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 |
| 书名: | 如何读中国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导览 |
| 作者: | (美)何慕文(Maxwell Hearn) |
| ISBN: | 9787301262979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定价: | 98.00元 |
| 其他信息( 仅供参考,以实物为准) | |
| 开本:16开 | 装帧:平装 |
| 出版时间:2015-11-01 | 版次:1 |
| 页码:184 | 字数:106000 |
| 内容简介 |
| 2015年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其亚洲艺术部建立100周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将在整个2015年度举办多场次展览活动以展示其丰富的亚洲艺术馆藏精品。过去四十年中,大都会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世上*重要的中国书画收藏机构之一。馆藏囊括唐朝(618–907) 到当今的历代笔墨精华,从祥和的佛经,到浮夸的宫廷肖像,再到遣兴的文人画。 《如何读中国画》原色精印此次展览的众多难得一见的中国书画。 |
| 图书目录 |
| 1龙马 2描摹才俊 3法度精谨 4造化宏深 5山水寄情 6神妙写真 7变法暗蕴 8贬逐游心 9内观自省 10笔简意长 11私密空间 12幻境 13画中禅 14妙合自然 15画抒心意 16法古新声 17以书入画 18收放自如 19铁线描 20工细 21诗书画一体 22图绘日志一:艰辛岁月 23图绘日志二:知足终老 24概念山水 25山峦幻象 26避世玄想 27理想世界 28勇武之美 29桀骜不驯 30塑造典范 31相术入绘 32神怪异相 33信仰宣言 34神乎其技 35山水自况 36大道至简 |
| 文摘|序言 |
| 《如何读中国画》:书画精品,千祀传芳。细读画卷局部、广征博引史料,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 作者介绍 |
| 何慕文 (Maxwell K. Hearn)是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道格拉斯·狄龙研究员,著有:《中华瑰宝: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珍藏》(1996),《溪岸漫步:王季迁家藏中国绘画》(1999,与方闻合著),《文人山水:玛丽-海伦和盖·维尔夫妇的中国画收藏》(2002)。 |
拿到这本书,我最先想到的就是,终于有了一本能让我“懂”中国画的书。我一直对中国画心怀景仰,但常常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在欣赏时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导览”性质,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揭示中国画的秘密。我希望他能告诉我,如何去辨识不同朝代的绘画风格,如何去理解画面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去感受水墨晕染所带来的那种独特的东方意境。我期待书中能够有对经典画作的深入剖析,不仅仅是介绍作品的作者和年代,更重要的是,能够解读作品背后的故事、文化和艺术理念。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不再只是“看”,而是真正地“读”懂中国画,能够从中获得更深层次的艺术享受。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时空的艺术作品心怀敬畏。中国画,以其独特的东方视角和哲学意蕴,一直是我内心深处渴望去探索的领域。然而,缺乏专业的指导,常常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宛如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我期待着,作者能够以他深厚的学养和独到的见解,为我揭示中国画的奥秘。他所说的“导览”,绝非是简单的介绍,更像是一种精神上的引领。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如何去感知画面中的“气韵生动”,如何去体味“笔精墨妙”,以及如何在寥寥数笔之间,领略到山川之壮丽,花鸟之灵动。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作者会如何解析那些意境悠远的写意画。那些看似“未完成”的笔触,往往蕴含着画家最深刻的情感和思考。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培养一种“读画”的能力,不只是看,更是去“读懂”,去与画家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评分我常常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地走进一门艺术,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中国画,对我来说,就像一座蕴藏着无数宝藏的古老宫殿,我渴望拥有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它的大门。这本书的“导览”定位,恰恰给了我这个机会。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我揭示中国画的魅力所在。我希望能够了解,如何去欣赏一幅画的构图,如何去解读笔墨的运用,以及如何去感受画面所传达的意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教会我,不仅仅是“看”画,更是“读”画,能够从画作中体会到艺术家们的思想、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指引,我将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画的独特价值,并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启迪。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感到惊喜的书。我一直认为,艺术的魅力在于它的普适性,但同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又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中国画,对我而言,就像一本用独特符号写成的古老书卷,我渴望能有一位睿智的向导,为我翻译其中的含义。作者在书名中强调的“如何读”,正是我一直以来所期待的。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书画的精品,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教会我一种解读中国画的方法论。我期待着,在作者的引导下,能够理解那些抽象的水墨晕染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能够辨识出不同画家的笔墨风格,甚至能够体会到中国画中“计白当黑”的独特构图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从一个“旁观者”转变为一个“参与者”,能够主动地去欣赏、去理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大门。
评分我一直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能够触动人心,而中国画,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总能在我心中激起某种共鸣。然而,要真正地理解和欣赏,却需要一套得当的方法。这本书的出现,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需求。作者以“导览”的方式,邀请我们走进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书画珍藏,这本身就充满吸引力。我期待他能为我揭示那些画作背后隐藏的文化密码,比如如何去理解画面的构图,如何去解读笔墨的韵味,以及如何去感受艺术家所传达的情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从一个“看客”变成一个“鉴赏者”,能够不仅仅是欣赏画面的美,更能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东方哲学和人文精神。我相信,通过这本书的指引,我将能更深入地领略到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对具体画作的了解,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在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于快速消费信息,对于艺术的欣赏也常常流于表面。而中国画,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之作,恰恰需要我们投入耐心和时间去细细品味。作者提出的“如何读”,在我看来,是一种反思和回归。他引导读者去关注画作背后的文化语境、历史变迁,以及艺术家创作时的心境。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了解到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如何将这些珍贵的中国书画得以保存和展示的,以及这些作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我希望能够看到作者如何将抽象的艺术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欣赏方法,例如如何去辨识不同的绘画技法,如何理解画面中的象征意义,甚至是如何去感受水墨晕染所带来的那种流动的美感。这种“导览”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对话的可能,让读者能够与古老的艺术建立起联系,从而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慰藉。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序言,我便被作者的那种真诚和敬畏之心所打动。他并没有居高临下地教授,而是以一个同道者的姿态,分享他对中国画的热爱与探索。这种“导览”的意图,在我看来,并非是把我领向某个固定的终点,而是为我铺设了一条通往理解的路径。我尤其关注他提到的“细读”的观念。中国画的魅力,往往不在于一览无余的直观,而在于那些隐藏在笔触、墨色、构图之中的精微之处。我常常会对着一幅画,试图去捕捉画家落笔时的情绪,去体会他构思的精巧。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到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作者似乎洞悉了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在欣赏中国画时可能遇到的困惑,并且为我准备了恰到好处的“指南针”。我好奇的是,他会如何解析那些看似简单的留白,又如何去解读那些写意的笔法?他对画面的“呼吸感”有着怎样的理解?这些都是我急切想要知道的,因为这些都是构成中国画独特美学的核心要素。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能学会如何“慢下来”,如何用一种更具洞察力的目光去审视每一幅作品,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艺术体验。
评分初拿到这本《如何读中国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精品导览》,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雅致的书名所吸引。虽说是导览,但我总觉得它更像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友人,在静谧的艺术殿堂里,耐心而又不失热情地引导我走近那些历经岁月洗礼的珍贵画作。我不是专业研究者,也非科班出身,所以最初接触中国画时,常常感到一种莫名的隔阂,那些水墨晕染、笔走龙蛇,在我眼中总显得高深莫测,似乎与我的生活有着遥远的距离。然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心中这一块空白。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名家名作,而是从一个“如何读”的角度切入,这对我来说至关重要。我渴望的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希望能够拥有一套解读中国画的钥匙,能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妙与趣味。从封面上那幅精美的画作开始,我就能感受到一种不落俗套的编排思路,仿佛在邀请我一同进入一个充满智慧与美的世界。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领略到中国画那独特的东方神韵,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文人情怀,让那些曾经冰冷的笔墨,在我眼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旅行,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我一直对中国画情有独钟,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无法真正触及它的灵魂。作者所提出的“如何读”,正是我一直以来所渴望的。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学习到如何去“看”懂一幅画,如何去辨识笔墨的精妙,如何去体会意境的深远。我希望作者能够为我揭示那些藏在水墨之间的故事,那些隐藏在留白之处的哲学。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介绍作品,更是提供一种解读的钥匙,让我能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中国画那独特的东方魅力。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让那些古老的画作,在我眼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能够与我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评分这本《如何读中国画》的书名,一下就抓住了我。我常常在博物馆里,看着那些水墨淋漓、意境深远的中国画,感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它们的东方韵味;陌生,是因为我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方法去真正理解它们。所以,这本书的“导览”定位,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欣赏中国画的“工具箱”。我希望作者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一幅看似简单的水墨画,能够蕴含如此丰富的情感和哲学思考。我好奇他会如何解析那些看似随意的笔触,如何在画面中找到“气韵”的流动,以及如何理解艺术家们所追求的“神似”而非“形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摆脱那种“看不懂”的困惑,让我能够真正走进中国画的世界,去感受它那独特的东方美学和人文精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