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宁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一九八一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万册。
作者简介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 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 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 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美学三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 2010年2月,美国***的世界性古今文艺理论选集《诺顿理论与批评文选》第二版,收录了李泽厚《美学四讲》“艺术”篇中的第二章“形式层与原始积淀”。这套文集由柏拉图的论著选起,一直选到当代。李泽厚是进入这套一直由西方理论家统治的文论选的**位中国学人。 目录 一 龙飞凤舞
(一) 远古图腾
(二) 原始歌舞
(三) “有意味的形式”
二 青铜饕餮
(一) 狞厉的美
(二) 线的艺术
(三) 解体和解放
三 先秦理性精神
(一) 儒道互补
(二) 赋比兴原则
(三) 建筑艺术
四 楚汉浪漫主义
(一) 屈骚传统
(二) 琳琅满目的世界
(三) 气势与古拙
五 魏晋风度
(一) 人的主题
(二) 文的自觉
(三) 阮籍与陶潜
六 佛陀世容
(一) 悲惨世界
(二) 虚幻颂歌
(三) 走向世俗
七 盛唐之音
(一) 青春、李白
(二) 音乐性的美
(三) 杜诗颜字韩文
八 韵外之致
(一) 中唐文艺
(二) 内在矛盾
(三) 苏轼的意义
九 宋元山水意境
(一) 缘起
(二) “无我之境”
(三) 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
(四) “有我之境”
十 明清文艺思潮
(一) 市民文艺
(二) 浪漫洪流
(三) 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
(四) 绘画与工艺
结语 媒体评论 ★《美的历程》是部大书(应该说是几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
——冯友兰
★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在看似漫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美的历程》一书真是写得英姿勃发。才气逼人。单是标题,便气度不凡:龙飞凤舞。青铜饕餮。魏晋风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说每过几页就有一段华彩乐章了。实际上,《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现着李泽厚的艺术魁力。
——易中天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