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中國樹石盆景藝術(第二版)
定價:72元
作者:林鴻鑫 等 著
齣版社:安徽科學技術齣版社,時代齣版傳媒股份公司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33763879
字數:
頁碼:170
版次:2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一、概述
二、樹石盆景的曆史與發展
三、樹石盆景的創作原則
(一)師自然主與次
(二)疏與密虛與實
(三)剛與柔顧與盼
(四)藏與露輕與重
四、樹石盆景的布局分類
(一)水旱類
(二)全旱類
五、樹石盆景的造型形式
(一)水旱類
1.水畔式
2.島嶼式
3.溪澗式一、概述
二、樹石盆景的曆史與發展
三、樹石盆景的創作原則
(一)師自然主與次
(二)疏與密虛與實
(三)剛與柔顧與盼
(四)藏與露輕與重
四、樹石盆景的布局分類
(一)水旱類
(二)全旱類
五、樹石盆景的造型形式
(一)水旱類
1.水畔式
2.島嶼式
3.溪澗式
4.江湖式
5.景觀式
6.組閤式
7.石上式
(二)全旱類
1.主次式
2.配石式
3.風動式
4.景觀式
5.石上式
6.景盆式
六、樹石盆景的材料選用
(一)樹木
(二)山石
(三)配件
(四)土
(五)盆
(六)幾架
七、樹石盆景的創作過程
(一)立意
(二)選材
(三)加工
1.樹木加工
2.山石加工
(四)布局
(五)膠閤石料
(六)栽種樹木
(七)後續處理
1.地形處理
2.配件點綴
3.修改整理
4.鋪種苔蘚
八、樹石盆景創作實例
(一)《臨江搖曳》創作實例
(二)《古塔倩影》創作實例
(三)《牧牛歸山》創作實例
(四)《亭邊竹影》創作實例
九、樹石盆景的養護管理
(一)放置場地
(二)澆水施肥
(三)修剪換土
(四)防治病蟲害
十、樹石盆景佳作欣賞
該書詳細介紹瞭中國樹石盆景的藝術風格、創作思想、造型特點、製作技法,附有大量樹石盆景精品力作的彩色圖片,以圖解文,直觀明瞭。對樹石盆景愛好者具有很好的學習藉鑒參考價值。
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我其實有點忐忑,畢竟是第二版瞭,擔心內容會不會太深奧,不適閤我這種剛入門的新手。但是翻開後,驚喜地發現它完全不像我想象的那樣高冷。從最基礎的樹種選擇、土壤配比,到如何觀察和理解自然界的形態,講解得非常細緻入微。特彆是關於“意境”的闡述,作者沒有用太多晦澀的術語,而是通過大量生動的圖例和案例分析,讓我這個外行人也能大緻領會到樹石盆景中那種“方寸之間見天地”的哲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根係處理的部分,以前總覺得這是個技術活,看完後纔明白,根部的形態直接決定瞭作品的穩定感和生命力。書裏的步驟圖清晰明瞭,即便是需要精細操作的蟠紮技巧,也分步講解,讓我很有信心自己動手嘗試。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前輩,耐心地在你身邊手把手地指導。它極大地激發瞭我對盆景藝術的興趣,讓我覺得這門古老的藝術離我並不遙遠。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視覺呈現,真的非常符閤現代讀者的審美習慣。我不是那種喜歡在厚厚的、字堆裏尋找知識的讀者,我更偏愛直觀、清晰的展示方式。這本書大量的全彩高清照片,不僅展示瞭成品的美感,更重要的是,它細緻地捕捉瞭製作過程中的關鍵節點——比如不同角度的枝條走嚮、不同力度下的金屬絲纏繞效果、甚至是微小芽點的修剪示範。這種“所見即所得”的視覺引導,極大地降低瞭學習麯綫。而且,書中的文字部分邏輯性極強,從宏觀的理念引入,到微觀的操作指導,層層遞進,沒有冗餘的篇幅。它像一本精心設計的圖文手冊,即使是零基礎的新手,也能快速找到自己的著力點。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從內容深度到視覺體驗都做到瞭上乘的盆景教程,它讓學習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享受。
評分說實話,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主要是衝著“樹石結閤”的章節去的。將堅硬的岩石與柔韌的樹木共置一盆,既要錶現齣和諧統一的美感,又要體現齣各自的特性,難度非常高。這本書對“石”的選擇標準——質地、紋理、顔色與樹種的搭配邏輯,做瞭非常係統性的論述。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什麼石頭配什麼樹”,而是解釋瞭這種搭配所蘊含的意境,比如錶現懸崖峭壁的險峻,或是錶現溪邊岩石的溫潤。書中還收錄瞭許多不同風格的石景案例,從大氣的山水盆景到小巧的礁石組閤,每一種都有詳細的解說,分析瞭樹石之間的關係定位,比如“主次分明”、“相互依偎”等。我發現自己對如何處理樹根與石麵的結閤點,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更廣闊的創作維度,讓我開始嘗試將環境要素融入作品,使得我的作品不再僅僅是樹木的展示,而是一個完整的微縮景觀。
評分作為一名多年愛好者的體驗,這本書在“養護”這一塊的內容著實讓我眼前一亮。以往的書籍常常把養護部分草草帶過,仿佛造型完成後就萬事大吉瞭。然而,樹石盆景的生命力恰恰在於長期的嗬護。這本書詳細探討瞭不同季節的澆水策略、病蟲害的早期識彆與防治,尤其對如何根據盆土的透氣性和樹種的需水特性來定製養護方案,進行瞭深入的剖析。我過去常常因為換盆時機把握不準導緻緩苗睏難,這本書裏關於根係修剪與新土配方的建議,讓我去年的作品存活率大大提高。此外,關於如何根據盆器材質(陶盆、瓷盆)調整水分管理的小竅門,也是非常實用的細節。它讓我明白,一件成功的盆景作品,是技術、藝術與耐心的完美結閤。這本書真正做到瞭“製作”與“養護”並重,提供瞭一個可持續的藝術實踐路徑。
評分我對盆景的熱愛由來已久,但總是苦於找不到一本能係統梳理造型原理的權威書籍。市麵上很多教程要麼側重於某一特定樹種的養護,要麼過於強調曆史典故,真正能把“造型藝術”這一核心環節講透的少之又少。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雪中送炭。它對於不同基礎形態,比如文人樹、麯乾式、 S 型等,都提供瞭詳盡的結構分析和塑形思路。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並沒有強迫讀者去模仿書中的成品,而是引導我們去思考“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光影如何影響樹冠的布局,風吹雨打如何塑造枝條的姿態。這種啓發式的教學方法,讓我在麵對一塊原材時,不再是盲目下手,而是能形成自己的設計藍圖。書中的圖解質量非常高,很多俯視、側視和細節特寫,幫助我理解瞭立體空間的構建,這對於提升作品的層次感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審美和技術框架,讓我的盆景製作從“模仿”升級到瞭“創作”的門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