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典藏:荀子·墨子·韓非子(珍藏版)

青花典藏:荀子·墨子·韓非子(珍藏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戰國] 荀況 著,《國學典藏書係》叢書編委會 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吉林齣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ISBN:9787546342061
版次:1
商品編碼:1061966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學典藏書係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0-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9
字數:330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荀子》匯集瞭荀子一生的思想精華,內容可謂博大精深,涉及哲學思想、政治理論、治學方法、立身處世、學術論辨、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麵,反映瞭荀子的思想體係和特點。荀子既是思想傢,又兼長於文學,在戰國諸子中,他與孟子、莊子對後世影響最深。
《墨子》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記載墨子言行,闡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瞭前期墨傢的思想:另一部分《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稱作墨辯或墨經,著重闡述墨傢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反映瞭後期墨傢的思想。
《韓非子》不僅是先秦諸子百傢思想的一朵奇葩,而且也是一部立論鮮明、言詞犀利、寓意深遠、氣勢磅礴的散文傑作,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達到瞭很高的水平。其中的寓言故事不僅數量多,許多還一直流傳至今,成為我國文學創作史上的寶貴財富。

作者簡介

作者:(戰國)荀況 (戰國)墨翟 (戰國)韓非子

目錄

荀子
勸學
修身
非相
非十二子
王製
天論
正論
禮論

墨子
親士
修身
所染
法儀
七患
三辯
尚賢上
尚賢中
尚賢下
兼愛上
兼愛中
兼愛下
非攻上
非攻中
非攻下
耕柱
貴義
魯問

韓非子
初見秦第一
存韓第二
難言第三
愛臣第四
主道第五
有度第六
二柄第七
揚權第八
八奸第九
十過第十
孤憤第十一
說難第十二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值得珍藏的一本書。

評分

送貨速度非常快,書我也很喜歡!

評分

2.荀子對儒學經典的傳授居功甚偉。漢代儒學,不僅“禮學”齣自荀學,“詩經學”乃至於“春鞦學”都與荀學有關。清儒汪中著《荀卿子通論》認為“荀卿之學,齣於孔氏,而尤有功於諸經”,並對荀子的“傳經”作瞭詳細考證,為經學史研究的學者所基本同意。當代大儒徐復觀也曾高度評價荀子在經學史上的地位。

評分

書很好,但外包裝差。希望改進外包裝。

評分

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您對商品進行評價,通過審核後將有積分奬勵。服務、配送等建議

評分

很多言語都是可意會不可言傳的

評分

非常好,五星······

評分

十二月份買的,現在讀時發現嚴重的缺頁,如果是偶爾一本就算啦,買瞭四本書,頭兩本就這樣,我想瞭很久很久,也許這是在說明,人類在進步吧,中庸到底多少章,荀子到底多少章,我肯定不是第一個,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隻希望京東能負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因為信譽,在任何時候,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評分

》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麵的內容。在自然觀方麵,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他曾說“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是說,不應該由自然主宰人,而應該由人來主宰自然,同時也應順應自然規律[1];在人性問題上,他提齣“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性”和“僞”兩部分,性(本性)是惡的動物本能,僞(人為)是善的禮樂教化,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傢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閤。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嚮。在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瞭他關於學習的見解。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為博學並時常檢查、反省自己則能“知明而行無過”,同時指齣學習必須聯係實際,學以緻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國傢要興旺,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齣嚴格要求,認為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齣榜樣,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他也提齣瞭“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後來濛恬、李斯、韓非等皆為荀子弟子。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