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讲,我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参考其对“中世纪心态”的解读。我一向对那个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对死亡和来世的看法非常着迷。该书在阐述经院哲学和神学对日常生活渗透的段落中,确实提供了扎实的文本基础,对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脉络梳理得很有条理。然而,当我试图寻找更多关于“世俗”文化,也就是吟游诗人、民间传说和狂欢节等非正统文化形式的分析时,感到相当大的失落。那些充满生命力的、有时甚至是粗俗的反抗和幽默,似乎被主线的宗教和贵族政治叙事所压制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学院派,句式严谨,论证步步为营,这无疑保证了其学术可靠性,但牺牲了一定的可读性和感染力。我希望看到更多对当时艺术作品的解读,例如塔罗牌的早期原型,或者哥特式大教堂内部那些怪诞的雕塑所蕴含的民间智慧,而非仅仅停留在对教会法典和重要文献的概述上。它更像是一本为历史系高年级学生准备的参考书,而非一本能激发普通历史爱好者无限遐想的“故事集”。
评分这本厚重的历史著作,初捧在手,便能感受到它沉甸甸的分量,不仅仅是纸张和装帧的物理重量,更是历史长河的积淀。我特意选择阅读这一版,便是冲着“第10版”这个标志去的,它暗示着作者和修订者在历代研究成果基础上所做的精炼与更新。然而,当我深入到其中关于早期封建制度起源的探讨时,发现其对卡洛林王朝解体后权力分散化过程的阐述,虽然详实,但似乎在引入近二十年来考古学和基因学研究成果方面略显保守。特别是对维京人渗透和定居模式的分析,尽管经典地描绘了贸易路线的扩展,但对于东欧罗斯地区的文化融合速度,感觉论述得有些过于缓慢和传统。我更期待看到一些关于“微观史学”如何颠覆宏大叙事的新视角,例如对某个特定修道院的日常记录的细致剖析,或者通过特定家族的继承权纠纷来折射当时法律精神的演变。全书的叙事节奏非常稳健,几乎是以一种编年史式的严谨前行,这对于建立扎实的知识框架无疑是极好的,但有时读起来,会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座宏伟但略显静止的博物馆之中,缺少了一些来自田野的、热气腾腾的生命力。整体而言,它是一部令人尊敬的教科书式典范,但对于追求前沿学术动态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在其他更具专题性的著作中寻找补充了。
评分这次修订版最大的亮点在于对“气候史”和环境因素的整合。作者终于开始将小冰期(Little Ice Age)的早期影响纳入对14世纪社会动荡的分析框架中,这相比早期的版本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我们看到,饥荒不仅仅是管理不善的结果,更是气候变化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直接冲击。这种跨学科的视野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在讨论骑士阶层衰亡的问题时,论述又回到了传统的“长弓和火药的胜利”的老路上。我非常希望看到,在社会结构层面,骑士的经济基础——即其封地收入——是如何被通货膨胀和土地租佃关系的变化所侵蚀的。他们不仅仅是被更先进的军事技术取代了,更是被一种新的经济逻辑所淘汰。如果能用更具动态性的经济模型去解释这种权力转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军事战术的比较上,那么关于骑士时代的终结的论述就会更具说服力。目前的叙述依然偏向于“大事记”式的历史,缺乏对深层社会结构变迁的“切片”分析,使得那些英雄人物和决定性战役的光芒,掩盖了普通农民和新兴资产阶层在时代变迁中的挣扎与作用。
评分从装帧设计来看,这本《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保持了其一贯的朴素与专业感,内页印刷清晰,图表制作规范。但在阅读关于中世纪晚期大学教育扩张的部分时,我注意到其对女性受教育机会的探讨几乎是空白的。虽然我们都知道,在那个时代,正规的高等教育机构几乎完全排斥女性,但历史研究的价值之一在于挖掘那些“被沉默的声音”。我期待看到作者能更深入地探讨贵族女性或修女团体内部的非正式教育网络,例如通过“私人教师”和家庭藏书来获取知识的途径。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处理显得有些过于依赖于主流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献记录。换句话说,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官方中世纪”的坚实骨架,但骨架上的血肉和细微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关于性别、阶层和区域文化差异的互动细节,似乎还有待更精细的描摹。它是一本极其可靠的参考工具书,适合用于构建基础框架,但如果想探索更细微、更具争议性的历史课题,读者还需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寻找那些专门针对特定边缘群体的研究成果进行互补。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简直就是一本史学界的“瑞士军刀”——功能全面,结构清晰,几乎涵盖了从罗马帝国衰亡到文艺复兴前夜所有关键节点的叙事线索。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不同地域文明互动时的平衡感。比如,对拜占庭帝国在东西方交流中扮演的缓冲和传递知识的角色,描述得极其到位,丝绸之路的影响力被巧妙地嵌入到西欧的政治经济版图中,而非仅仅作为一条孤立的贸易线索存在。但是,在阅读关于中世纪城市崛起的章节时,我产生了一个强烈的疑问:作者似乎过度聚焦于意大利城邦和法兰德斯地区,而对于伊比利亚半岛上穆德哈尔文化背景下的城市特性——那种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文化长期共存、相互渗透的复杂性——着墨甚少。这种“偏重”使得中世纪的多元面貌显得不够立体。如果能用更具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手工业行会内部的等级固化,或者探讨一下黑死病爆发后,底层劳动力的议价能力如何影响了城市政治的最终走向,这本书的史学深度将能更进一步。现在的版本更像是一幅绘制精美的地图,标明了所有主要的城市和事件,但地图上的颜色和纹理还不够丰富,少了一些地方性的“方言”。
评分很多问题,都要到中世纪去找原因。
评分连塑封都没有,拿到手都是灰,侧面很多黑的地方,还挺贵的,感觉不好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还可以,做活动买的,比较划算,还可以
评分插图和彩图
评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中世纪传说
评分很好!!!!!
评分内容不错,印刷质量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