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孔子家语通解(齐鲁文化经典文库)
:89.00元
售价:69.4元,便宜19.6元,折扣77
作者:杨朝明,宋立林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33321635
字数:559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主席2013年11月26日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摆放着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书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饶有兴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两本书,他拿起来翻阅,说:“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
target='_blank' href='#'> href='#' target='_blank'>曲阜孔府考察时,翻阅并表示“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之《论语诠解》
target='_blank' href='#'>曲阜孔府考察时,翻阅并表示“这两本书我要仔细看看”之《孔子家语通解》新版
《孔子家语》的价值决不在《论语》之下,但由于被误认为出于三国时期王肃伪造,其中大量的珍贵资料长期被弃置不用,至为可惜!由于学术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孔子家语》的重要价值。然而,当人们欲利用《孔子家语》研究相关历史问题时,却发现并没有合适的版本可资利用,仅有的个别译注本也存在种种问题,因此,学术界迫切需要一个精良的《孔子家语》通行本,以适应学术发展的新形势。《孔子家语通解》将在坚持学术性**的原则下,充分考虑现状,进行序说、分段、注释、翻译以适应更多的读者,进而有利于推动孔子、早期儒学和中国“元典”文化的研究。
内容提要
本通解注意学术性与普及性的结合。今天,《家语》的许多学术问题还没有得到统一认识,基于此,本书立足学术前沿、展示研究成果,注意序说与注、解的科学严谨,同时也力求观点平实,注意读者的适用范围。在深入研究《家语》全书及各篇的基础上,本书的序说认真、细致、准确、条理,注释与通解则网罗、综合各家,充分吸收现有注解成果,既做到择善而从,不标新立异,又爬梳剔抉,陶冶浑成。
目录
序
代前言:《孔子家语》的成书与可靠性研究
凡例
卷
相鲁
始诛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问礼第六
五仪解第七
卷第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卷第三
观周第十
弟子行第十二
贤君第十三
辩政第十四
卷第四
六本第十五
辩物第十六
哀公问政第十七
卷第五
颜回第十八
子路初见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人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卷第六
五帝第二十四
执辔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论礼第二十七
卷第七
观乡射第二十八
郊问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礼运第三十二
卷第八
冠颂第三十三
庙制第三十四
辩乐解第三十五
问玉第三十六
屈节解第三十七
卷第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终记解第四十
正论解第四十一
卷第十
曲礼子贡问第四十二
曲礼子夏问第四十三
曲礼公西赤问第四十四
附录
孔安国《孔子家语后序》
《孔子家语》后孔安国序
王肃《孔子家语序》
后记
作者介绍
杨朝明:1962年出生,当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先后在曲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十届山东省政协委员。
宋立林:字逸民,号瘦竹,别署朴舒子,1978年1月生,男,历史学博士,山东夏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孔子)文化学院孔子与中国文化研究室主任,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讲师,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届学术委员委员,《孔子学刊》执行副主编;甘肃天水伏羲学院特约教授。曾任《孔子文化》创办人、主编,《孔子文化研究》编辑,中华孔子网管理员,洙泗讲堂召集人。
这个也帮忙加一下哈,谢谢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实用性也让我感到惊喜。我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需要经常处理一些历史文化相关的文案和活动策划。过去我总是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零散地搜寻灵感和论据,效率极低。自从有了这套书,我发现它就像一个结构清晰的知识库。每一个论点、每一个典故的背景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论述脉络清晰,引用规范。在需要为现代活动注入传统文化内涵时,我可以直接从中找到最精准、最权威的理论支撑,避免了因理解偏差而造成的文化挪用失当。它不仅是精神食粮,更是工作上的得力助手。那种从古人智慧中汲取现代力量的感觉,非常奇妙。比起那些只摘录只言片语的工具书,这套书提供了完整的语境和解释体系,使得我能够更自信、更准确地运用这些传统智慧。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说,这套书带给我的精神享受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文字流畅自然,即便是在解释复杂哲学概念时,也极少出现拗口的“学术腔”。我是一个在通勤路上读书的人,对书籍的便携性和阅读节奏要求较高。这套书的开本和纸张选择非常考究,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更重要的是,它成功地构建了一种沉浸式的阅读氛围。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孔子的教诲,而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当合上书本,合上眼,那些关于仁义礼智信的讨论似乎还在耳边萦绕。它没有用宏大的叙事来压迫读者,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引导你一步步走入古代贤者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力量,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心性似乎也变得沉静和开阔了许多。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实在太精美了,光是捧在手里摩挲那烫金的字体和古朴的封面设计,就让人心情愉悦。我一直想找一套既有学术深度又适合普通读者阅读的古代典籍解读本,这套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尤其是它的排版设计,疏密有致,大量的注释和译文穿插得非常自然,阅读体验极佳。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版本,要么是古文过多让人望而却步,要么是白话翻译得过于直白,失了原文的韵味。但这本书不同,它在保持原文完整性的同时,对每一个晦涩的词句都做了详尽的考证和解释,看得出来编纂者在文字功底和历史文献梳理上下了极大的功夫。对于一个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但专业功底稍逊的业余爱好者来说,这种“看得懂、学得深”的平衡点把握得非常到位。每次翻开它,都像是在和一位耐心的老先生对坐,他既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透彻明白,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强烈推荐给所有想真正领略古代思想魅力,又苦于找不到好“引路人”的朋友们。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通解”这类书籍抱有一些保留态度,总怕是流于表面的普及读物。但读完前几章后,完全打消了疑虑。这套书的学术严谨性绝对是顶级的。我留意了一下几处关键概念的辨析,发现作者引用的参考资料非常广泛,不仅限于传统的经注疏,还参考了近现代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种“古今会通”的研究方法,使得其解读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学术的批判性思维。它巧妙地避免了陷入古代注疏的循环论证,而是能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学术脉络中去审视和定位这些思想。对于我这种喜欢带着问题意识去阅读的读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答案,更是思考问题的方法论。每次看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忍不住去查阅其他相关文献,因为它激发了我更深层次的探究欲。这已然超越了一本“注释书”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小型研究专著的普及版。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视角和切入点,它不仅仅是对文本的简单翻译和注释,更像是一次对齐鲁文化精神内核的深度挖掘。比如在解读某些礼仪规范时,作者并非停留在描述性的文字上,而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结构,甚至是地理环境来分析其产生的必然性,这种宏观的视野一下子让那些陈旧的文字“活”了起来。它让我明白,儒家思想并非僵化的教条,而是一套与时俱进、充满生命力的生活哲学和治理智慧。特别是那些涉及君臣之道、修身齐家等议题的篇章,今天的管理者和普通人读来,依然能找到许多值得借鉴的原则。那种对人伦秩序的深刻洞察,跨越了数千年的时空依然振聋发聩。这本书的价值,绝非仅仅是“解释了孔子说了什么”,而是“解释了为什么孔子要这么说,以及它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这种系统性的、充满思辨性的解读,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层次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