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大字本”系列图书,中央档案馆特别授权,加盖“中央档案馆藏书“印章;
书名:李贺诗集
定价:2000.00元
作者:李贺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年6月
页码:736
开本:16
用纸:宣纸
ISBN:9787508660691
《李贺诗集》是阅“大字本“系列图书之一。该批图书是1972年至1975年,根据开列的书单和相关部门补充的少量书目,为方便和中央老干部阅读,特制的一批版本特殊的图书,时称“大字本”。
· 版本价值
为方便老同志阅读,开本均为185mm*292mm(近似大16开本),字体大都为定的特制三十六磅“牟体“,手工线装。装帧简约古朴,字体阔朗舒展,非常符合阅读的人体工学。
· 收藏价值
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仅供内部使用,未公开发行,印数极少,被评价为世界上印刷数量少、具版本价值,也是目前存世量非常少的出版物之一,坊间称为“善本“。目前保存下来作为档案的“大字本“,已经成为准文物级的名贵珍品,极具收藏价值。
· 文献价值
“大字本“图书系列是有选择性地为自己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开列的图书清单。从保存下来的书目中可以大致了解在世的几年阅读中国历史古籍和现代著作的情况,为侧面研究、探索晚年所关注的问题提供参考资料。
李贺的诗,上承《楚辞》、《九歌》与南朝《乐府》传统,下继李白浪漫主义精神,被世人赞之为“骚之苗裔”,独具风格,他的诗想象奇特,题材信手拈来,可谓世间万种皆移天缩地入君怀。在整个诗歌史上,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卷一
李凭箜篌引 残丝曲
还自会稽歌并序
出城寄权璩杨敬之
示弟
竹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
七夕
过华清宫
送沈亚之歌并序
咏怀二首
追和柳恽
春坊正字剑子歌
贵公子夜阑曲
雁门太守行
大堤曲
蜀国絃
苏小小墓
梦天
唐儿歌
绿章封事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歌并闰月
天上谣
浩歌
秋来
帝子歌
秦王饮酒
洛姝真珠
李夫人
走马饮
湘妃
南园十三首
卷二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
古悠悠行
黄头郎
马诗二十三首
申胡子觱篥歌并序
老夫采玉歌
伤心行
湖中曲
黄家洞
屏风曲
南山田中行
贵主征行乐
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
罗浮山人与葛篇
仁和里杂叙皇甫湜
宫娃歌
堂堂
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
致酒行
长歌续短歌
公莫舞歌并序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恼公
感讽五首
三月过行宫
卷三
追和何谢铜雀妓
送秦光禄北征
酬答二首
画角东城
谢秀才有妾缟练改从于人秀才
引留之不得后生感忆座人制
诗嘲诮贺复继四首
昌谷读书示巴童
巴童答
代崔家送客
出城
莫种树
将发
追赋画江潭苑四首
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难忘曲
贾公闾贵婿曲
夜饮朝眠曲
王濬墓下作
客游
崇义里滞雨
冯小怜
赠陈商
钓鱼诗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答赠
题赵生壁
感春
仙人
河阳歌
花游曲并序
春昼
安乐宫
蝴蝶飞
梁公子
牡丹种曲
后园凿井歌
开愁歌
秦宫诗并序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房中思
石城晓
苦昼短
章和二年中
春归昌谷
昌谷诗
铜驼悲
自昌谷到洛后门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秋凉诗寄正字十二兄
卷四
艾如张
上云乐
摩多楼子
猛虎行
日出行
苦篁调笑引
拂舞歌辞
夜坐吟
箜篌引
巫山高
平城下
江南弄
荣华乐
相劝酒
瑶华乐
北中寒
梁台古意
公无出门
神絃曲
神絃
神絃别曲
绿水词
沙路曲
上之回
高轩过
贝宫夫人
兰香神女庙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洛阳城外别皇甫湜
谿晚凉
官不来题皇甫湜先辈厅
长平箭头歌
江楼曲
塞下曲
染丝上春机
五粒小松歌并序
塘上行
吕江军歌
休洗红
野歌
将进酒
美人梳头歌
月漉漉篇
京城
官街鼓
许公子郑姬歌
新夏歌
题归梦
经沙苑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外集
南园
假龙吟歌
感讽六首
莫愁曲
夜来乐
嘲雪
春怀引
白虎行
有所思
嘲少年
高平县东私路
神仙曲
龙夜吟
昆仑使者
汉唐姬饮酒歌
听颖师弹琴歌
谣俗
附录
原序
传记
诗评
后记
李贺,唐代诗人,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叶葱奇,安徽桐城人,叶玉麟之子,古典文学家。代表作《李贺诗集》、《李商隐诗集疏注》。
李贺的诗,我觉得就像是他这个人一样,充满了谜团,也充满了艺术的张力。他的“鬼才”之名,绝非浪得虚名。读他的诗,你会发现,那些看似荒诞的意象,其实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例如《将进酒》里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种将天地万物拟人化的写法,赋予了诗歌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他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但又不是毫无章法的,总能恰到好处地落在诗眼上。《梦天》里“玉漏银台凝瑞露,鸡鸣玉户鸟争鸣”,那种宫殿的清冷和肃穆,跃然纸上。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声音的描写,那种寂静中的细微声响,都能被他捕捉到,并且赋予一种特殊的意义。《苏小小墓》的“幽咽泉流咽咽声”,简直能让你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这本书的整体质感很好,拿在手里,有一种亲切感,就像是和一个久违的老友在对话,他用他的诗,诉说着那些不曾被世人真正理解的悲欢。
评分说实话,李贺的诗句,有时候真的像是一种“密语”,需要花点时间去破解。他的遣词造句,总带着一股子“异”味,不是寻常可见的。比如《雁门太守行》里那“黑云压城城欲摧”,那种视觉冲击力,我至今难忘。我喜欢他对于色彩的运用,那种浓烈而又奇特的搭配,像是他内心世界的直接映射。《白马篇》里的“白马饰金羁,联翩绝蹀躞”,那种奔腾的画面感,以及其中暗含的英雄主义情结,都让我心潮澎湃。但他又不像那种纯粹的抒情诗人,他的诗中常常带着一种哲思,一种对生命、对命运的思考。《酬秦系》里“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何难”,那种对世事的洞察,又让我觉得他是个饱经沧桑的人。这本书的内页排版也很讲究,字号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服,不会有压迫感,很适合我在午后安静的时候,慢慢地品读。
评分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古诗词,但李贺给我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他的诗,不是那种温婉缠绵,也不是那种豪情万丈,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带着一种疏离和忧郁的美。他笔下的世界,总是那么光怪陆离,充满了想象力。例如《将进酒》中“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元府”,这种将乐器和自然景物结合的写法,就充满了奇思妙想。还有他写《古离别》的“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短短几句,就把离别之苦写到了骨子里。他总能用最出人意料的词语,组合出最动人心魄的意境。每次读他的诗,我都感觉像是在看一场奇幻的电影,画面感极强。他写鬼,写神,写那些超乎寻常的景象,但这些景象背后,又有着深深的凡人情感,是那种不被世俗理解的孤独,是不被赏识的愤懑。这本书的设计我很喜欢,封面很有艺术感,拿在手里,感觉就像是在触摸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评分李贺的诗,我一直觉得是那种需要静下心来,反复品味的。他的词藻,很多都带着一股子“鬼气”,像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带着泥土的芬芳,也带着深藏的秘密。读他的诗,你不能急,不能赶,得慢慢地去体会那些字词组合在一起产生的奇妙效应。《梦天》里那“星汉挂壁挂,飞星挂壁,”这种叠词的运用,就把那种身处宇宙深处的渺小感和震撼感一下子拉满了。还有他写《雁门太守行》的时候,那种边塞的苍凉感,军旅的悲壮感,都被他用一种近乎夸张的笔触写了出来,仿佛你能听到马蹄声在空旷的原野上回响,看到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我尤其喜欢他一些不太为人熟知的短篇,虽然篇幅不长,但意境却非常悠远。《恼公》那种带着点泼辣的女子形象,又让我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那份细腻。这本书的纸质很好,字迹清晰,排版也很舒服,放在床头,随时可以随手翻阅,总能找到那一两句触动你的句子,让你回味无穷。
评分读李贺的诗,总觉得像是在一个黄昏时分,漫步于古老的宫殿遗址。那些诗句,像是晚霞中破碎的琉璃瓦,散落着奇异的光芒,也带着难以言喻的悲凉。他笔下的鬼神世界,不是吓人的妖魔,而是带有凡人情感的幽灵,他们的哀愁、他们的孤独,都仿佛能穿透千年,触碰到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特别喜欢他描写景物的那些句子,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幅色彩浓烈、意境诡谲的画面。《昌谷》里那“秋风吹散马嘶声”,简直能让你闻到秋日荒野的气息;《苏小小墓》中的“雪埋红粉”,更是将一种凄美推到了极致。李贺的诗,就像他的人生一样,短暂而绚烂,充满了挣扎与不甘,但也因此,更加显得弥足珍贵。每一次翻开,都能发现新的色彩,新的故事,仿佛他一直在那里,用他独特的语言,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过往。这本书的装帧也很雅致,拿在手里,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仿佛捧着一个古老的宝盒,里面珍藏着一段不朽的传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