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上下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第7版修订版)(精)》由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 畅销35年经久不衰,*新版本图文并茂,专家学者联袂推荐,大师力作一生必读!
《全球通史(上下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第7版修订版)(精)》由斯塔夫 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 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 角度而不是从某一**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 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诸历史运动、诸历史 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本书一经问世,受到**历史学家汤因比和巴勒棵拉 夫高度评价,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全球通史(上 下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第7版修订版)(精)》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21世纪 初多极世界相待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 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 、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从文字内容 来看,作者对庞杂的史料取舍恰当,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 文字生动;从编写技巧来看,每章前冠以简明提要,承上启下,便于掌握线 索,每章末附有选读书目,便于进一步研究。
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闻名全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所称道。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其他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已于2004年3月23日在美国加州拉荷亚去世,本书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新版本,也成了其*后版本。
致读者: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7版推荐序 刘德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乐观与踌躇 高毅
(上册)
**编 史前人类
**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第2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历史对**的启示 人性的本质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3章 *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
第4章 古典文明使欧亚大陆趋于整体化(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第5章 希腊一罗马文明
第6章 印度文明
第7章 中国文明
第8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历史对**的启示 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第三编 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一1500年
第9章 中世纪文明使欧亚大陆实现整体化
**0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1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
**2章 传统的拜占廷文明
**3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4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历史对**的启示 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
第四编 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5章 非洲
**6章 美洲和澳洲
**7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的启示 历史上的种族
(下册)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8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9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第20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2l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增长和**建设
历史对**的启示 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论
第六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一1763年
第22章 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
第23章 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
第24章 俄国在亚洲的扩张
第25章 全球统一性的开始
历史对**的启示 地区自治与全球统一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
第26章 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第27章 欧洲的政治革命
第28章 俄国
第29章 中东
第30章 印度
第31章 中国和日本
第32章 非洲
第33章 南北美洲和英国自治领
第34章 波利尼西亚
第35章 全球统一性的巩固
历史对**的启示 马克思的预期与世界历史的发展
第八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第36章 **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第37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义起义
第38章 1929年以前欧洲的革命与和解
第39章 五年计划和大萧条
第40章 走向战争,1929—1939年
第4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性影响
第42章 诸帝国的终止
第43章 大同盟、冷战及后果
第44章 第二次工业革命:全球性影响
历史对**的启示
词汇表
索引
编后记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套书带给我的感受,那就是“震撼”。这种震撼并非来自惊天动地的故事,而是源于对人类文明复杂性和韧性的深刻理解。作者的笔法成熟老练,既有史学家的严谨求证,又具备了哲学家对人性深处的洞察。书中对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的描绘,细腻到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风雨飘摇的时代。我尤其注意到它对科学技术发展脉络的梳理,清晰地展示了知识是如何跨越地理阻隔,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变革的最主要力量之一。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投入精力的,它要求读者保持专注和思考,但回报是巨大的——它为你构建了一个坚实的、能够承载未来阅读和思考的知识框架。读完后,看待新闻报道、理解国际局势,都会多了一层历史的厚度。
评分这套书我断断续续读了好几个月,每次翻开都像是踏上了一次横跨时空的奇妙旅程。作者的叙事功力实在令人叹服,他笔下的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堆砌,而是一部活生生的、充满张力的史诗。从远古人类的筚路蓝缕,到近现代文明的跌宕起伏,每一个转折点都描绘得入木三分。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很擅长捕捉那些宏大叙事背后的微观细节,让你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呼吸和时代的脉搏。比如他描述农业革命时,那种对人类社会结构根本性改变的分析,既有学术的深度,又不失文学的韵味。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具广度的视角,让你能跳出自己所处的时空框架,以一种近乎俯瞰的姿态去审视人类文明的整体进程,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反思“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永恒的命题。读完,心中那团关于世界历史的迷雾似乎也消散了许多,留下的更多是清晰的脉络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切感悟。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读过不少历史普及读物,但总感觉像是走马观花,抓不住重点。直到接触到这本,才真正体会到“通”的境界。它绝不是简单的编年史,更像是一张巨大的、相互关联的网络图谱。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处理时间跨度和空间维度的能力。从地质时代到现代社会,时间轴被拉伸和压缩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宏观的连贯性,又不失关键节点的细致描摹。我喜欢作者在叙事中偶尔流露出的那种冷静而又充满敬畏的口吻,面对人类历史的辉煌与残酷,他保持着一种审慎的距离感,不轻易下断言,而是引导读者自己去建构理解。读完某些章节,我常常需要合上书本,静坐良久,消化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和思想冲击。这本书已经超出了“读完”的范畴,更像是一场持续性的、对世界认知的升级过程。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体量确实让人望而生畏,但一旦真正沉浸其中,那种知识的满足感是其他任何通史读物都无法比拟的。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挖掘了“为什么会这样”的历史驱动力。比如在讨论不同文明间的互动与冲突时,作者的论证逻辑严密得像一座精密的仪器,将地理、气候、技术、宗教等多种变量纳入考量。我特别欣赏它对非西方文明的阐述,没有采用那种以西方为中心的傲慢视角,而是努力还原了不同文化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合理性与独特性。书中的很多观点非常发人深省,比如关于技术进步与社会伦理的辩证关系,至今仍能给我们当下的困境提供深刻的参照。虽然学术性稍强,但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使得即便是复杂的理论也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对于想要建立一个扎实、多维历史观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宝藏级别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实在太巧妙了,完全打破了我对传统历史书的刻板印象。它不是线性的叙述,而是以几次关键的“大转型”为锚点,串联起全球的各个角落。我尤其对它处理“全球化”概念的方式非常赞赏,它不把全球化视为近现代的产物,而是追溯了从古代丝绸之路到地理大发现,再到信息时代的漫长演变链条。这种历史纵深的挖掘,让当下的很多热点问题都找到了其根源性的解释。阅读过程中,我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作者高明地平衡了结构性力量与个体能动性的作用。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对既有知识体系的校验和重塑,那些原本孤立的历史片段,在这本书的宏大视野下,终于找到了它们在全球舞台上的位置,形成了一幅清晰而壮阔的画卷。
评分书没有问题。没有纸质发票而已
评分值得收藏的经典历史书籍。
评分比书店便宜
评分我要的发票,你们都给忘了@@@,和客服说等于白说@!
评分不错的书,包装得不错
评分好书,要好好阅读,了解下世界史
评分不错的书,包装得不错
评分书没有问题。没有纸质发票而已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