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 江味农,一苇 整理 齐鲁书社

金刚经讲义 江味农,一苇 整理 齐鲁书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江味农,一苇 整理 著
图书标签:
  • 金刚经
  • 佛学
  • 讲义
  • 江味农
  • 一苇
  • 齐鲁书社
  • 佛教
  • 经典
  • 哲学
  • 玄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大千红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齐鲁书社
ISBN:9787533328009
商品编码:10469891290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金刚经讲义

:55.00元

售价:42.9元,便宜12.1元,折扣78

作者:江味农,一苇 整理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33328009

字数:396000

页码:41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金刚经讲义》为民国时期佛学家江味农居士遗著,由后学据其讲解金刚经的笔记整理而成。自1940年正式出版以来,以其殊胜渊博,般若要旨,既祥且尽,又旁通诸大乘经而备受佛学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喜爱。此次依据版本精心点校出版,应能满足广大读者之需求。

目录


蒋叙
范叙
例言
江味农居士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二
法会因由分
善现启请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无住分第四
如理实见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无得无说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三
一相无相分第九
庄严净土分第十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四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五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附:《 金刚经 》校勘记
《〈 金刚经 〉校正本 》跋
后记

作者介绍


江味农(1872一1938),号定翁,法名妙熙、胜观。江苏江宁人。幼读儒书,曾中乡举。1918年开始信仰佛教,1931年任上海省心莲社社长,常在社中讲经。著有《金刚经讲义》印行。

文摘


序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浅解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乘佛教般若部经典中的核心之作。其义理深邃,文辞简练,千百年来,无数智者以此为阶梯,探求生命的实相,体悟无上的智慧。然而,经文奥妙,初学者往往望而却步,或不得其门而入。值此之际,谨将此《金刚经讲义》付梓,旨在为有志于此道的同修提供一份浅显易懂的指引,共同步入般若智慧的殿堂。 本书所辑《金刚经讲义》,汇集了近代高僧江味农居士的精辟阐释,并经一苇居士的细致整理,由齐鲁书社精美印行。江味农居士,生平虽不详录,然其对佛法的精深造诣,尤以般若思想为甚,已为后世所共认。其讲义,不落俗套,不尚虚玄,而是立足经文,句句推敲,字字辨析,将《金刚经》中“一切皆空”、“无我”、“无相”等核心思想,以直观、理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使读者能够切实地理解和把握。 《金刚经》之所以被誉为“经中之王”,在于其核心的般若智慧,能够破除一切虚妄执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经文虽短,却涵盖了佛法修行的精要,是度脱生死苦海,获得究竟解脱的根本法宝。历代高僧大德,如鸠摩罗什、玄奘、惠能等,都曾对《金刚经》作过注解,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 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并非是对前人注疏的简单重复,而是融汇了自己的体悟和见解,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将佛陀的金玉良言,化为浅白易懂的语言。他尤其注重经文与实际生活的结合,教导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般若智慧,如何运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见地来净化烦恼,提升境界。 何为“金刚”? 《金刚经》之名,“金刚”二字,取其坚固、锋利、能破一切之意。正如金刚宝钻,能断一切物,却不被一切物所断。般若智慧,亦是如此,它能够破除我们内心的贪嗔痴慢疑等烦恼,破除对“我”以及“我所”的执着,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 何为“般若”? “般若”,梵语Prajna,意为“智慧”。然而,此智慧非同于世俗的聪明才智,它是超越一切分别、概念、名相的根本智慧,是对宇宙人生实相的了悟。这种智慧,能够让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不再被虚幻的表象所迷惑。 何为“波罗蜜”? “波罗蜜”,梵语Paramita,意为“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即是通过般若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这个彼岸,是超越生死轮回、烦恼束缚的究竟安乐之地。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 《金刚经》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无我”、“无相”、“空性”。 无我: 经文反复强调“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并非是否定个体的存在,而是破除我们对“我”的实有执着。我们之所以痛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执着于一个独立、恒常、不变的“我”,并以此为中心,产生种种分别和需求。佛陀教导我们,所谓“我”,不过是五蕴(色、受、想、行、识)的暂时聚合,如梦幻泡影,并无实体。当这种“我”的执着被破除,烦恼的根源也就被拔除了。 无相: “无相”,是指破除一切形象、名相的执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通过感官和名相来实现的。然而,这些形象和名相,都是虚幻不实的。经文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我们不再执着于事物的表象,而能够看到其内在的空性,就能获得真正的自由。例如,我们执着于“美”的形象,便会因“美”的消失而痛苦;如果我们认识到“美”的无常和空性,就能超越对美的得失。 空性: “空性”,是《金刚经》最为精深的哲学概念。它并非虚无,而是指一切事物都没有独立的、自存的实体,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灭。这种“空”,并非让万物归于寂灭,而是揭示了事物缘起性空的真实面貌。当我们了悟了事物的空性,就不会再产生执着,也就不会再被痛苦所困扰。 本书讲义的特点 江味农居士的讲义,在阐释这些核心思想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直指人心,不落葛藤: 讲义不喜故弄玄虚,而是力求将佛陀的教法,以最直接、最简明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它会引导读者将目光投向自身,去体悟佛法在心。 2. 层层剥离,深入浅出: 经文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讲义会逐句逐段地深入剖析,层层剥离虚妄的表象,揭示其内在的真实。同时,会用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使初学者也能理解。 3. 理论与实践结合: 《金刚经》并非纯粹的哲学思辨,而是指导修行实践的宝典。江味农居士的讲义,不仅阐释了理论,更注重如何将这些智慧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何在举手投足间实践般若。 4. 破除误解,澄清邪见: 由于《金刚经》的深奥,历来存在不少误解和邪见。讲义会针对这些误区,进行有力的辨析和澄清,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知见。 如何阅读此讲义 阅读此讲义,建议保持一颗恭敬、虔诚、开放的心。 先读经文,后读讲义: 在阅读讲义之前,不妨先完整地阅读几遍《金刚经》的经文,先感受经文的韵味和主旨。 逐句对照,细心体会: 阅读讲义时,对照经文,一句一句地理解讲义的阐释。不要急于求成,要花时间去体会其中的含义。 联系自身,勤加观照: 佛法是用来实践的,不是用来口头的。阅读讲义时,时刻反思自己的生活,将讲义中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中,进行观照。 精进不懈,持之以恒: 般若智慧的体悟,需要长久的精进和持之以恒的努力。不要因为一时的难以理解而放弃,要相信只要用心去学,总会有所收获。 本书的意义 此《金刚经讲义》,不仅是一部阐释佛法的著作,更是一盏指引人生方向的明灯。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名利、欲望、烦恼所困扰,找不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阅读此讲义,学习《金刚经》的智慧,能够帮助我们看清世事的虚幻,放下不必要的执着,找到内心的安宁,并以更加积极、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 愿此讲义,能成为您开启般若智慧之门的钥匙,助您在修行之路上,步步生莲,直至究竟解脱。 一苇 整理 谨呈 诸位善知识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出版方“齐鲁书社”这个名字来看,我推测这很可能是一部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并且经过了审慎考证和编辑的版本。不同出版社对于同一文本的处理方式和侧重点往往大相径庭。我倾向于选择那些在学术规范上做得比较严谨的出版机构,因为这意味着文本的准确性和注释的可靠性会更高。对于经典著作的解读,最怕的就是随意增删或者带有过度主观的臆测,那样会严重干扰读者对原意的把握。我更看重的是一种忠实于原典,同时又具备清晰导读功能的版本。因此,我期待这个“整理”的版本,能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用现代读者更容易接受的语言和结构,构建起一座通往深奥思想的桥梁,让那些历史悠久的智慧不再是高悬的星辰,而是触手可及的灯塔。

评分

说实话,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那种传统文化符号所吸引。现在市面上很多读物都追求新潮和迎合大众口味,但真正有力量的东西,往往需要沉淀和时间的打磨。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带有一种肃穆和庄重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带着敬畏之心去对待它所承载的文化重量。我是一个非常注重“根基”的人,认为只有扎实地理解了传统思想的脉络,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当下的文化现象和社会心理。因此,我购买它,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本经典的讲解,去重新建立起我对某种传统智慧体系的认知框架,而不是零散地接收碎片化的信息。我期待的是一种系统性的、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能够帮助我这位初学者也能领会到其中的精髓。

评分

我最近在尝试培养一种更加专注和耐心的阅读习惯,拒绝那种“扫视式”的浏览,转而追求“浸入式”的体验。这本书的篇幅和内容的厚度,似乎天然地就要求读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挑战和机会。我设想自己会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一壶清茶,将手机静音,完全沉浸在文字构筑的世界里。我希望作者的论述逻辑清晰,论证有力,能够引导我的思维沿着既定的路径稳步前行,而不是跳跃不定。阅读不是为了炫耀读了什么,而是为了改变自身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如果一本书读完后,我发现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有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细微转变,哪怕只是对某一件事的反应速度慢了一秒,那这番投入就已经值回票价了。这本书,在我看来,就是有这种潜在的“改造力”。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封面的设计很典雅,字体选择也相当考究,虽然我还没深入阅读内容,但光是外在给我的感觉,就觉得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出版物。书页的纸张质量摸上去很舒服,墨迹清晰,排版布局也十分合理,即便是需要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太过疲劳。我个人对于实体书的偏爱,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这种触感和视觉上的享受,好的装帧能够提升阅读的仪式感,让人更愿意沉下心来去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初翻几页,就能感受到出版社在细节上的用心,侧边留白恰到好处,便于读者在阅读时做笔记或者标记重点,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在书本上留下自己思考痕迹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贴心了。希望里面的内容也能像这精美的外壳一样,带给我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启迪。

评分

我最近在思考一些关于生命意义和当下处境的哲学问题,手头正需要一本能够提供一种不同视角来看待这些困惑的著作。挑选这本书,纯粹是基于我对“江味农”这个名字在学术圈内声誉的信任,虽然我此前对这部作品了解不多,但直觉告诉我,它或许能提供一些不同于现代快餐式知识的深度见解。我特别期待那种能够穿透表象,直抵核心的论述,而不是浮于表面的概念堆砌。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真正有价值的智慧反而越来越稀缺,因此,寻找能够沉淀心性、引人深思的文本成了一种刚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我自身的局限与潜能,引导我去探索那些看似宏大实则关乎个体安顿的根本议题。阅读本身就是一场对话,我期待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刻交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