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漫谈弟子规
作 者:索达吉堪布
I S B N :9787551801638
出 版 社: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5年11月第1次印刷
字 数:223000
页 数:344
开 本:32开
包 装:平装
重 量:
原 价:38.00元
编辑推荐
藏传佛教大德索达吉堪布,遇到国学经典《弟子规》,会发生怎样的碰撞?
《漫谈弟子规》,就是这样一部由藏地高僧来讲解的国学经典。
索达吉堪布说:“我作为一个藏族人,以前对汉地的国学文化知之甚少,后来看到这方面的典籍,很吃惊,觉得许多道理非常殊胜,每个人都一定要学。特别是这部《弟子规》,我不但自己学、给别人讲,还把它翻译成藏文,推荐给藏地的大人和孩子。”
也许有人觉得,《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跟成年人没有关系。
然而,索达吉堪布指出:“古代是如此,但古代孩子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今天我们这些大人有吗?不见得。没有,那就是孩子,就要学,诚如《戒律花鬘论》所说:‘不知理,六十岁也如孩童。’我们大,是大在年龄上,如果道德学问不是那么踏实,甚至一片空白,为什么不学呢?而且,大人学了,才有资格引导孩子。学校重视分数也就罢了,做家长的必须要给孩子补上德育课程,否则,孩子的智慧你放心吗?没有德行,智慧又依靠什么成长?”
也许有人觉得,如果对佛教感兴趣,应该学《金刚经》、大圆满,跟儒家经典没有关系。
然而,索达吉堪布指出:“孔孟之道里没有佛教的轮回思想,没有菩提心、空性以及如来藏的甚深教言,但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讲得确实好。”“人做不好的话,就算出家了,也不会守规矩的,要发心利他更难,要成佛,那太遥远了。”
所以,索达吉堪布这本《漫谈弟子规》,孩子值得看,大人也值得看;佛教徒值得看,非佛教徒也值得看。
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人格培育的益处,也能感受到佛法的智慧。
目录
自序 / 1
弟子规原文 /6
总叙 /001
入则孝 /007
出则悌 /061
谨 /113
信 /171
泛爱众 /219
亲仁 /265
余力学文 /287
结语 /316
内容介绍
这本《漫谈弟子规》是索达吉堪布写给每一个人的。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无论是否学佛,都能够从中获益。
《弟子规》是古人的经典启蒙读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树根。这些孝敬父母、诚实守信、待人接物的道理,看似基础,然而实际上,当今人们的很多问题,都能在《弟子规》里找到解决之道。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学习《弟子规》,都有助于提升人生的品质和层次,培养起完善的人格,为工作、生活打好根基。
本书中,索达吉堪布旁征博引,通过大量世间故事和格言、佛教公案与教证,不仅对这部儒家文化经典进行了深入浅出、通俗风趣的讲解,而且从业果、依师、无限生命、大乘菩提心等佛法观念角度进行了补充,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索达吉堪布说:“《弟子规》也是佛菩萨的一种加持。”
作者介绍
索达吉堪布
全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藏传佛教大德。
堪布对藏传佛教的传统法义学修甚深。为了让更多人了悟佛法精髓,他试图用现代方式向人们传递生命真相,是一位在哈佛、耶鲁、斯坦福、哥廷根、清华、北大等近百所高校的讲台上留下过身影的佛教心灵导师。
三十多年来,身体力行地引导大众实践佛法的学修传统,同时,利用空余时间互译汉藏经典,从事慈善事业。
近年参与举办过多次论坛会议,与海内外学者交流跨宗教、道德、环保、和平等问题,探讨人类的发展方向,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他认为,时代在变迁,但佛教的宗旨没有变,人们可以从中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真正答案,这是应该去提醒大家的。
对于外界的种种赞誉,他说:“我只是一名老师,教传佛法的老师。”
已出版书籍:《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残酷才是青春》《能断》《不离》《有求》《你在忙什么》等。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显得颇具匠心,它并非采用那种章节之间严格递进的线性叙事,而是更像是一个由无数闪耀的智慧碎片组成的星空图。每一部分都可以独立拿出来品读,但当你把它们放在一起看时,又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内在逻辑将它们串联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在阐述一些核心观点时所采取的对比和反思模式,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思维中的盲点。比如,它在探讨‘执着’这个概念时,没有停留在表面的谴责,而是深入挖掘了执着背后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来源,这种剖析的深度让人叹服。此外,穿插其中的一些小故事或譬喻,更是神来之笔,它们既生动有趣,又精确地承载了复杂的哲理,使得原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的道理,瞬间变得豁然开朗。这种灵活而有层次感的结构,非常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随时拿起都能获得滋养,放下后又能留有余韵。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和心灵的‘除尘’。它没有许诺立竿见影的奇迹,而是要求读者付出耐心和真诚的自省。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大脑充斥着噪音,这本书就像一个高效的‘降噪器’,帮助我们过滤掉那些不必要的杂音和焦虑的源头。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始终保持着一种谦卑的姿态,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导我们探索自身的局限,而不是高高在上地评判。这种平等对话的氛围,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亲近感。读完一部分内容后,我发现自己看待一些重复出现的困境时,视角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那种莫名的紧绷感似乎松弛了许多。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能给你什么答案,而在于它能帮你问出更正确的问题,并最终导向你内在的那个“答案”。它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每次都能从中汲取新意的精神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初看之下,就给人一种沉静而内敛的感觉,没有太多花哨的装饰,反而更能吸引那些真正对精神世界有所追求的读者。装帧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一种分量感,似乎预示着其中蕴含的智慧并非轻飘之谈。我个人特别欣赏这种朴实无华的设计理念,它让人联想到内容本身的纯粹性。翻开扉页,字体清晰易读,排版疏朗有致,即便是初次接触相关领域的人,也不会感到阅读上的压力。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在对待严肃题材时的严谨态度。整体而言,这本书在视觉和触觉上的体验,已经为接下来的精神旅程定下了一个非常稳健和令人期待的基调。它不像市面上很多追求快餐式的成功学书籍那样浮躁,而是散发出一种历经沉淀后的醇厚气息,让人有理由相信,其中收录的篇章会带来深刻的启发和长久的思考价值。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去探寻作者究竟是如何将深奥的哲理融入到日常的言谈举止之中。
评分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心灵成长领域的人士,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实用性’层面上做得尤为出色,它绝非空谈。它真正做到了理论指导实践,将抽象的教义转化为日常可操作的工具箱。我尝试着将其中一些看似简单的建议运用到我近期遇到的一个棘手人际关系问题中,效果之显著,令人惊喜。它教导的不是逃避问题,而是用一种更具韧性和慈悲心的视角去‘面对’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很多其他书籍只是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而这本书则展示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种注重‘转化’而非‘灌输’的态度,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修行功底和对世人困境的深切关怀。它不是提供一个短暂的安慰剂,而是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内在的、坚不可摧的心灵防御系统,让外界的喧嚣和变故,都难以动摇内心的平静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对我来说,简直是一股清新的山泉水。它摒弃了传统佛学书籍中常见的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是采用了极其贴近生活、如同老友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初读几页,我立刻被那种真诚和温暖所打动。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宏大的宇宙观和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鸡毛蒜皮的小烦恼连接起来,使得原本遥不可及的“解脱”概念变得具体可感、触手可及。尤其是在描述某些困境和挣扎时,那种感同身受的笔触,让人忍不住点头称是,仿佛作者就是坐在对面,正在为你量身定制开导。这种‘由内而外’的渗透力,远胜于那些空泛的说教。它不是在强迫你接受什么,而是在温柔地引导你自我觉察,去发现那些我们自己早就知道,却因为被世俗噪音淹没而遗忘的真理。这种流畅且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极大地降低了阅读的门槛,让“智慧”不再是少数高僧大德的专利,而是普通人也能拥有的精神食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