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曆史宿命論研究——推背學概論
定價:39.80元
作者:苗元一
齣版社:嶽麓書社
齣版日期:2011-07-01
ISBN:9787807616351
字數:324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原創性詮釋中國曆***神秘典籍
 《推背圖》的易學構成原理
 1300餘年以來
 推背圖大發現
 學術史上關於中國曆史宿命論的**部專著 構建推背學的開山之作
內容提要
《推背圖》是中國曆史上神秘的典籍。1300多年以來,雖然長期流傳於江湖,但多附會於人事,或望文生義,或按圖索驥。苗元一先生潛心研究《推背圖》19年,不僅對《推背圖》史、作者、著作年代及其版本進行瞭考證,而且對其象數易學和圖書易學進行瞭詮釋,認為《推背圖》無一字一句、一圖一畫不源於易,進而得齣結論:《推背圖》是一部的易學著作,不僅是兩漢象數易學的,也是兩宋圖書易學的開端。苗元一先生在詮釋《推背圖》易學構成原理的基礎上,將《推背圖》定性為曆史宿命論,填補瞭世界中國哲學史研究在該領域的空白,開創瞭以易學研究《推背圖》之先河,並由此構建推背學一說,具有獨樹一幟的原創性。
目錄
上篇 推背學概論引言章 《推背圖》是象數易學的經典 一、《推背圖》中的八宮說 二、《推背圖》中的乾支說及納甲說 三、《推背圖》中的陰陽五行說 四、《推背圖》中的卦氣說與卦變說 五、《推背圖》中的正象覆象互象通象半象飛象伏象交象說 六、《推背圖》中的數說 七、《推背圖》中圖象——卦象——字象說 八、《推背圖》中的讖頌說第二章 《推背圖》是圖書易學的裏程碑 一、《推背圖》中的先後天八卦圖 二、《推背圖》圖書體係與周敦頤太極圖比較 三、《推背圖》圖與趙搠謙陰陽魚圖之關係 四、《推背圖》中的易圖與宋以後的易圖比較第三章 《推背圖》是中國曆史宿命論集大成者 一、中國曆史宿命論的形成 二、《推背圖》曆史宿命論體係第四章 《推背圖》史、作者和著作年代考 一、《推背圖》史考 二、《推背圖》作者和著作年代考第五章 金聖嘆評注的根本缺失和對《推背圖》研究史的影響 一、關於金聖嘆批注本 二、金聖嘆評注對《推背圖》研究的影響 三、金聖嘆評注的根本缺失第六章 《推背圖》各種版本的比較研究 一、關於《推背圖》的版本 二、民國四年本與民國元年本之比較 三、關於民國四年本的流傳下篇 《推背圖》象數易學、圖書易學及曆史宿命論構建
作者介紹
苗元一,陝西岐山人,1966年生於誌丹,198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哲學係。主要論著有:《關於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分析》(1986年)、《論孫中山政治哲學》(1988年)、《人民自由主義論》(1988年)、《元一書法》(1995年)、《中國之路》(1995年)、《中國曆史宿命論研究》(2010年)、《周易大義》(上、下捲)。主要學術研究方嚮:易經與諸子之關係及其自由秩序原理。
文摘
序言
最讓我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將研究停留在對既有文本的“翻譯”或“復述”上,而是建立瞭一個動態的、可供“再操作”的研究框架。他們似乎在邀請讀者,帶著這本書提供的工具箱,去重新審視那些被曆史長河掩蓋的微小事件。我嘗試著將書中介紹的某些方法論,應用到對近現代某個特定曆史節點的交叉驗證上,雖然結果並非如書中所預言的那麼“完美吻閤”(畢竟現代社會變量太多瞭),但思考的過程本身就極具啓發性。它讓我明白,研究這類學問,最終目的不是為瞭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而是為瞭錘煉一種觀察曆史復雜性的“視角”。這套書真正做到的,是提供瞭一套嚴密的思維模型和一套嚴謹的工具,至於如何使用它們去切分和理解我們所處的現實,則交還給瞭讀者自己。這是一種非常負責任的研究態度,將最終的“能動性”還給瞭探索者。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試圖構建宏大曆史敘事體係的學問抱有十二分的警惕,總覺得其中難免摻雜太多主觀臆斷和後世的附會。然而,閱讀這套係列著作,我的這種固有看法得到瞭極大的衝擊。作者在處理那些被傳統觀點固化瞭的“宿命論”元素時,展現齣瞭一種令人驚嘆的批判性思維。他們並沒有簡單地將之奉為圭臬,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的社會心理基礎和不同曆史時期的政治意圖。比如,書中對某一特定朝代興衰的解讀,就跳齣瞭單純的“天命”說,而是巧妙地將其置於當時的經濟結構、軍事部署以及人際權力鬥爭的復雜網絡之中,使得原本模糊不清的因果鏈條變得清晰可見。這種將“玄學”拉迴到“現實”的論證手法,非常高明,它既尊重瞭文本的神秘性,又賦予瞭研究足夠的理性深度。讀罷,你會發現,曆史的“宿命感”或許更多是一種對復雜性認知不足的自我安慰,而非真正的預定劇本。
評分這套書的行文風格著實讓我這位半路齣傢的愛好者感到既親切又充滿挑戰。它不像那些麵嚮大眾的通俗讀物那樣,為瞭迎閤讀者而過度簡化復雜的概念,讓人讀完後感覺好像什麼都懂瞭,實則空空如也。相反,它保持瞭一種學術研究應有的嚴謹性,大量引用的原始文獻和詳盡的圖錶分析,要求讀者必須集中注意力去消化。但有趣的是,作者的敘述口吻又不至於太過枯燥。在關鍵的轉摺點,常常會齣現一些精妙的比喻和類比,像是黑暗中的燈塔,瞬間照亮瞭原本晦澀難懂的邏輯路徑。例如,在解釋某個復雜預測模型的構建過程時,作者竟然用瞭一個非常生動的古代農耕場景來類比時間節點的循環與變化,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這種在專業深度和可讀性之間的精妙平衡,是許多嚴肅學術著作難以企及的。我甚至會時不時停下來,閤上書本,對著天花闆思考作者剛剛拋齣的那個疑問,這種被“驅趕”著去思考的感覺,是閱讀的極大樂趣。
評分如果說有什麼讓我感到略微“吃力”的,那大概是某些章節對於古代天文曆法和數術理論的詳細鋪陳瞭。這套書的作者顯然沒有放過任何可能影響最終推演結果的細節,他們毫不留情地將讀者帶入瞭那個復雜到令人頭皮發麻的計算世界。我不得不承認,在某些涉及到“度、分、秒”或是特定周期轉換的段落,我需要頻繁地翻閱附錄中的術語解釋,甚至需要藉助外部的資料來輔助理解其計算的底層邏輯。但這並非缺點,反而凸顯瞭這部作品的“實誠”。很多市麵上流傳的解讀,為瞭追求流暢性,往往會一筆帶過這些技術層麵的難點,使得其結論顯得空中樓閣。而這套書,是真正“從頭算起”,它強迫讀者去理解“是如何算齣來的”,而不是僅僅接受“算齣來是什麼”。對於那些真正想探究其技藝內核的讀者來說,這部分內容是無價之寶,雖然過程略顯煎熬,但收獲的知識密度絕對是頂級的。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簡直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甸甸的質感,拿到手裏就有一種“這是本硬貨”的感覺。紙張的選用非常考究,不是那種摸起來滑膩膩的現代印刷品,而是帶著些許粗糲感的,仿佛能透過紙張的紋理觸摸到曆史的塵埃。封麵設計也頗具匠心,沒有過度渲染那些神神叨叨的色彩,而是用瞭一種相對剋製、沉穩的色調,配上那些古老的圖騰和文字的排版,散發齣一種莊重而神秘的氣息。我特意找瞭個陽光很好的午後,在書房裏慢慢翻閱,光綫透過窗欞灑在書頁上,那些復雜的卦象和圖解似乎都活瞭起來。特彆是那些關於結構和邏輯梳理的部分,作者的用心程度可見一斑,每一個章節之間的過渡都銜接得極其自然流暢,絕非那種東拼西湊的學究之作。能感受到,齣版方在校對和印刷上的投入是實打實的,幾乎找不到任何錯漏,這對於研究這類復雜體係的讀物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基礎保障。光是欣賞這套書的實體本身,就已經算是一種閱讀體驗的提升瞭。
評分書籍紙質不錯,好
評分確實是好好的
評分推背圖勢,信乎、不信乎?悲乎、喜乎?曆史的大宿命,人倫的大視角,百傢齊放,可以一觀!
評分幫彆人買的,裏麵的內容等朋友看瞭再來評價吧!
評分不錯的書籍,不過要想看懂它,離不開周易。
評分專門購買的,很滿意。
評分書挺好,紙張也好
評分質量不錯,以後還會購買。
評分不想說,買的推背圖,發的山海經,客服說發過去給我換一本,一會一個說法,書郵寄前我都說瞭發的順豐,結果客服牛逼,過瞭幾天纔告訴我順豐是不接收的?店傢親,我去半道給您截迴來嗎?到現在,二十天,書不知道在哪裏?其他不想說,各位賣傢自己掂量服務態度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