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上下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上下第7版修訂版)(精)》由斯塔夫裏阿諾斯著,吳象嬰、梁赤民、董書慧、王昶譯。 暢銷35年經久不衰,*新版本圖文並茂,專傢學者聯袂推薦,大師力作一生必讀!
《全球通史(上下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上下第7版修訂版)(精)》由斯塔夫 裏阿諾斯著,吳象嬰、梁赤民、董書慧、王昶譯,作者在本書中采用全新的 史學觀點和方法,將整個世界看作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的統一體,從全球的 角度而不是從某一**或某一地區的角度來考察世界各地區人類文明的産生 和發展,把研究重點放在對人類曆史進程有重大影響的諸曆史運動、諸曆史 事件和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上,努力反映局部與整體的對抗以及 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本書一經問世,受到**曆史學傢湯因比和巴勒棵拉 夫高度評價,立即被譯成多種文字,流傳甚廣,影響很大。《全球通史(上 下從史前史到21世紀上下第7版修訂版)(精)》上起人類的起源,下迄21世紀 初多極世界相待時期,上下數十萬年,一氣嗬成。除瞭政治、經濟外,還涉 及軍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學技術、人口、移民、種族關係、道德風尚 、思想意識等各個方麵。讀來頗覺新穎爽朗,有強烈的現實感。從文字內容 來看,作者對龐雜的史料取捨恰當,對各種曆史事件著筆簡要,邊敘邊議, 文字生動;從編寫技巧來看,每章前冠以簡明提要,承上啓下,便於掌握綫 索,每章末附有選讀書目,便於進一步研究。
斯塔夫裏阿諾斯是美國加州大學的曆史學教授,享譽世界的曆史學傢,曾獲得過古根海姆奬、福特傑齣教師奬和洛剋菲勒基金奬等一係列學術榮譽。雖然他以《全球通史》聞名全世界,但實際上他著述頗豐,還有大量其他作品為學術界所稱道。除《全球通史》外,斯塔夫裏阿諾斯的其他作品還包括《1453年以來的巴爾乾各國》、《奧斯曼帝國:它是歐洲的病人嗎?》、《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曆史進程》和《源自我們過去的生命綫: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裏阿諾斯教授已於2004年3月23日在美國加州拉荷亞去世,本書不但是斯氏《全球通史》的*新版本,也成瞭其*後版本。
緻讀者:為什麼需要一部21世紀的全球通史? 斯塔夫裏阿諾斯
《全球通史》第7版推薦序 劉德斌
斯塔夫裏阿諾斯的樂觀與躊躇 高毅
(上冊)
**編 史前人類
**章 人類——食物采集者
第2章 人類——食物生産者
曆史對**的啓示 人性的本質
第二編 歐亞大陸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3章 *初的歐亞大陸文明(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1000年)
第4章 古典文明使歐亞大陸趨於整體化(公元前1000年—公元500年)
第5章 希臘一羅馬文明
第6章 印度文明
第7章 中國文明
第8章 古典文明的終結
曆史對**的啓示 文明:是詛咒還是福音?
第三編 歐亞大陸的中世紀文明,公元500一1500年
第9章 中世紀文明使歐亞大陸實現整體化
**0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
**1章 突厥人和濛古人的侵略
**2章 傳統的拜占廷文明
**3章 傳統的儒傢文明
**4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曆史對**的啓示 發展中的社會與“受到阻滯的**”
第四編 1500年以前的非歐亞大陸世界
**5章 非洲
**6章 美洲和澳洲
**7章 歐洲擴張前夕的世界
曆史對**的啓示 曆史上的種族
(下冊)
第五編 公元1500年以前諸孤立地區的世界
**8章 西方擴張時的穆斯林世界
**9章 西方擴張時的儒傢世界
第20章 擴張中的西方文化: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
第2l章 西方文明的擴張:經濟增長和**建設
曆史對**的啓示 曆史與關於曆史的流行理論
第六編 新興西方的世界,1500一1763年
第22章 西歐的擴張:伊比利亞階段,1500—1600年
第23章 西歐的擴張:荷蘭、法國、英國階段,1600—1763年
第24章 俄國在亞洲的擴張
第25章 全球統一性的開始
曆史對**的啓示 地區自治與全球統一
第七編 西方據優勢地位時的世界,1763—1914年
第26章 歐洲的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
第27章 歐洲的政治革命
第28章 俄國
第29章 中東
第30章 印度
第31章 中國和日本
第32章 非洲
第33章 南北美洲和英國自治領
第34章 波利尼西亞
第35章 全球統一性的鞏固
曆史對**的啓示 馬剋思的預期與世界曆史的發展
第八編 1914年以來西方衰落與成功的世界
第36章 **次世界大戰:全球性影響
第37章 殖民地世界的民族主義起義
第38章 1929年以前歐洲的革命與和解
第39章 五年計劃和大蕭條
第40章 走嚮戰爭,1929—1939年
第41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球性影響
第42章 諸帝國的終止
第43章 大同盟、冷戰及後果
第44章 第二次工業革命:全球性影響
曆史對**的啓示
詞匯錶
索引
編後記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體量確實讓人望而生畏,但一旦真正沉浸其中,那種知識的滿足感是其他任何通史讀物都無法比擬的。它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是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為什麼會這樣”的曆史驅動力。比如在討論不同文明間的互動與衝突時,作者的論證邏輯嚴密得像一座精密的儀器,將地理、氣候、技術、宗教等多種變量納入考量。我特彆欣賞它對非西方文明的闡述,沒有采用那種以西方為中心的傲慢視角,而是努力還原瞭不同文化在特定曆史階段的閤理性與獨特性。書中的很多觀點非常發人深省,比如關於技術進步與社會倫理的辯證關係,至今仍能給我們當下的睏境提供深刻的參照。雖然學術性稍強,但作者的文字駕馭能力使得即便是復雜的理論也能被有效地消化吸收,對於想要建立一個紮實、多維曆史觀的讀者來說,這簡直是寶藏級彆的工具書。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實在太巧妙瞭,完全打破瞭我對傳統曆史書的刻闆印象。它不是綫性的敘述,而是以幾次關鍵的“大轉型”為錨點,串聯起全球的各個角落。我尤其對它處理“全球化”概念的方式非常贊賞,它不把全球化視為近現代的産物,而是追溯瞭從古代絲綢之路到地理大發現,再到信息時代的漫長演變鏈條。這種曆史縱深的挖掘,讓當下的很多熱點問題都找到瞭其根源性的解釋。閱讀過程中,我體驗到一種強烈的“曆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統一”,作者高明地平衡瞭結構性力量與個體能動性的作用。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對既有知識體係的校驗和重塑,那些原本孤立的曆史片段,在這本書的宏大視野下,終於找到瞭它們在全球舞颱上的位置,形成瞭一幅清晰而壯闊的畫捲。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套書帶給我的感受,那就是“震撼”。這種震撼並非來自驚天動地的故事,而是源於對人類文明復雜性和韌性的深刻理解。作者的筆法成熟老練,既有史學傢的嚴謹求證,又具備瞭哲學傢對人性深處的洞察。書中對不同社會形態下人們生活方式、信仰體係的描繪,細膩到讓人産生強烈的代入感,仿佛親身經曆瞭那些風雨飄搖的時代。我尤其注意到它對科學技術發展脈絡的梳理,清晰地展示瞭知識是如何跨越地理阻隔,成為推動人類社會變革的最主要力量之一。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需要投入精力的,它要求讀者保持專注和思考,但迴報是巨大的——它為你構建瞭一個堅實的、能夠承載未來閱讀和思考的知識框架。讀完後,看待新聞報道、理解國際局勢,都會多瞭一層曆史的厚度。
評分這套書我斷斷續續讀瞭好幾個月,每次翻開都像是踏上瞭一次橫跨時空的奇妙旅程。作者的敘事功力實在令人嘆服,他筆下的曆史不再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堆砌,而是一部活生生的、充滿張力的史詩。從遠古人類的篳路藍縷,到近現代文明的跌宕起伏,每一個轉摺點都描繪得入木三分。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很擅長捕捉那些宏大敘事背後的微觀細節,讓你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呼吸和時代的脈搏。比如他描述農業革命時,那種對人類社會結構根本性改變的分析,既有學術的深度,又不失文學的韻味。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極具廣度的視角,讓你能跳齣自己所處的時空框架,以一種近乎俯瞰的姿態去審視人類文明的整體進程,讓人在閱讀中不斷反思“我們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這樣永恒的命題。讀完,心中那團關於世界曆史的迷霧似乎也消散瞭許多,留下的更多是清晰的脈絡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切感悟。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讀過不少曆史普及讀物,但總感覺像是走馬觀花,抓不住重點。直到接觸到這本,纔真正體會到“通”的境界。它絕不是簡單的編年史,更像是一張巨大的、相互關聯的網絡圖譜。最讓我震撼的是它處理時間跨度和空間維度的能力。從地質時代到現代社會,時間軸被拉伸和壓縮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宏觀的連貫性,又不失關鍵節點的細緻描摹。我喜歡作者在敘事中偶爾流露齣的那種冷靜而又充滿敬畏的口吻,麵對人類曆史的輝煌與殘酷,他保持著一種審慎的距離感,不輕易下斷言,而是引導讀者自己去建構理解。讀完某些章節,我常常需要閤上書本,靜坐良久,消化其中蘊含的巨大信息量和思想衝擊。這本書已經超齣瞭“讀完”的範疇,更像是一場持續性的、對世界認知的升級過程。
評分哈哈哈還好還好哈哈哈還好還好乾活好尷尬
評分書很不錯,不過有一角摺瞭,很可惜
評分哈哈哈還好還好哈哈哈還好還好乾活好尷尬
評分好書,要好好閱讀,瞭解下世界史
評分書很不錯,不過有一角摺瞭,很可惜
評分好書!
評分書不知道是放哪裏壓的 感覺好舊 都摺在一起瞭
評分值得收藏的經典曆史書籍。
評分值得收藏的經典曆史書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