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教育1+1”白金版)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教育1+1”白金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意] 蒙台梭利 著,方舟 译
图书标签:
  • 蒙台梭利
  • 早期教育
  • 亲子教育
  • 0-3岁
  • 教育方法
  • 幼儿教育
  • 家庭教育
  • 儿童发展
  • 白金版
  • 教育心理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ISBN:9787505424807
版次:1
商品编码:1036391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2
字数:228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20世纪西方的儿童启蒙教材。玛利亚·蒙台梭利总结和攫取了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自然主义教育家的思想精华,通过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为父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介绍了蒙氏教育的指导原则。
蒙台梭利认为,有些孩子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一切都是强制性的。家长从来没有真正地给予孩子尊重。为此,蒙台梭利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的头一本儿童教育专著,出版至今已有101年。本书在原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幼儿教育的实际和现状,提供了更加适合中国父母和幼儿教育者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对于中国家长来说更为易懂和实用。

作者简介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当代教育史上最伟大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就读于罗马大学,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还精通哲学、教育学、实验心理学和人类学。1907年,她在罗马圣洛伦佐贫民区成功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之后她的科学幼教理念迅速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蒙台梭利毕其一生献身儿童教育事业,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她曾三次获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目录

第一章 成功养育需要合格的父母
1.父母要成为合格的教育者
2.给孩子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
3.尊重孩子的人格
4.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
5.慎用奖励和处罚
6.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7.诚实地回答孩子的提问
8.多些理解和尊重,让孩子顺其自然
第二章 教育孩子从了解他开始
1.独立成长是孩子的本能要求
2.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开始的
3.儿童和成人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
4.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
5.婴儿为什么啼哭
6.睡眠并非越多越好
7.让孩子随心所欲地“动手”
8.给孩子自己走路的机会
第三章 内心的尊严来自生活的细节
1.秩序感是与生俱来的
2.在劳动中培养耐心和细心
3.与大自然相亲相爱
4.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5.培养孩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6.整齐的穿戴增自律
第四章 饮食与运动是孩子健康的保证
1.饮食必须适合孩子体质
2.用餐习惯早养成
3.体操是最好的体格训练
4.合理的运动与合理的休息
5.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运动
6.不良的生理反应与心理的关系
第五章 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
1.婴儿期性格初露端倪
2.孩子的行为透露真性情
3.性格是自然的积累
4.让孩子按照天性发展
5.为孩子塑造出好的性格
6.孩子性格中的“工作”特征
7.教养方式影响孩子性格
8.适度放手培养孩子个性
9.孩子性格缺陷类型
10.纠正孩子性格缺陷
第六章 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1.开启孩子的语言之门
2.早期语言教育不容忽视
3.教给孩子快乐识字法
4.书面语言的发展是爆炸式的
5.书写决定了孩子的阅读水平
6.抓住孩子吸收知识的关键期
7.数学教育要趁早
8.在快乐中也能学算术
第七章 培养孩子的多种能力
1.让孩子拥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意志力是成功成才的基础
3.“守候”孩子的想象力
4.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
5.智力发展的标志是审美
6.放开手,让孩子自己走
7.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
8.天才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八章 破解孩子心灵的密码
1.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有吸收力的心灵”
2.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
3.揭开精神胚胎期的秘密
4.小生命的大智慧
5.孩子敏感期的微妙心理
6.感觉教育成就孩子完美一生
7.新生儿的心灵世界需要更多关注
8.孩子的心理影响着未来的世界
第九章 那些成长中的烦恼
1.是什么引发孩子的心理障碍
2.如何教育娇生惯养的孩子
3.怎样改变孩子的依赖性和占有欲
4.说谎也无奈,它是孩子有意识的自我保护
5.孩子为什么会有恐惧感
6.怎样帮孩子驱逐自卑感
第十章 “儿童之家”的教学方法
1.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建成
2.教学用具的介绍
3.为孩子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
4.哪些授课方式是适合孩子的
5.感觉训练有哪些
6.生活实践方面的练习

精彩书摘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家庭教育的力量是巨大而无形的。
父母是孩子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未来成功与否,最为直接的影响者便是父母。
所以,要想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父母首先就要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了解自己是不是合格的父母。在批评孩子之前,要先反省自己是不是正确,如果父母本身不合格,是很难实现理想中的效果,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的。而只有具备合格父母的资格,才能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美好夙愿。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是每一个父母肩负的伟大使命。
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创造者,还是孩子的守护人。作为父母,必须精心地照顾孩子,就像担负一项神圣的使命那样爱孩子,保护孩子,教育孩子。为了自己的使命能够有效而顺利地完成,父母应净化大自然赋予自己的爱,努力去理解这种爱是没有被自私、狭隘、懒散等负面状态左右的,是最深沉、最厚重的情感。
身为父母,如果忽视了孩子应该具有的权利,不断地折磨孩子,践踏他们的自尊,无视他们存在的价值,那么孩子的心理将会发生极大的扭曲,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事实上,在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他们都有可能走进“成功者”的殿堂。大多数孩子之所以与之擦肩而过,关键是最爱他们的家长无意中将那中间的通路给掐断了。
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恰如其分地给予孩子指导、帮助和鼓励,使孩子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总的来讲,在培养孩子时,父母需要有高度的艺术,要把握实际和恰到好处,这样才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和出现什么偏差。
孩子的心灵是不断发展的,而且发展的速度是十分迅速的,他们将依靠自己的力量茁壮地成长,而父母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做他们的好帮手。
……

前言/序言


启蒙的声音:童年生命的内在律动与成长密码 在孩子纯净而渴望的眼眸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生命最初的萌芽,更是那颗等待被唤醒、等待被理解的独特灵魂。他们的每一次微笑,每一次探索,每一次跌倒后的再次尝试,都诉说着关于成长、关于学习、关于生命内在律动的无尽奥秘。本书,并非一本简单的育儿指南,更不是一套生硬的教学手册。它是一次深入童年内在世界的探险,一次对生命早期黄金法则的细致解读,旨在帮助我们倾听并回应那些最细微、却也最深刻的生命信号。 我们常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地将大人的认知模式、期望和标准投射到他们身上,期待他们按照既定的轨迹发展。然而,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宇宙,拥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和天赋。他们并非等待被填充的容器,而是蕴藏着无限可能性的种子,等待适宜的土壤、阳光和雨露来激发其内在的潜能。本书的核心,便是要引导我们放下成人世界的既有框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去理解、去支持孩子,让他们得以按照自身生命最自然的节律,自在而丰盛地成长。 看见孩子:超越“教”与“被教”的界限 真正的教育,始于看见。看见孩子眼中的好奇,看见他们探索的欲望,看见他们每一次微小进步背后的努力。这“看见”,并非流于表面的观察,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理解和尊重。它意味着我们要褪去“教导者”的优越感,放下“被教导者”的被动姿态,建立一种平等的、相互启发的伙伴关系。 孩子学习的动力,源自其内在的兴趣和需求。当他们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时,那股源源不断的好奇心会驱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去实践、去建构自己的认知。本书将带我们深入理解这种“内在驱动力”的力量,并学会如何创设一个能够充分激发孩子内在兴趣的环境。这并非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成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捕捉孩子兴趣的火花,并巧妙地引导,提供适当的资源和支持,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们常说“给孩子一个好的开始”,但这个“好的开始”到底是什么?它不仅仅是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孩子构建一个充满支持、尊重和理解的成长空间。这个空间,应该允许孩子犯错,允许他们试错,因为错误和试错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当我们不再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孩子的“对”与“错”,而是将每一次尝试都视为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时,孩子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生命力场的构建:环境、自由与秩序的和谐统一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塑造着孩子的感官体验、思维方式,乃至人格特质。本书将深刻探讨如何为孩子创设一个“有准备的环境”。这个环境,并非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它应该充满智慧和美感,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满足其发展的需求。 例如,一个精心布置的学习角,应该是触手可及的书籍,安全易用的操作工具,以及能够激发孩子想象力的艺术材料。每一个物品的摆放,都应遵循一定的逻辑和秩序,让孩子在其中能够感受到规则和界限,学会自主地取用和归还,从而培养其自律性和责任感。这种“自由中的秩序”,是孩子建立内在规律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基石。 本书将带领我们认识到,所谓的“自由”,并非无拘无束的放纵,而是建立在尊重和界限之上的自主选择。当孩子在安全、有秩序的环境中,被允许自由地选择活动、自由地探索、自由地表达时,他们的独立性、创造力和决策能力便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这种自由,是孩子发展其内在生命力的关键。 敏感期的智慧:顺应生命成长的黄金时段 生命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遵循着一系列有序的、具有特定规律的阶段。在生命的早期,孩子会经历一系列“敏感期”,在这些特殊的时期,他们对某些事物表现出异常的专注和强烈的学习需求。错过了这些敏感期,不仅会事倍功半,甚至可能错失孩子发展的最佳时机。 本书将细致地解读儿童发展中的各种敏感期,例如语言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书写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等等。我们将学习如何识别这些敏感期,理解孩子在敏感期内表现出的特殊行为背后的深层需求,并学会如何在此基础上提供恰当的支持和引导。 例如,当孩子对语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与他们进行高质量的语言交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境。当孩子对秩序有着强烈需求时,我们应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生活规律和环境秩序,让他们感受到安全和稳定。理解并顺应这些敏感期,就像是为孩子生命成长的列车提供了最适宜的轨道,让他们能够沿着最自然的轨迹,高效而愉悦地前进。 感官的觉醒:开启认识世界的大门 孩子的认知世界,最初是通过他们的感官建立起来的。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这些直接的感官体验,是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事物的起点。本书将强调感官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感官活动,帮助孩子在玩乐中发展其敏锐的观察力、细腻的触觉、清晰的听觉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的感官教具,孩子们可以触摸不同材质的物体,辨别不同的气味,区分不同的声音,品尝不同的味道。这些活动不仅能满足孩子探索的欲望,更能为他们建立起扎实的感官基础,为日后更复杂的认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通过触摸不同形状和纹理的物体,孩子可以逐渐建立起对形状和空间的认知;通过聆听各种自然声音,孩子可以发展其对声音的辨识能力。 感官的觉醒,是孩子学习的“预备”阶段。当孩子的感官系统得到充分的训练和发展,他们便能更有效地接收和处理外界的信息,从而为认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实践的智慧:在生活细节中孕育成长 教育并非仅仅存在于书本和课堂,它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本书将强调“生活即教育”的理念,鼓励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宝贵契机。 例如,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更能在实践中学习到实际的生活技能。从简单的叠衣服、擦桌子,到更复杂的烹饪准备,每一次的参与,都是一次深刻的学习体验。在洗手、准备食物、整理房间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习到规则、秩序,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体会到为家庭做出贡献的意义和成就感。 通过“真实的工作”,孩子不仅能发展动手能力,更能培养其专注、耐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工作”时,那份内心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将是任何外在奖励都无法比拟的。 理解与陪伴:父母作为最重要的引导者 作为父母,我们扮演着孩子生命中最重要、最持久的引导者角色。本书将强调父母的理解与陪伴,是如何成为孩子成长最坚实的后盾。 这并非意味着要时刻监督和指导,而是要以一种观察者和支持者的姿态,静静地陪伴在孩子身边。当我们能够放下焦虑,以耐心和信任的态度去观察孩子的需求,回应孩子的信号,并为他们提供恰当的支持时,孩子便会在爱的港湾中,自由而坚定地探索属于自己的世界。 理解孩子的行为,需要我们暂时放下成人的逻辑,尝试从孩子的视角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求。每一个看似“麻烦”的行为,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孩子想要表达的某种需求或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回应,学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是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健康人格的关键。 本书,是一次关于生命智慧的探索,是一次关于爱与理解的实践。它将引领我们走进孩子纯净而充满力量的内心世界,倾听生命最细微的声音,并最终帮助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找到那份深刻的平静与喜悦。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地对待,都值得按照自己最美好的方式,自在绽放。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返璞归真”。我们常常陷入各种教育理论和技巧的迷宫,试图寻找“最优解”,殊不知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往往就藏在最自然的生活场景中。这本书并没有提供一套僵化的“教育秘籍”,而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孩子眼中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具体操作时的细腻之处。例如,在谈到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时,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准备一些简单的教具,以及家长如何在旁观察,不打扰,却能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关键性的引导。这不像很多教程那样,只是笼统地说“要多陪孩子玩”,而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思路。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蒙台梭利式”的感官教育,它不仅仅是关于认识颜色、形状,更是关于如何让孩子通过触摸、嗅闻、倾听去感知世界,从而建立起对事物的初步认知。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我看到了学习的乐趣,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家长所能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有准备的环境,然后静静地等待花开。这本书没有给我带来焦虑,反而让我卸下了很多不必要的包袱,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孩子的关系,以及教育的真正意义。

评分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教育1+1’白金版)”这个书名时,我被它所传达的理念深深吸引。“教育1+1”这个概念,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更是一种教育的哲学,一种强调家长与孩子之间和谐互动、共同成长的关系。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育的根本在于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能,而不是对外在的技能进行强制灌输。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敏感期”的阐述,它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并非是线性发展的,而是存在着一些特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对某些事物有着异常强烈的兴趣和学习渴望。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生动地展现了如何抓住这些敏感期,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和环境。例如,在介绍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列举词汇,而是通过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的事物,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教育的“顺势而为”,而不是“逆势而动”,它教会我如何去理解孩子,如何去支持他们,让他们在自由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

评分

这套书简直是育儿界的“及时雨”,让我这个新手妈妈在面对孩子的成长烦恼时,不再手足无措。尤其是看到“教育1+1”这个名字,就感觉它在强调一种方法论,一种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智慧的教育模式。我一直觉得,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引导孩子主动去探索、去发现。翻开书页,我立刻被那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所吸引,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分享着自己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和宝贵经验。特别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部分,作者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让孩子自己做”,而是深入剖析了背后的原因,例如如何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让孩子在安全、有序的空间里自由尝试。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例子,讲的是如何让孩子自己穿鞋,作者细致地描述了如何将鞋子摆放成方便孩子拿取的姿势,以及在孩子尝试过程中给予的恰当鼓励,而不是催促或包办。这种“少即是多”的原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们过度的干预,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放手”的艺术,学会了在观察中等待,在等待中支持。它帮助我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育儿观,不再以“完成任务”为导向,而是更关注孩子内在的驱动力和学习过程本身。

评分

我必须说,这套书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能触动心灵的育儿读物之一。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弄玄虚的理论,而是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孩子成长最本质的道理。我尤其喜欢它对“环境”的强调,书中反复提到,一个精心准备的环境,能够极大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家中的环境,是否足够支持孩子的探索和独立?例如,作者在介绍如何让孩子参与家务时,提到了将扫帚、抹布等工具缩小尺寸,放在孩子能够方便取用的地方,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蕴含着对孩子能力的信任和引导。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真正含义,它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通过创设条件,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解决。我深深地被书中“观察”的重要性所打动,作者鼓励家长成为一个细致的观察者,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兴趣和发展阶段,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塑造”孩子。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感到轻松了许多,也让我更愿意去陪伴孩子,而不是去“管教”孩子。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让我茅塞顿开。之前在育儿的道路上,我总是抱着一种“尽我所能”的心态,生怕错过孩子成长中的任何一个关键节点,结果却常常感到身心俱疲,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而这套书,尤其是“教育1+1”这个系列,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就是,教育并非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竞赛,而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智慧的“慢工出细活”。它让我明白,所谓的“1+1”并非简单的数学加法,而是指家长和孩子之间一种互动的、和谐的关系,一种共同成长的过程。书中对于“独立”这个概念的阐释,让我耳目一新。我以前总以为,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就是独立,但这本书却更深入地探讨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内在独立性,例如他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感上的自我调节能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自由选择”的章节,它强调了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这不仅仅是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更是锻炼他们做出决定的能力。这种细致入微的引导,让我看到了教育背后的人文关怀,也让我意识到,我们应该以一种更尊重孩子天性的方式去引导他们。

评分

书很好,还没看完,关键在于实施

评分

某人编译的,你这不是唬人吗?

评分

7861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

初看有点头疼

评分

还行,正版书,参考着看看

评分

书还不错,替别人买的。

评分

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 玉。”

评分

7861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评分

初看有点头疼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