和发展了这一领域,而产业组织学说也正是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学术探讨中逐渐丰富起来的。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包含了对欧洲和北美洲所有重要先哲的专家介绍。
《产业组织理论先驱:竞争与垄断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还揭示了公共政策——包括反垄断和规制政策以及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解除规制——是如何促进或阻碍经济发展的。通过《产业组织理论先驱:竞争与垄断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读者将会领略到各位先哲的学术思想、各种理论学说和政策以及各种理论纷争。在这些先哲中,有些倡导自由市场,有些赞同流行的价值观,但他们却都致力于健康、有序和公平的经济发展。《产业组织理论先驱:竞争与垄断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的编撰者们以中立的态度、清晰流畅的文字介绍了该领域的学者、思想和争论。
对现代经济发展及其问题感兴趣的学者们将会发现,《产业组织理论先驱:竞争与垄断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对此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对于经济理论专业的师生和研究人员,以及从事产业组织理论的概念和主题的演变过程研究的的人员来说,这是一部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作者简介
亨利·W·狄雍,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荣誉教授,威廉·G.谢泼德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经济学荣誉教授。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本书是从事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人员必备的一本工具书。编撰者凭借其渊博的知识,为读者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资料,使读者能够了解那些尘封巳久、为世人所忽略的学者们的思想,这些思想是产业组织理论不可或缺的。”
——威廉·J·鲍莫尔,美国纽约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
目录
作者简介
编者简介
致谢
产业组织理论先驱及相关议题导论
威廉·C·谢泼德/亨利·W·狄雍
第一部分 欧洲的市场理论和先驱
第1章 欧洲的市场理论和先驱导论
亨利·W·狄雍
第2章 欧洲的市场理论
亨利·W·狄雍
2.1 中世纪时期的市场理论
2.2 巴黎学者对经院学派经济学做出的贡献
2.3 经院学派对“竞争”的理解
2.4 经院学派对“垄断”一词的运用
2.5 公正价格
2.6 变动价格与固定价格
2.7 企业家理论基础
2.8 利益冲突
2.9 竞争与不确定性
2.10 博多的创新理论
2.11 进出口商与贸易机会
人物介绍
亚当·斯密(1723-1790年)
亨利·W·狄雍
第3章 19世纪和20世纪德语区经济学家
亨利·W·狄雍
3.1 导论
3.2 生产同心圆环
3.3 资本与劳动的生产率
3.4 企业家的作用
3.5 劳动与工资
3.6 实证检验
3.7 卡尔·门格尔(KarlMenger,1840-1921年):消费者隐私
3.8 奥地利学者的竞争与垄断观念
3.9 1960年以来动态市场理论的蓬勃发展
3.10 对最优竞争的争论
人物介绍
1.海因里希·冯·斯坦克尔伯格(1905-1946年)
彼得·欧伯恩德和托马斯·鲁道夫
2.艾伦斯特·休兹(1922年- )
彼得·欧伯恩德和托马斯·鲁it31
3.埃里希·霍普曼(1923年- )
彼得·欧伯恩德和托马斯·鲁道夫
4.艾哈特·卡岑巴赫(1931年- )
彼得·欧伯恩德和托马斯·鲁道夫
第4章 低地国家的市场理论
亨利.W.狄雍
4.1 19世纪低地国家的市场理论
4.2 20世纪低地国家的市场理论
人物介绍
亨克·维尔姆·兰博斯(1916-2004年)
亨利.W.狄雍
第5章 法国有关产业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雅克.德.班德特
5.1 导论
5.2 前一时期传承下来的优秀思想
5.3 1880-1940年法国的产业经济学先驱
5.4 20世纪中叶法国的产业经济学先驱
5.5 法国产业经济学学派的出现
人物介绍
1.让.巴蒂斯特.萨伊(1767-1832年)
雅克.德.班德特
2.弗朗克斯.配鲁克斯(1903-1987年)
雅克.德.班德特
第6章 意大利的产业经济学
帕特里兹欧·比安奇
6.1 意大利产业经济学的近代起源
6.2 意大利迟来的产业发展——《工业论》的作用
6.3 阿尔博多·本尼都斯和意大利的产业重组
6.4 帕斯科尔·撒拉切诺与意大利的工业发展
6.5 弗朗科·莫米利亚诺、杰阿吉·弗阿和阿德雷安诺·奥立维弗
6.6 帕罗·赛罗斯·拉比尼和费德力克·坎菲的经济规划及其影响
6.7 工业区研究和产业经济学的发展
第7章 英国3位经济学家对产业经济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迈克尔.A.尤顿
7.1 导 论
7.2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7.3 菲利普·萨金特·弗洛兰斯
7.4 爱德华·奥斯汀·戈西奇·罗宾逊
人物介绍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年)
亨利.W.锹雍
第8章 1880-1980年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产业经济学
尼古拉·J·福斯 彼得·莫里嘉达
8.1 导论
8.2 方法与资料来源
8.3 丹麦
8.4 挪威
8.5 瑞典
8.6 结语
第二部分 关国和加拿大的产业组织理论先驱
第9章 北美洲产业组织理论先驱导论
W.C.谢泼德
9.1 简介
9.2 产业组织领域的核心理论
9.3 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基本概念与方法的确立
9.4 1900-1930年市场的连续动荡引发了针对准垄断企业
(如标准石油和美国烟草公司)的新的研究和新的规制政策
9.5 重要的20世纪30年代:在大型企业、寡头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构-行为-绩效(简称SCP或SBP范式)、“可行性竞争”,以及有效规制等方面的理论创新
9.6 20世纪40年代:熊彼特和博弈论
9.7 20世纪50年代:关于严格寡头、进入壁垒、抗衡力量及其测度的创新研究
9.8 20世纪6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丰富起来,对创新、集中度测算、大企业X-非效率的研究以及对规制的质疑
9.9 20世纪70年代:产业组织理论更为丰富多样,逐渐转向自由市场理论和博弈论,解除规制风生水起
9.10 1980~1985年:纯理论的发展以及自由市场思想的风行
第10章 20世纪30年代之前美国和加拿大产业组织理论先驱
1.小查尔斯·埃利特
F·M·谢勒
2.亨利·卡特·亚当斯
亨利·M·特宾
3.约翰·贝茨·克拉克
约翰·霍华德·布朗
4.杰里迈亚·W·詹克斯
约翰·霍华德·布朗
5.约翰·莫里斯·克拉克
威廉·L.鲍德温
6.乔治·沃德·斯托金
威拉德·F·穆勒
7.马丁·C·格利萨
亨利·M·特宾
第11章 20世纪3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的产业组织理论先驱
1.加德纳·C·米恩斯
约翰·霍华德·布朗
2.爱德华·黑斯廷斯·张伯伦
威廉·L·鲍德温
3.詹姆斯·C·邦布莱特
亨利·M·特宾
4.哈罗德·霍特林
约翰·霍华德·布朗
5.爱德华·S·梅森
威廉姆·C·谢泼德
第12章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和加拿大的产业组织理论先驱
1.约瑟夫·A·熊彼特
F·M·谢勒
2.莫里斯·A·阿德尔曼
威廉姆·C·谢波德
3.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
威廉姆·C·谢泼德
4.阿尔弗雷德·E·卡恩
威廉姆C·谢泼德
5.沃尔特·亚当斯
詹姆斯·A·布鲁克
6.乔·S·贝恩
理查德·E·凯夫斯
7.威拉德·弗里茨·穆勒
布鲁斯·马里恩
8.卡尔·凯森
威廉姆·G·谢泼德
9.唐纳德·F·特纳
威廉姆·C·谢泼德
10.乔治·约翰夫·斯蒂格勒
萨姆·佩兹曼
11.威廉·J·鲍莫尔
斯蒂芬·马丁
12.约翰·罗伯特·迈耶
约翰·C·斯派切尔斯基
第13章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美国和加拿大的产业
组织理论先驱
1.理查德·E·凯夫斯
威廉·S·科马诺
2.利兰.L·约翰逊
威廉姆·C·谢泼德
3.伦纳德·W·韦斯
F·M·谢勒
4.雅各布·施莫克勒
F·M·谢勒
5.弗雷德里克·M·谢勒
约翰·E·夸克
6.威廉姆·C·谢泼德
约翰·霍华德·布朗
7.哈维·J·莱宾斯坦
威廉姆·C·谢泼德
8.威廉·S·科马诺
威廉姆·C·谢泼德
9.奥利弗·E·威廉姆森
威廉姆·C·谢泼德
10.哈罗德·德姆赛茨
威廉姆·C·谢泼德
1L保罗·W·迈卡沃伊
威廉姆·C·谢泼德
12.亨利·M·特宾
威廉姆·C·谢泼德
13.丹尼斯·C·穆勒
史蒂芬·马丁
14.罗杰·C·诺尔
威廉姆·C·谢泼德
15.萨姆·佩兹曼
威廉姆·G·谢泼德
16.理查德·萨缪尔森
威廉姆·C·谢泼德
17.A.迈克尔·斯宾塞
F·M·谢勒
18.罗伯特·D·韦利格
威廉姆·G·谢泼德
19.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
F·M·谢勒
索 引
精彩书摘
现从该书的写作安排转向理论发展史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回顾该领域的主要议题,并简述其背景与形成过程,以及19世纪70年代至1985年间的主要变化。
0.3.1 背景介绍
一直以来,该领域最基本而古老的问题是:什么因素决定市场的实际价格?市场参与者与社会可接受的价格为多少?这些问题至少可以追溯至很久以前的13世纪初,简要回顾这些早期的问题将有助于加深对本书的理解。
13世纪以后,经院学派的价格理论在欧洲发展起来,其目的是判断价格是否可接受,并决定公共物品的价格应当由政府还是市场决定。时至今日,下述这些问题在产业组织领域仍然至关重要:怎样解释市场价格?怎样评估市场绩效(即评估参与各方是否形成优、劣势平衡)?早期的商品主要是基本食品、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货币和其他流动资本,而现在的商品却包括名目繁多的产品与服务。
尽管这两个时代的商品有很大差异,但学者们研究的问题却大致相同。他们认为,无论哪个时代,垄断定价的方式都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大量收购、囤积居奇可以形成垄断价格;使用其他非法协议、秘密条约或共谋也可以形成垄断价格;行业协会和其他团体也可以固定价格或设置最低价格。与此相反,自由市场竞争(那时被称为“交易双方的协商价格”(commonestimation),因为竞争这个词还没出现)可以使价格逐渐接近成本,或至少可以调节供给过剩或不足。
各种流派在13世纪都有所发展。如巴黎学派(1200-1350年),该学派几乎一致赞成自由市场定价,反对垄断。该学派的大多数人赞成竞争(也叫“交易双方协商定价”)。但是,该学派中少数具有早期熊彼特式思想的人认为,企业家对价格有一定影响,如亨利·凡·根特(HenryVanGhent)(约1280年)。即便如此,巴黎学派的所有人士一致认为,当大众利益需要时,可以由政府定价或实施价格限制。
前言/序言
在众多的经济现象中,也许竞争和垄断是最常见的现象,它们深植于人类历史和人类本性之中。人们为了生存而竞争,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彼此争胜。竞争和垄断是永恒的,也是无处不在的。在当代经济学科中,关于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研究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The Theory 0fIndustrial Organization)或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产业组织理论通过考察厂商在产业和市场中的各种行为,以解释产业和市场的运行、绩效以及竞争(垄断)现象。
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对现实复杂的竞争与垄断现象进行认识,对纯理论及现实案例进行检验。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伴随着竞争与垄断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先驱:竞争与垄断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是介绍经济学关于竞争与垄断理论形成和发展历程的优秀著作。
本书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权威性。本书的两位主编都是欧美产业组织领域的著名学者。亨利·W·狄雍教授不仅曾任欧洲产业经济学家研究协会会长,还在荷兰竞争委员会和欧盟委员会任职。威廉·G·谢泼德教授不仅担任《产业组织评论》杂志的主编长达10余年,而且曾任美国司法部反托拉斯局局长的特别经济助理。两人不仅在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而且对竞争政策实践也十分熟悉。这使得他们能够以更高、更宽的视角审视产业组织领域的人物和理论。在他们两位的精心组织和邀请下,本领域非常著名的学者参与了对产业组织领域重要理论及人物的编写。这使得本书在该领域具有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不仅使本书完全不同于经济思想史方面的教科书,而且对该领域的理论或人物的评价也具有权威性。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产业组织理论先驱:竞争与垄断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的图书简介,重点在于介绍本书所涵盖的历史脉络、核心人物及其思想的演变,而不提及该书的具体内容细节。 图书简介: 《产业组织理论先驱:竞争与垄断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轨迹》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现代经济学中关于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与政策制定的基石——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演变及其历史脉络。我们聚焦于那些塑造了我们理解市场力量、价格形成机制以及政府干预必要性的关键思想家与理论流派。 历史的溯源与理论的萌芽 产业组织理论并非一蹴而就的现代学科,而是横跨数个世纪,在经济学思潮的碰撞与现实经济问题的驱动下逐渐成型的。本书首先追溯了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对市场结构性质的初步观察。从亚当·斯密对自由竞争与“看不见的手”的理想化描绘,到大卫·李嘉图对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的早期探讨,这些早期观点为后来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 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大规模生产、卡特尔的兴起以及垄断力量的日益明显,使得古典经济学的静态竞争模型显得力不从道。理论的焦点开始转向描述和解释市场失灵的现实。本书详细考察了这些早期理论如何应对从完全竞争到不完全竞争状态的过渡,以及学者们如何开始构建更精细的框架来分析企业间的互动。 先驱们的思想交锋:从古典到新古典的转向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产业组织理论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重点梳理了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关键思想流派。 马歇尔与边际分析的引入: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及其同事将边际分析工具应用于市场均衡的理解,虽然其关注点更多在于竞争性市场,但他对短期与长期均衡的区分,以及对“代表性企业”的假设,为后续分析垄断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定价策略提供了必要的分析工具。 垄断理论的早期探索: 面对大型企业的崛起,如何科学地分析其定价权成为理论前沿。本书考察了早期经济学家如何尝试量化垄断租金,并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和进入壁垒尚未被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对垄断行为的初步解释。早期的研究往往侧重于描述性的案例分析,但它们为后续的数学建模奠定了问题意识。 经济学的范式转变:从完全竞争到不完全竞争 20世纪中叶,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真正突破在于对市场结构现实性的承认。传统的完全竞争模型无法解释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寡头市场、差异化产品以及非价格竞争现象。 张伯伦与拜恩的突破: 爱德华·张伯伦在《不完全竞争理论》中,系统地将产品差异化引入分析框架,强调了营销和品牌的重要性。几乎同时,琼·罗宾逊对垄断竞争的分析,则从更严格的数学角度探讨了企业如何在有限的市场势力下进行定价和产出决策。这两位先驱的工作标志着理论从理想模型向现实经济活动的深刻转变。 统计学方法的介入与经验研究的兴起: 理论的完善离不开经验数据的检验。本书关注那些将统计学方法引入产业组织研究的学者。他们尝试通过实际的行业数据来估算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的强度以及价格与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不仅要求理论模型具备可检验性,也催生了对产业集中度测量工具(如赫芬达尔指数)的早期应用和讨论。 监管与反垄断思想的演进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始终与政府的监管实践密不可分。本书追溯了理论思想如何影响反垄断政策的制定与演变。 早期,政策制定者更多依赖于对市场力量的直观判断和对价格控制的担忧。随着经济学家开始提供更严谨的分析框架,对于何种行为构成“反竞争”,以及何种市场结构需要政府干预,其理解也日益深化。这包括对掠夺性定价、串通行为以及并购可能带来的市场后果的理论辨析。如何平衡创新激励与市场竞争,成为贯穿整个理论发展轨迹的核心议题。 超越传统:动态视角与信息经济学的先声 进入后半叶,理论研究开始拓展到更复杂的领域。本书简要勾勒了超越静态均衡模型的早期探索。例如,对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市场结构演化中的作用的关注,预示着动态竞争理论的兴起。同时,一些先驱者开始意识到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决策和市场结果的影响,这些早期的洞察为日后信息经济学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分支埋下了伏笔。 总结 本书通过对这些关键历史节点的梳理,描绘了一幅产业组织理论从朴素观察发展为严谨分析的完整轨迹。它不仅是对已逝学者思想的记录,更是对经济学如何不断自我修正、以更好地理解复杂多变的市场现实的深刻致敬。理解这些先驱的思想基础,是把握当代产业组织理论精髓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