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周易參同契》
內容簡介
《周易參同契》一書的名稱的涵義有不同的解釋:一、參即雜,同即通,契即閤。謂與諸丹經理通而義閤。二、參即三,指黃帝、老子、《周易》的學說。同即「同一」之意。契即契閤。就是說將黃帝、老子、《周易》三傢學說融閤為一。三、同即相,契即類。謂此書藉《大意》以言黃帝之學,而又與爐火之事相類。就是說,這是一部用《周易》、黃老與爐火三者參閤的煉丹著作。
作者:劉國樑
齣版社:三民書局
ISBN:9789571430539
分類:哲學類 > 中國哲學 > 先秦哲學
叢書名:古籍今注新譯叢書
齣版日期:2005年05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224 頁
版次:第 1 版
裝幀:平裝
我是一名對中國古代哲學史,尤其是漢代哲學有深入研究的學者。在探討漢代“易學”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周易參同契》是一個繞不開的、至關重要的文本。長期以來,對於《參同契》的真僞、成書年代、以及其思想體係的準確理解,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此次看到劉國梁先生的新譯本,並且標注為【中商原版】和颱版,這引起瞭我極大的學術興趣。我希望該譯本在譯文的準確性、考據的嚴謹性以及對相關史料的梳理方麵,能有新的突破。我尤其關注的是,劉國梁先生是否對《參同契》的哲學本體論、認識論,以及其與早期道傢、陰陽五行學說的關係,提齣瞭更具創新性的解讀。這類高質量的學術譯本,對於推動該領域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我迫切希望能夠通過此書,進一步深化我對《周易參同契》這部經典在漢代哲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的理解。
評分作為一個普通的讀者,我購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周易”這個詞的興趣。我一直覺得《易經》是很神奇的存在,似乎蘊含著某種宇宙的規律,但每次看到相關書籍,都會被那些復雜的符號和術語嚇退。這次看到這本《新譯周易參同契》,覺得“新譯”兩個字很有吸引力,或許意味著它會比我之前看過的書更容易懂一些。我不太懂什麼哲學、煉丹,我隻是想瞭解一下,為什麼中國人會對《周易》這麼推崇,它到底在講些什麼?這本書的封麵看起來很傳統,也很有文化氣息,讓我覺得它應該是一本內容紮實的讀物。我希望它能用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最基礎的概念講起,讓我這個小白也能慢慢進入狀態,對《周易》的智慧有一個初步的認識,而不是看瞭開頭就頭暈。
評分最近在尋找一些能激發我思考的書籍,無意中翻到瞭這本書的介紹。雖然我不是《易經》的資深研究者,但對中國傳統文化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我常常覺得,很多現代的睏惑,或許都能在古老的智慧中找到啓示。這本書的名字,【中商原版】新譯周易參同契,聽起來就充滿瞭探索的意味。“參同契”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融會貫通、相輔相成的哲學思想,而“新譯”則意味著它或許能帶來新的視角和解讀。我對於“颱版”的齣版形式也感到好奇,不同地區對經典著作的理解和傳播方式往往有所差異,這可能會帶來一些有趣的文化碰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更易於理解的方式,將《周易》中關於宇宙運行、陰陽變化、人生哲理等方麵的思想呈現齣來,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占蔔的層麵。我想看看,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依然能夠從中汲取養分,指導我們的生活。
評分這本《周易參同契》的譯本,初拿到手時,就被它厚重的紙質和精美的裝幀所吸引。我一直對中國古老哲學,尤其是《易經》及其相關的經典著作很感興趣,但苦於原文晦澀難懂,即使是很多導讀類的書籍,也常常流於錶麵,難以深入。聽聞有劉國梁先生的譯本,且是齣自三民書局這樣的老牌齣版社,便毫不猶豫地購入。雖然尚未開始細讀,僅憑翻閱目錄和序言,就已經能感受到譯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厚的功底。序言部分對《參同契》的地位、成書的背景以及曆代研究進行瞭梳理,為讀者構建瞭一個清晰的認知框架。我尤其期待的是,譯文能否在保留原文精髓的同時,用現代的語言更好地闡釋那些深邃的哲理,讓像我這樣非專業人士也能窺見一二。我希望這本書能帶領我穿越時空的迷霧,去理解古聖先賢們留下的智慧寶藏,去探索宇宙人生的奧秘。
評分我是一名對中國古代煉丹術和道傢思想頗有研究的愛好者。在我的研究領域,《周易參同契》無疑是一部裏程碑式的著作,它將《易經》的哲理與煉丹的實踐巧妙地結閤起來,構建瞭一個宏大而精密的理論體係。我此前曾閱讀過一些不同版本的《參同契》解讀,但總覺得在一些關鍵的術語和概念上,仍然存在著理解的模糊地帶。這次看到劉國梁先生的新譯本,並且是由三民書局齣版,我抱有極大的期待。三民書局在古籍整理和齣版方麵有著悠久的曆史和卓越的聲譽,相信其齣品的譯本在學術嚴謹性和版本考證上會有保障。我特彆關注的是,劉國梁先生的譯文是否能夠更準確地捕捉到原文中關於“火候”、“鼎器”、“藥物”等煉丹術語的含義,並結閤《易經》的卦象和爻辭進行恰當的闡釋。我希望通過這個新譯本,能夠對《參同契》的道傢煉丹思想有更深刻、更透徹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