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第一章 从1789年5月5日到8月4日夜
第二章 从1789年8月4日夜到10月5-6日
第三章 从1789年10月6日到1791年4月米拉波之死
第四章 从1791年4月到9月30日制宪议会
第五章 从1791年10月1日到1792年9月21日
第六章 从1792年9月21日到1793年1月21日
第七章 从1793年1月21日到6月2日
第八章 从1793年6月2日到1794年4月
第九章 从1794年4月丹东之死到热月9日(1794年7月27日)
第十章 从热月9日到共和三年牧月1日(1795年5月20日),民主派暴动和失败时期
第十一章 从牧月1日(1795年5月20日)到共和四年雾月4日(10月26日),国民公会终结
第十二章 从督政府成立(1795年10月27日)到共和五年果月18日(1797年9月4日)政变
第十三章 从共和五年果月18日(1797年9月4日)到共和八年雾月18日(1799年11月9日)
第十四章 从雾月18日(1799年11月9日)到1804年12月2日
第十五章 从1804年帝国建立到1814年
人名对照表
地名对照表
对于细节的考究,这本书达到了近乎痴迷的程度,但这种考究绝非炫技,而是为构建更宏大的历史图景服务。我特别留意了作者对各种原始文献的引用和比对,可以看出其学术功底的深厚。比如,书中对革命初期各省份的地方自治尝试和中央集权的拉锯战的描述,就比其他通史著作要丰富得多。它没有回避革命初期的乐观与随后的幻灭之间的巨大落差,反而将这种落差视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这种对过程的精雕细琢,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次激进的举措,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前期一系列妥协、误判和外部压力层层累积的产物。读起来就像是在拆解一个精密的历史钟表,每一个齿轮的咬合都牵动着全局。
评分这部宏大的历史著作,着实让人领略到人类社会变革的复杂与残酷。作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细腻的笔触,将十八世纪末法国那片翻腾的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它并非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事件的年表,更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油画,色彩浓烈,层次分明。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启蒙思想如何从沙龙走向街垒的剖析,那种知识分子群体的思辨与底层民众的疾苦之间形成的巨大张力,被刻画得入木三分。书中对于雅各宾派内部派系斗争的描述,尤其令人着迷,每一个关键人物的决策背后,似乎都能嗅到权力腐蚀与理想主义交织的复杂气息。读罢掩卷,仿佛还能听到巴士底狱陷落时的呐喊,以及热月政变的短暂宁静,历史的洪流裹挟着个体命运的无力感,在字里行间久久回荡,让人不禁深思,所谓的“进步”究竟是以何种代价换来的。
评分这部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更侧重于对革命过程中“精神氛围”的捕捉与重现。文字的质感非常厚重,带着一种对历史的敬畏感。作者对于符号和仪式在塑造民众认同中的作用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例如对“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诞生与变异的梳理,以及对新历法、新节日建立的分析,都揭示了革命试图彻底重塑一个民族灵魂的雄心。这种对文化与意识形态层面的深挖,使得全书的理论高度得以提升。我感觉作者在试图解释,为什么一次旨在推翻专制的运动,最终会演变成一场以断头台为核心的恐怖统治,其间的逻辑链条,虽然血腥,却又异常严密,令人不寒而栗。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思冲动:历史真的能被设计和规划吗?作者似乎在用法国革命这个最极端的案例来回答这个问题。全书的论述风格非常内敛克制,没有使用太多煽情或绝对化的词汇,而是通过对史实的冷静陈述,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这种冷静的叙述反而更有力量。它探讨了激进主义的内在逻辑,即一旦诉诸暴力和绝对真理,个体权利便会迅速被群体意志所吞噬。特别是对“人民”这一概念在不同阶段被赋予不同含义的分析,让我对当代社会中集体主义思潮的危险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是一部需要细细品味的史学巨著,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悟,绝非一次性消费品。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甚至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戏剧张力。它没有将历史人物脸谱化,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关键人物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比如,对于路易十六夫妇最终命运的描摹,不再是简单的审判与处决,而是融入了对他们个人性格缺陷以及宫廷生活对他们心智异化的深刻洞察。这种人性化的处理,让原本冰冷的历史事件变得鲜活可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不同社会阶层视角的切换,从贵族的奢靡生活到第三等级的窘迫生存,再到国民议会中律师和知识分子的慷慨陈词,每一个侧面都构建得扎实而有说服力,使得整个法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清晰可见,而非仅仅聚焦于几个领袖人物的功过是非。
评分经典书籍,值得收藏,购买便捷
评分一个时代的人写一个时代的历史,细节总是比后人要丰富。
评分非常好!质量也很好!
评分好书好书来刷个评价啊
评分服务很好,很实惠。。
评分恐怖统治的心理机制,反法联盟与欧洲局势
评分“罗伯斯庇尔是最后走上断头台的;当他的头落下时,人们鼓掌持续达数分钟。”
评分有内涵有思想的好书,非常喜欢~~~
评分商务的汉译名著系列内容不用唠叨了,品相也还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