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树石盆景艺术(第二版)
定价:72元
作者:林鸿鑫 等 著
出版社: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时代出版传媒股份公司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33763879
字数:
页码:170
版次:2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一、概述
二、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
三、树石盆景的创作原则
(一)师自然主与次
(二)疏与密虚与实
(三)刚与柔顾与盼
(四)藏与露轻与重
四、树石盆景的布局分类
(一)水旱类
(二)全旱类
五、树石盆景的造型形式
(一)水旱类
1.水畔式
2.岛屿式
3.溪涧式一、概述
二、树石盆景的历史与发展
三、树石盆景的创作原则
(一)师自然主与次
(二)疏与密虚与实
(三)刚与柔顾与盼
(四)藏与露轻与重
四、树石盆景的布局分类
(一)水旱类
(二)全旱类
五、树石盆景的造型形式
(一)水旱类
1.水畔式
2.岛屿式
3.溪涧式
4.江湖式
5.景观式
6.组合式
7.石上式
(二)全旱类
1.主次式
2.配石式
3.风动式
4.景观式
5.石上式
6.景盆式
六、树石盆景的材料选用
(一)树木
(二)山石
(三)配件
(四)土
(五)盆
(六)几架
七、树石盆景的创作过程
(一)立意
(二)选材
(三)加工
1.树木加工
2.山石加工
(四)布局
(五)胶合石料
(六)栽种树木
(七)后续处理
1.地形处理
2.配件点缀
3.修改整理
4.铺种苔藓
八、树石盆景创作实例
(一)《临江摇曳》创作实例
(二)《古塔倩影》创作实例
(三)《牧牛归山》创作实例
(四)《亭边竹影》创作实例
九、树石盆景的养护管理
(一)放置场地
(二)浇水施肥
(三)修剪换土
(四)防治病虫害
十、树石盆景佳作欣赏
该书详细介绍了中国树石盆景的艺术风格、创作思想、造型特点、制作技法,附有大量树石盆景精品力作的彩色图片,以图解文,直观明了。对树石盆景爱好者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参考价值。
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真的非常符合现代读者的审美习惯。我不是那种喜欢在厚厚的、字堆里寻找知识的读者,我更偏爱直观、清晰的展示方式。这本书大量的全彩高清照片,不仅展示了成品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细致地捕捉了制作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比如不同角度的枝条走向、不同力度下的金属丝缠绕效果、甚至是微小芽点的修剪示范。这种“所见即所得”的视觉引导,极大地降低了学习曲线。而且,书中的文字部分逻辑性极强,从宏观的理念引入,到微观的操作指导,层层递进,没有冗余的篇幅。它像一本精心设计的图文手册,即使是零基础的新手,也能快速找到自己的着力点。总而言之,这是一本从内容深度到视觉体验都做到了上乘的盆景教程,它让学习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主要是冲着“树石结合”的章节去的。将坚硬的岩石与柔韧的树木共置一盆,既要表现出和谐统一的美感,又要体现出各自的特性,难度非常高。这本书对“石”的选择标准——质地、纹理、颜色与树种的搭配逻辑,做了非常系统性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什么石头配什么树”,而是解释了这种搭配所蕴含的意境,比如表现悬崖峭壁的险峻,或是表现溪边岩石的温润。书中还收录了许多不同风格的石景案例,从大气的山水盆景到小巧的礁石组合,每一种都有详细的解说,分析了树石之间的关系定位,比如“主次分明”、“相互依偎”等。我发现自己对如何处理树根与石面的结合点,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更广阔的创作维度,让我开始尝试将环境要素融入作品,使得我的作品不再仅仅是树木的展示,而是一个完整的微缩景观。
评分我对盆景的热爱由来已久,但总是苦于找不到一本能系统梳理造型原理的权威书籍。市面上很多教程要么侧重于某一特定树种的养护,要么过于强调历史典故,真正能把“造型艺术”这一核心环节讲透的少之又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对于不同基础形态,比如文人树、曲干式、 S 型等,都提供了详尽的结构分析和塑形思路。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没有强迫读者去模仿书中的成品,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光影如何影响树冠的布局,风吹雨打如何塑造枝条的姿态。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我在面对一块原材时,不再是盲目下手,而是能形成自己的设计蓝图。书中的图解质量非常高,很多俯视、侧视和细节特写,帮助我理解了立体空间的构建,这对于提升作品的层次感至关重要。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审美和技术框架,让我的盆景制作从“模仿”升级到了“创作”的门槛。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爱好者的体验,这本书在“养护”这一块的内容着实让我眼前一亮。以往的书籍常常把养护部分草草带过,仿佛造型完成后就万事大吉了。然而,树石盆景的生命力恰恰在于长期的呵护。这本书详细探讨了不同季节的浇水策略、病虫害的早期识别与防治,尤其对如何根据盆土的透气性和树种的需水特性来定制养护方案,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过去常常因为换盆时机把握不准导致缓苗困难,这本书里关于根系修剪与新土配方的建议,让我去年的作品存活率大大提高。此外,关于如何根据盆器材质(陶盆、瓷盆)调整水分管理的小窍门,也是非常实用的细节。它让我明白,一件成功的盆景作品,是技术、艺术与耐心的完美结合。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制作”与“养护”并重,提供了一个可持续的艺术实践路径。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我其实有点忐忑,毕竟是第二版了,担心内容会不会太深奥,不适合我这种刚入门的新手。但是翻开后,惊喜地发现它完全不像我想象的那样高冷。从最基础的树种选择、土壤配比,到如何观察和理解自然界的形态,讲解得非常细致入微。特别是关于“意境”的阐述,作者没有用太多晦涩的术语,而是通过大量生动的图例和案例分析,让我这个外行人也能大致领会到树石盆景中那种“方寸之间见天地”的哲理。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根系处理的部分,以前总觉得这是个技术活,看完后才明白,根部的形态直接决定了作品的稳定感和生命力。书里的步骤图清晰明了,即便是需要精细操作的蟠扎技巧,也分步讲解,让我很有信心自己动手尝试。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耐心地在你身边手把手地指导。它极大地激发了我对盆景艺术的兴趣,让我觉得这门古老的艺术离我并不遥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