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长胎不长肉 |
| 作者: | 王兴国 滕越 |
| 定价: | 39.8 |
| 出版社: | 中国妇女 |
| 出版日期: | 2016-06-01 |
| ISBN: | 9787512712737 |
| 印次: | 1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2开 |
| 内容简介 | |
| “长胎不长肉”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大部分人如此或应该如此的。然而,有很多准妈妈做不到这一点,要么胎儿较大或正常的同时准妈妈的脂肪大量积累,要么胎儿偏小的同时准妈妈的脂肪大量积累,以至于“长胎不长肉”这种本来属于常态的现象却愈发少见了。本书由营养学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大家如何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维持体重正常增长,有效孕期糖尿病、高血压、贫血等。另外,升级版在内容上增加了很多更实用的内容,比如如何烹饪才能让食物更健康、如何购买健康食物,还特别增加了一些产后哺乳和育儿的知识,使内容更加完善。 |
| 目录 | |
| 章 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 孕妇膳食要点 2 备孕期 2 孕期 3 乳母 4 十大类食物,把握孕期推荐食材 4 主食 5 蔬菜 6 水果 7 蛋类 8 畜禽肉类 8 鱼虾类 9 大豆制品 10 坚果 11 奶类 11 章 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 孕妇膳食要点 2 备孕期 2 孕期 3 乳母 4 十大类食物,把握孕期推荐食材 4 主食 5 蔬菜 6 水果 7 蛋类 8 畜禽肉类 8 鱼虾类 9 大豆制品 10 坚果 11 奶类 11 食用油 12 饮水 13 饮食多样化,每日填写重点食材 14 三个基本原则,把握每餐食谱 16 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 孕妇不能吃什么 17 酒,没有“量” 17 咖啡 18 茶 19 糖和甜食 20 饮料 21 零食 21 未熟透的肉类或鱼虾 22 第二章 合理烹调,掌握健康吃法 烹制主食的好方法和坏方法 24 杂粮饭、杂豆饭,好营养 24 粗粮粥,更胜一筹 24 豆浆米饭,值得推荐 25 蛋炒饭,早餐 26 发酵增加面食营养 26 全麦馒头,简便的粗粮 27 “二合面”,面粉中掺入杂粮粉 27 用牛奶或奶粉和面 28 蔬菜馒头,面粉中掺入蔬菜泥 28 面条搭配出营养 28 水饺、馄饨、包子、馅饼,主副食混合烹调 29 煮红薯、鲜玉米、麦片粥,好的早餐主食 30 加油主食,一律少吃 31 加碱主食,破坏营养 31 烹制蔬菜的营养学问 32 烹调决定蔬菜营养 32 绿叶蔬菜十种吃法 33 合理烹调,掌握健康吃法 如何去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35 烹制肉类鱼虾的好方法和坏方法 36 油炸肉类和鱼虾,毁坏营养 36 烧烤肉类,可以致癌 37 生吃鱼虾,感染寄生虫 37 生熟不分,感染弓形虫 38 蒸、炒、炖、煮,有助营养 39 鱼丸、肉馅,易于消化 40 微波炉、高压锅,留住营养 41 肉搭配豆腐,营养大增 41 适度调味,好吃不失健康 41 |
| 编辑推荐 | |
| 专业营养医师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以美食家的眼光,并结合孕期理论知识,共同打造科学、健康的孕期营养书,让每个孕妈妈都可以做到长胎不长肉。 |
| 媒体评论 | |
| 正文试读 章 建立健康的膳食结构 在孕育新生命的280天,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直接来源于准妈妈的血液,间接来源于准妈妈的饮食。孕妇饮食营养对胎儿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那么,要吃哪些食物才能满足胎儿的营养需要? 首先强调的是,千万不要以为孕妇吃海参、鲍鱼、燕窝、鱼翅之类的“大补”食品,或者多吃肉类、蛋类等某些日常食品就可以了。单个食物的作用总是非常有限的。从专业角度看,要获得良好的营养,不能依靠某个或某几个食物,而应该依靠多样化的食物互相搭配。 不同食物类别和数量互相搭配,即构成了膳食结构。不论是对孕妇,还是对胎儿,均衡的膳食结构总是重要的健康因素。没有哪一个食物是“必须吃”的,也没有哪一个食物是特别有益或多多益善的。 孕妇膳食要点 孕期膳食结构应该是怎样的?虽然每个孕妇的情况有所不同,胎儿之间也有一定差异,但仍然有一些基本原则和大致食物数量可以推荐。我们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孕妇、乳母膳食指南2016》,整理了备孕期、孕期和哺乳期的膳食要点。 备孕期 备孕是指育龄妇女有计划地怀孕并对优孕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是优孕与优生优 育的重要前提: ①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调整孕前体重至适宜水平。 ②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及红肉),选用碘盐,孕前3个月开始补 充叶酸(每天400微克)。 ③禁烟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备孕期平均每天食物建议量:谷类225克(其中全谷及杂豆类50克~100克),薯类50克,蔬菜400克,水果200克,蛋类40克,鱼虾类50克,肉类50克,奶类300毫升,大豆15克,坚果10克,烹调油25克,食盐不超过6克,饮水1500毫升(1800千卡能量,适合体重正常、从事轻体力工作的女性。肥胖者要在此基础上减少进食量;体重偏瘦或从事中等和较重体力劳动者要在此基础上增加进食量)。 孕期 确定怀孕后,孕妇膳食应在备孕期或非孕妇女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 ①继续补充叶酸(每天400微克),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血、肝脏及红肉),选用碘盐。 ②孕吐严重者,可少量多餐,保证摄入含必要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粥、面、饼干、面包、糕点、水果、薯类、蜂蜜、食糖等)。 ③孕中期、孕晚期适量增加奶、鱼、禽、蛋、瘦肉的摄入。 ④适量的身体活动,维持孕期适宜增重。 ⑤禁烟酒,愉快孕育新生命,积极准备母乳喂养。 孕早期(0~12周)胎儿生长发育速度相对缓慢,所需营养与孕前无太大差别。每天进食量与备孕期相同即可,保证食物多样均衡,体重不要增长过多(到孕12周时,比孕前增加1千克左右,或者不增加即可,除非孕前体重偏低)。 孕中期(13~27周)胎儿生长发育逐渐加速,对营养的需求增大。一天食物建议量:谷类200克~250克,薯类50克,杂粮不少于1/5;蔬菜类300克~500克,其中绿叶蔬菜和红黄色等有色蔬菜占2/3以上;水果类200克~400克;鱼、禽、蛋、肉类(含动物内脏)每日总量150克~200克;牛奶300毫升~500毫升;大豆类15 克;坚果10 克;烹调油25克;食盐不超过6克;饮水1700毫升。 孕晚期(28周及以后)营养需要进一步增加,一天食物建议量:谷类200克 |
| 摘要 | |
| [db:书摘] |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远超出了“减肥”或者“控制体重”的范畴,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能量管理”的入门指南。我是一个对生活品质有较高要求的职场女性,孕前一直保持着规律的健身和饮食习惯,所以孕期体重增加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担心的是肌肉流失和代谢紊乱。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种对“高质量”孕期的追求。它对“隐形饥饿”和“营养密度”的探讨尤为深刻。作者巧妙地指出,吃得“多”不等于吃得“好”,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胖了,其实只是身体储存了太多低效的能量。书中详细列举了如何通过提升食物的“营养密度”来满足胎儿和母体的需求,从而减少不必要的脂肪堆积。它的论述逻辑严密,观点独到,引用了很多近些年的前沿营养学研究成果,但呈现方式却非常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学术论文的枯燥感。我特别喜欢它强调的“运动的质量”而非“运动的时长”,对于容易疲劳的孕期来说,这简直是及时雨。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孕期就该多吃点好东西”的刻板印象,让我学会了如何在保证营养充足的前提下,保持身体的轻盈与活力。这本书绝对是送给自己最好的孕期礼物之一。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并不高,市面上的孕期书籍大多是蜻蜓点水,讲一些人尽皆知的常识,拿来翻翻也就放下了。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它不仅仅聚焦于体重秤上的数字,而是将孕期的营养摄入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书中对“胎儿生长速度”与“母体脂肪囤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解构,这对我这个非常注重胎儿健康发育的准妈妈来说,提供了极大的心理安慰。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讲解专业知识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图示,那些原本晦涩的生物化学概念,一下子就变得可视化了。比如,书中关于“优质脂肪酸”在胎儿大脑发育中的作用那一段,作者用一个建筑工地材料的比喻来解释,我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不能用廉价的替代品。此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不同体型、不同生活背景的妈妈的案例,这些真实的故事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和说服力。我发现,原来我以为的“特殊情况”,在很多其他妈妈身上也是共有的体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孕期管理不应是束缚,而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关怀,它教会了我如何根据身体发出的信号,动态调整饮食策略,而不是机械地遵循一个固定的模板。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精妙,知识点层层递进,读完后感觉思维都被梳理了一遍。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非常追求效率的人,我希望读一本书就能解决核心问题,避免信息过载。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在有限的篇幅内,浓缩了最精华、最实用的知识体系。它没有大肆渲染孕期身材的“危机”,反而用一种非常积极乐观的口吻鼓励读者去探索身体的潜力。这本书的精髓在于“平衡”二字。它不是极端的低碳水或极端的素食主义,而是强调根据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微调”。书中提供了一个非常棒的“自测工具”,帮助读者快速定位自己的主要能量代谢类型,然后据此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饮食侧重点。我用了这个工具后,发现自己一直以来对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策略是错误的,调整后第二天早上就感觉身体的浮肿减轻了很多。这种即时反馈带来的成就感,极大地激励了我坚持下去。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深谙现代女性的痛点——我们既要兼顾事业和家庭,又渴望保持身心健康和理想体态。这本书就像一个高明的教练,它不替你跑马拉松,但它会给你一张最清晰的赛道地图,并告诉你如何分配体力,确保你能够带着优雅和力量冲过终点线。它是我书架上近期被翻阅次数最多的一本书,每一页都充满了实用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易胖体质”量身定制的宝典!我一直苦恼于孕期体重飙升的问题,看了市面上很多孕期营养书,要么过于强调“一人吃两人补”的传统观念,要么就是各种高深莫测的卡路里计算,让我这个孕傻期的大脑完全无法负荷。然而,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不只是教你怎么“吃”,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聪明地吃”,并且非常注重孕期身体的感受和能量的有效转化。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孕期不同阶段身体代谢变化的分析,写得非常透彻,让我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突然胃口大开,有的人却嗜睡乏力。书中提供的食谱和搭配建议,都是以非常生活化的食材为主,不需要我去费力寻找那些稀奇古怪的“超级食物”。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竟然提出了“情绪性进食”的应对策略,这正是我这个阶段最大的敌人。读完前几章,我立刻开始尝试调整我的零食结构,效果立竿见影,那种强烈的饥饿感和对甜食的渴望竟然奇迹般地减少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读起来就像是听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分享她的独门秘籍,让人感到既踏实又充满希望。它真正做到了将科学与实操完美结合,让我对管理孕期体重这件事不再感到焦虑,而是充满掌控感。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这在很多专业书籍中是很少见的。它采用了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章节划分,阅读体验非常舒适,这对于容易眼疲劳的孕期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更重要的是,内容组织上,作者似乎非常理解我们这些“细节控”的需求。它不是那种宏观的理论陈述,而是深入到微观的操作层面。比如,它专门开辟了一章来讨论“外食环境下的营养陷阱”,提供了如何在餐馆点菜时做出最优选择的详细指南,这对于经常需要社交应酬的职场妈妈来说太实用了!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在几次聚餐中巧妙地避开了那些高油高糖的“隐形炸弹”,效果非常好。此外,书中对“产后恢复”的远见卓识也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反复强调,孕期的管理目标是为了更顺利地迎接产后生活,而不是仅仅为了生一个健康的宝宝。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从一开始就抱持着更健康、更长远的规划。读完全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掌握了一套饮食方法,更形成了一种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它教会我如何带着觉知去生活、去感受身体的每一个变化,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体重带来的压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