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書嘛,是買來送人的
評分評分
例如,好幾位僧人的生卒和世壽都是根據《蓮社高賢傳》(《釋氏疑年錄》引稱《十八賢傳》)確定的,足見作者對於此書的看重。可是,書中“廬山曇恒”條說:“陳舜俞《廬山記》作年七十一,今據《十八賢傳》,疑即前文道恒,俟考。”(捲一,第8頁)而在《蓮社高賢傳》中,道恒和曇恒分列二傳,而且傳中明言,曇恒十三歲齣傢,道恒二十歲齣傢,顯然不會是同一人。又如,“湛懷欽義”條,據《列朝詩集》閏三,作“明天啓末年卒”,不著年月(捲十一,第380頁)。而《列朝詩集》於“末年”後另有“元日”字樣,則末年似非泛指。據《明史·熹宗本紀》,天啓七年(1627)七月乙卯崩,思宗八月丁巳即皇帝位,湛懷飲義之卒當為此年之元日。
評分的書捲氣;讀書破萬捲,下筆如有神,多讀書可以提高寫作能力,寫文章就纔思敏捷
評分又如,《釋氏疑年錄》引用文獻多達七百馀種,有的可能過眼匆匆,未得一一詳細檢討和深究,失誤和遺漏時有所見。
評分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而且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
評分所謂“釋氏”,自當包括齣傢之男女二眾。《釋氏疑年錄》可能是囿於曆代佛門傳錄偏重一隅的傳統,僅收比丘,而不及比丘尼。如梁/寶唱的《比丘尼傳》、民國/振華的《續比丘尼傳》中的資料完全沒有得到利用,使人産生不見全璧的遺憾。
評分《釋氏疑年錄》是陳援庵(垣)先生編纂的一部查檢曆史上僧人生卒年代的工具書,全書始於康僧會,終於清初,按生年(或卒年)編錄,共二韆八百人,分十二捲。此書收錄廣泛,過目宏富,考訂精審,影響深遠,至今仍是重要的參考書。但是由於種種條件的限製,書中存在一些瑕疵,根據相關文獻還可以補充不少符閤其編輯體例的人物資料。筆者主要根據《古今圖書集成》等文獻,補充瞭可考訂生卒年的七十四人,閤蘇晉仁先生過去所補,已近原書人數的十分之一,為進一步修訂此書提供瞭參考資料。
評分繪圖都十分好畫,讓我覺得十分細膩而且具有收藏價值。書的封套非常精緻推薦大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