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普及知识百问百答丛书: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百问百答》充分考虑到读者层次和学习对象的要求,贴合其认知规律,以问答和漫画图配文的形式列举了100个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应了解和掌握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除正式内容外,还有“法律提示”“相关链接”“血的教训”和“想一想”等相关知识的扩展。
概述
1.安全和本质安全是如何定义的?
2.什么是安全生产事故?
3.什么是安全生产管理?
4.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有哪些?
5.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法制
6.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是什么?
7.安全生产法规分哪几大类?
8.我国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总体形式是什么样的?
9.《安全生产法》基本内容有哪些?
10.《职业病防治法》基本内容有哪些?
安全生产监督与监察
1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有哪些?
1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方式有哪些?
13.法律、法规确定有哪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内容?
14.安全生产监察的方式有哪些?
15.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体制是怎样的?
16.**煤矿安全监察局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17.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监察的体制是什么?
1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1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人员主要有哪些职责?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20.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
21.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设的依据和原则有哪些?
22.综合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3.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包括哪些内容?
24.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5.《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是如何要求的?
26.企业安全生产投入有哪些法定要求?
27.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如何管理?
28.什么是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29.风险抵押金按照法律规定该如何使用?
30.什么是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
31.如何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
32.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培训有哪些基本要求?
33.安全生产培训的对象有哪些?
34.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有哪些基本要求?
35.什么是建设项目“三同时”?
36.建设项目“三同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7.安全生产检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38.有哪些常用的安全检查方法?
39.劳动防护用品如何分类?
40.法律规定劳动防护用品如何配备?
4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是什么样的?
重大危险源监控与事故预警机制
42.什么是重大危险源?
43.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组成内容是什么?
44.我国关于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要求?
45.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的类型有哪些?
46.什么是事故预警机制?
47.构建事故预警需要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8.事故预警指标是如何确定的?
安全评价
49.安全评价有哪几类?
50.安全评价的程序是什么?
51.危险、有害因素是如何分类的?
52.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有哪些?
53.安全预评价报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4.法规对安全评价机构是如何管理的?
55.法规对安全评价人员是如何管理的?
事故应急救援
56.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57.关于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要求有哪些?
58.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有哪几个方面?
59.事故应急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如何?
60.什么是事故应急预案?
61.应急预案一般包括哪几级文件体系?
62.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是什么?
63.应急响应的功能和任务有哪些?
64.应急预案演练形式有哪几种?
65.应急演练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66.对应急演练的结果如何处理?
职业卫生
67.职业危害因素如何分类?
68.什么是职业病?
69.我国目前已颁布的与职业卫生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与规章、标准有哪些?
70.从业人员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卫生权利?
7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如何分类的?
7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主要有哪些?
73.职业病危害项目如何申报?
74.职业病报告的内容有哪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75.什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7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有哪些基本要素?
7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有哪几个主要步骤?
7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有哪几种?
79.什么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80.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
81.企业安全文化有哪些具体体现?
82.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教育活动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83.如何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84.企业安全文化活动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
85.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8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8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的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8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89.事故调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90.在事故调查中如何划分职责?
91.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和权利有哪些?
92.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93.有关事故责任追究在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
安全生产统计
94.职业卫生常用的统计指标有哪些?
95.如何设计职业卫生调查?
96.常用的职业卫生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
97.事故统计分哪几个主要步骤?
98.我国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分哪几大类?
99.如何做好伤亡事故统计工作?
100.伤亡事故经济损失如何计算?
我必须承认,我对这种“百问百答”的书籍有一种天然的先入为主的偏见,总觉得它们为了追求数量和覆盖面,往往会在深度上做出妥协。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在保证了问题广度的同时,对关键问题的阐释深度却令人称赞。很多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都引申出了更深层次的管理学或心理学原理。例如,关于“员工不愿报告安全问题”的讨论,它没有停留在道德谴责上,而是分析了组织文化、激励机制、惩罚力度等多个维度的影响,并给出了多层级的解决方案,这种多维度的思考方式,极大地拓宽了我的管理视野。它不仅仅是在教我“规矩”,更是在培养我“成为一个好的安全管理者”的潜力。书中的语言组织非常流畅,逻辑链条清晰,即便是跨章节阅读,也能迅速定位和理解核心信息,阅读体验堪称一流,这对于一本需要频繁翻阅的工具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优点,让我每次拿起它都感到是一种享受而非负担。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尽快补齐我作为新任车间主管在安全资质上的短板,但读完前三分之一后,我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它不仅仅是知识的罗列,更像是一本实战手册的精炼版本。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操作环节的风险点进行了细致的区分,而不是泛泛而谈“要小心”。比如,在讨论高空作业安全时,它没有停留在强调“系好安全带”这种基础要求上,而是深入到了安全带的检查周期、锚点选择的规范,甚至提到了极端天气下的临时作业许可流程,这些细节在一般的培训资料中是很少涉及的。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让我觉得这笔投资非常值得。它教会我的不仅是“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背后蕴含的安全哲学和管理逻辑,有助于我构建更完善的安全思维体系。我的工作效率因此得到了显著提升,很多过去需要请示上级才能确定的问题,现在我可以基于书中的依据,快速做出专业判断并落实下去,有效减少了审批滞后带来的隐患。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标题党”式的书籍持保留态度,特别是那些承诺能让你“一招鲜吃遍天”的指南。然而,这本读物在保持易读性的同时,却意外地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这让我非常惊讶。它的行文风格极其亲切自然,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耐心解答你的疑惑,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这种“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安全知识的接收门槛,尤其对于那些动手能力强但理论基础薄弱的工人师傅们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我尝试着挑选了几个复杂的操作规范,让组里的老员工阅读,反馈出奇地好,他们表示以前看那些官方文件头大,但用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阅读,知识点直接刻在了脑子里。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的案例选取非常贴合我们日常生产中的实际场景,不是那些遥远的、不切实际的重大事故分析,而是那些每天都可能擦肩而过的“小概率事件”的预防与控制,这才是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宝贵经验。
评分坦白讲,我手头上有好几本同类型的安全生产参考书,但它们要么内容过时,要么侧重于宏观政策解读,真正面向一线操作和管理的实用技巧却非常缺乏。这本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的编排思路明显是站在管理者和执行者的角度考虑的,很多问题的设置都体现了对日常管理难点的深刻洞察。比如,它专门辟出了一块内容来探讨如何有效进行安全会议的组织和记录,这在很多理论书中是被忽略的行政环节,但在实际管理中却至关重要。再者,书中对“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工具的应用讲解得非常细致,提供的检查清单模板也具有很高的可操作性,我直接复制了几份到我的工作日志中进行套用,发现比我自己摸索出来的要系统得多。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做笔记,不是因为难懂,而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框架,让我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自己现有工作流程中的薄弱环节,并立刻着手优化,这种即时反馈和应用能力,是衡量一本工具书优劣的关键标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既沉稳又不失活力,很符合安全生产这个主题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我本来以为这种类型的书会非常枯燥乏味,充满了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文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但翻开目录后,我的顾虑就打消了不少。它的结构组织得非常清晰,从基础概念到具体实践,再到应急处理,层层递进,让一个初涉安全管理领域的人也能很快找到切入点。尤其是那种“问答”的形式,非常对我的胃口。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模棱两可的状况,拿着厚厚的规章手册查找起来太耗时间,而这种直接点对点解答疑问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我特别欣赏它对一些常见误区的澄清,那些我们团队里经常争论不休的问题,在这里都能找到权威且易于理解的解答。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内容编排上的用心,他们似乎真的深入了解了基层管理人员日常工作的痛点,用最直接的方式把知识“喂”到了我们面前,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理论。这种实用主义的倾向,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