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书名:中药药剂学 | 作者:杨明 | 定价:69.00元 |
| ISBN:9787513233132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07-01 |
| 版次: | 页数:515 | 开本:16 |
| 重量:981g | 字数:824000 | 平装: |
| 编辑推荐 | |
|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 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适应新形势下我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医药人才培 养的需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材办”)、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下,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 下,总结全国中医药行业历版教材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建设的经 验,制定了“‘十三五’中医药教材改革工作方案”和“‘十三五’中医药行业本科规划教材建 设工作总体方案”,全面组织和规划了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鉴于由 全国中医药行业主管部门主持编写的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目前已出版九版,为体现其 系统性和传承性,本套教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史上称为第十版。 |
我一直对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非常感兴趣,最近就找了这本《中药药剂学(第十版)》来读。这本书让我对中药的“形”与“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单单是介绍药物的名称和功效,而是深入到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制备过程对药效的影响,以及各种剂型如何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的部分,这对于我们理解药物的储存和使用寿命非常重要。同时,书中也提到了很多关于中药炮制方法的科学原理,这让我对很多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经验之谈。
评分我是一名刚刚入门中药学的学生,接触到这本《中药药剂学(第十版)》的时候,说实话,一开始是被厚度和内容给吓到了,感觉像一座知识的宝山。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它的价值所在。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中药剂型的形成原理、制备工艺以及质量控制方法,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入门指引。它不仅讲解了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剂型,还涵盖了现代的一些新型制剂,比如注射剂、缓控释制剂等,让我对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书中对于每一类剂型的阐述都结构清晰,逻辑性很强,很容易让人理解。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在一线临床的中医师,我深知中药药剂学知识对于临床实践的重要性。这本《中药药剂学(第十版)》在我看来,是一本非常实用且内容全面的参考书。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注重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书中对于不同剂型的优缺点、适用范围以及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这对于我们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剂型,提高治疗效果非常有帮助。特别是它在强调中药制剂的科学性、规范性方面所做的努力,对于提升中医药的整体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作为一名在中医院校工作多年的老师,我对这本《中药药剂学(第十版)》有着非常高的评价。这本书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更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体现了教材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优秀教材,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参考资料。书中关于中药药剂质量控制的章节,尤其值得称道,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分析检测方法,为保证中药药剂的安全有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它还探讨了中药药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评分最近刚好读完了这本《中药药剂学(第十版)》,说实话,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觉还是非常扎实的。作为一本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规划教材,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做得相当不错。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中药提取、分离和纯化工艺的章节,讲解得细致入微,从理论到实践都衔接得很好。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而且配以清晰的图表,这对于我们理解复杂的制备过程非常有帮助。特别是那些传统制剂的制作方法,很多细节都讲得很到位,比如汤剂的煎煮时间、炮制中的火候控制等等,这些都是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