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刘建柱主编的这本《宠物医师临床急救手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宠物医师在临床急救过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内容分为两大部分:靠前部分是常用急救操作技术,讲述宠物临床中常用的急救技术,使宠物医师可以快速掌握各种急救方法和技术要点,同时也为第二部分疾病急救作铺垫;第二部分是急救各论,讲述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疾病诊断和临床急救。书的很后附有2个附录,分别是犬猫正常生理生化值和犬猫常用药物剂量。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极大的期待的,毕竟“临床急救”这个主题本身就充满了紧迫感和实用性。这本书的理论基础搭建得非常扎实,对各种常见和罕见急症的病理生理过程阐述得极为透彻,这对于理解“为什么”比单纯的“怎么办”更为重要。但是,我在实际操作层面的信息获取上,遇到了一些小小的挫折。比如,在描述某种药物的剂量和配伍禁忌时,往往会穿插大量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这些信息固然重要,但在一个争分夺秒的急诊场景下,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清晰、醒目的红字警告或者快速参考卡片式的指南。它的叙述风格偏向于学术论文的严谨,逻辑链条很长,虽然确保了准确性,但牺牲了一定的翻阅速度。我尝试着在工作间隙去查找特定的中毒处理流程,发现我需要花比预期更多的时间来追踪最终的操作步骤,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高度即时反应的职业来说,是一个需要权衡的取舍。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团队显然是该领域的顶尖专家,他们的专业性毋庸置疑,文字中充满了经验的沉淀和对细节的把控。在讨论到一些极具争议性的治疗方案时,作者们能够非常公正地列出不同学派的观点和各自的循证依据,这一点做得非常出色,体现了极高的学术素养。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信息的“含金量”极高,但“易用性”相对降低。书中引用的文献和数据非常密集,如果读者不具备很强的医学背景,光是理解这些引用的语境和专业术语,就已经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对于我们这些在基层工作,可能接触不到最新、最前沿研究的实践者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个“理想模型”的展示,而不是一个能完美适配所有现实条件的“操作手册”。它要求读者不仅是执行者,更需要是一个深度思考者,去整合消化这些复杂的信息链。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厚实的封面,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立刻就给人一种专业和信赖感。内页的纸张质量也非常好,印刷的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特别欣赏它在信息布局上的用心,很多关键的流程图和表格被设计得直观易懂,即便是面对紧急情况,也能迅速定位到需要的信息。不过,说实话,这本书的篇幅实在有些庞大,初次翻阅时,感觉像是在面对一座知识的海洋,内容丰富到让人有些不知从何下手。它似乎更侧重于理论的深度挖掘和案例的详尽分析,对于那些追求快速上手、只想要一本“急救指南”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去筛选和消化其中的精华部分。我希望未来能有一个更精简的索引或者导读部分,帮助我们这些临床经验尚浅的人更快地进入状态。 整体来说,它绝对是一本值得长期收藏的工具书,但学习曲线稍显陡峭。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逻辑似乎更多地遵循了基础医学的体系,而不是临床急救的“问题导向”模式。例如,它可能首先花费大量篇幅讲解肾脏生理功能,然后再过渡到急性肾衰竭的急救处理,这种自上而下的结构,虽然逻辑严密,但对于一个刚处理完一位严重酸中毒病患、急需回顾电解质紊乱处理规范的兽医来说,可能不够“对症下药”。我更期待的是能有一个强大的“症状/体征索引”,让我可以直接跳到“突发休克”或者“严重烧伤”的章节,直接获取决策树。它更像是一本教科书的深化版,而不是一本随手可取的案头工具书。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基础理论的理解深度,但在“救命”的那几分钟内,我需要的是能用最快速度提取行动指令的结构,而目前的组织方式,需要我进行大量的内部知识重构才能实现这一点。
评分这本书的插图和图像质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的细节处理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无论是组织病理切面的展示,还是外科手术步骤的示意图,都清晰地展现了关键的解剖结构和操作要点。尤其是关于影像学诊断的部分,对比了不同疾病在X光、超声和CT上的典型表现,这种视觉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弥补了纯文字描述的不足。然而,我发现书中对设备和耗材的更新速度似乎没有跟上最新的市场发展。比如,在讨论呼吸机支持的章节里,提到了一些技术参数和模式,但与我们科室目前配备的新一代多功能呼吸机相比,功能介绍略显滞后。这也许是书籍出版周期带来的局限性,但对于“急救”这种技术日新月异的领域来说,这一点小小的脱节,可能会让读者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这是旧经验”的错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