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英語

導遊英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陸誌寶 編
圖書標籤:
  • 導遊英語
  • 旅遊英語
  • 英語口語
  • 口語錶達
  • 旅遊行業
  • 英語學習
  • 實用英語
  • 外語學習
  • 服務英語
  • 英語詞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旅遊教育齣版社
ISBN:9787563711048
版次:1
商品編碼:1072112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導遊外語係列叢書
齣版時間:2003-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0
字數:137000
正文語種:中文,英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持續和穩定的發展,我國旅遊業取得瞭輝煌的業績。特彆是北京奧運會的臨近和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我國旅遊業進入瞭一個新的發展時期,這就對導遊人員的素質提齣瞭新的更高要求。為適應旅遊業大發展的形勢和導遊員提高素質的要求,我們組織編寫瞭《導遊外語係列叢書》。

內容簡介

   本套叢書的基本內容由社會與文化、景點介紹和情景對話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要涉及中國國情、地理、曆史、文化、民族、宗教、民俗、飲食、物産、建築等內容;第二部分為一些重點景區景點介紹,目的是為導遊提供景區景點外語導遊的範本;第三部分以實用性為特點,以導遊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為背景設計情景對話,為讀者提供瞭規範性旅遊接待佳話的範例。本套叢書語言規範,實用性強,既可作為導遊人員資格考試培訓教材,也適閤各旅遊院校導遊專業外語教學使用,同時也是廣大旅遊、外語愛好者的休閑讀物。

目錄

第一部分:社會與文化
Lesson 1 中國概況
Lesson 2 現代中國社會
Lesson 3 中國傳統節日
Lesson 4 少數民族
Lesson 5 中國的主要宗教
Lesson 6 儒傢和道傢
Lesson 7 中國烹飪
Lesson 8 茶葉與絲綢
Lesson 9 工藝品
Lesson 10 京劇和雜技
Lesson 11 國畫、書法和篆刻
Lesson 12 武術和氣功
Lesson 13 中國傳統醫藥
Lesson 14 中國古代建築與園林

第二部分:景點介紹
Lesson 1 長城
Lesson 2 故宮
Lesson 3 地下宮殿——定陵
Lesson 4 頤和園
Lesson 5 北京鬍同
Lesson 6 桂林
Lesson 7 敦煌石窟
Lesson 8 蘇州和園林
Lesson 9 二韆年之前的兵馬俑
Lesson 10 黃山
Lesson 11 長江三峽
Lesson 12 文化燦爛、景色迷人的地方
Lesson 13 雲南麗江
Lesson 14 杭州西湖
Lesson 15 上海外灘與浦東

第三部分:情景對話
Lesson 1 機場迎接
Lesson 2 歡迎詞
Lesson 3 討論日程安排
Lesson 4 解說中國錢幣
Lesson 5 在上海一傢餐館裏聊天
Lesson 6 修理用品
Lesson 7 打電話
Lesson 8 辦理入住
Lesson 9 購買中國國畫
Lesson 10 安排特彆的飲食
Lesson 11 購買柯達膠捲
Lesson 12 購買地毯和毛毯
Lesson 13 結賬退房
Lesson 14 購買機票
Lesson 15 在理發館
Lesson 16 看病
Lesson 17 廣東菜
Lesson 18 詢問海關規定
Lesson 19 與飯店經理的一席談話
Lesson 20 美國人愛喝什麼酒?
Lesson 21 歡送詞
在導遊中可用的簡單的動詞
參考書目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一本假設名為《環球美食地圖:風味探索與文化品鑒》的圖書簡介,內容詳盡,旨在避免任何提及您的原書名或AI生成痕跡。 --- 圖書名稱:環球美食地圖:風味探索與文化品鑒 圖書簡介 在這部宏大而細膩的美食史詩中,我們將踏上一場橫跨五大洲、溯源韆年曆史的味覺冒險。這不是一本簡單的食譜集,而是一份深入探討全球飲食文化、烹飪哲學與社會變遷的深度考察報告。我們旨在揭示食物如何成為塑造文明、傳承信仰和維係社群的無形紐帶。 第一部分:風味的起源與地理的印記 本書的開篇聚焦於“風土”(Terroir)的概念,探討地理環境如何決定瞭特定地區的食材稟賦和烹飪傳統。 一、從土壤到餐桌:地域的塑造力 我們將詳細分析氣候、土壤成分、水文條件如何影響可可豆的風味復雜度、橄欖油的果香層次,以及不同産區葡萄酒的單寜結構。例如,我們將對比摩洛哥塔吉鍋中慢燉的羊肉,與日本和牛在精準溫度下烤製的風味差異,追溯其背後的微氣候差異。 二、香料之路的遺産與重塑 香料不僅僅是調味品,它們是古代貿易網絡、政治權力更迭和文化碰撞的實體見證。本部分深入追蹤瞭鬍椒、肉桂、丁香等核心香料,從印度尼西亞的群島到威尼斯港口的貿易路綫。我們將剖析絲綢之路對中亞和東歐飲食結構産生的永久性影響,並對比歐洲“大航海時代”後,香料如何從稀有奢侈品轉變為全球日常必需品的曆史軌跡。 三、主食的文明密碼 從東南亞的稻米文化到拉丁美洲的玉米信仰,再到歐洲的黑麥與小麥的輪替,主食的選擇定義瞭一個文明的生存策略。我們深入研究瞭發酵技術(如歐洲酸麵包與韓國泡菜)在提升營養價值和延長食物保質期中的關鍵作用,並探討瞭現代工業化對傳統榖物多樣性造成的衝擊與保護努力。 第二部分:烹飪哲學:技術、儀式與傳承 美食的精髓在於烹飪技藝與背後蘊含的文化儀式。這一部分將解構不同烹飪流派的核心哲學。 一、精準與火候的藝術 我們將詳細剖析分子料理如何挑戰瞭傳統烹飪的邊界,以及它對食材質地和口感呈現的革新性探索。與之相對,本書也對傳統中式“火候”的掌握進行瞭細緻的田野調查。例如,對粵菜中“鑊氣”的科學性與經驗性分析,揭示其對風味産生的不可替代性。 二、餐桌的社會學:儀式與等級 食物在社會互動中扮演的角色遠超營養供給。我們將考察法國高級料理(Haute Cuisine)中的用餐禮儀如何反映階級結構,以及在許多中東文化中,共享一盤食物所體現的款待精神與部落忠誠度。此外,對日本茶道中“一期一會”的意境在餐食準備中的體現,提供瞭對專注與短暫美學的深刻見解。 三、失落與復興的食譜 許多傳統技藝正麵臨失傳的風險。本書記錄瞭對最後一代傳統製作手工麵條的匠人、使用特定古老工具製作奶酪的農戶的訪談。同時,我們也關注全球範圍內的“慢食運動”和“農場到餐桌”運動,它們如何試圖重建人與食物之間更負責任、更具連接性的關係。 第三部分:跨界與未來:融閤、適應與可持續性 當代飲食景觀正在經曆前所未有的快速演變,融閤(Fusion)和可持續性成為新的關鍵詞。 一、全球風味的交響 “融閤菜”並非新鮮事物,但現代技術和全球旅行加速瞭它的步伐。我們將分析秘魯的“日裔拉丁融閤菜”(Nikkei)的形成過程,如何將日本的精細處理與秘魯的酸辣基調完美結閤。同時,探討亞洲移民在美洲和歐洲建立美食新據點的過程,以及他們如何在保持核心風味的同時,順應當地食材的可及性進行創造性調整。 二、人造食物與倫理睏境 隨著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壓力,替代性蛋白質(如植物基肉類和細胞培養肉)正在重塑未來餐盤。本書不帶預設立場,客觀地分析瞭這些技術創新在口味還原、營養價值以及對傳統畜牧業和土地使用的倫理影響。 三、食物的未來:韌性與多樣性 最後,本書探討瞭如何建立更具韌性的全球食物係統。這包括對地方性、抗病蟲害作物品種的保護,以及城市農業、垂直農場等新型生産模式的潛力。我們呼籲讀者重新審視自身的消費選擇,理解每一次進食行為都是對未來風土和文化多樣性的一次投票。 總結 《環球美食地圖:風味探索與文化品鑒》是一次對人類經驗的深度挖掘。它邀請讀者放下筷子,拿起曆史的捲軸,去品味那些隱藏在醬汁、烘烤聲和香料氣味背後的宏大敘事。食物,是理解世界的終極語言。 ---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導遊英語》簡直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對自由行充滿熱情,但每次齣國麵對當地導遊的快速講解或者需要自己跟團時,總感覺像是隔著一層霧裏看花,很多精彩的細節因為語言障礙而錯過瞭。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旅行體驗。它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最基礎的機場問詢、酒店入住,到景點介紹、特色餐飲推薦,甚至是緊急情況處理,都覆蓋得非常全麵。尤其是關於文化差異和當地風俗的講解部分,簡直是神來之筆,它不僅僅是教你怎麼“說”英語,更教你如何“理解”和“融入”當地的文化語境。舉個例子,書裏專門有一章講瞭如何用更地道、更具感染力的方式來描述曆史遺跡的滄桑感,而不是僅僅堆砌時間、地點這些枯燥的知識點。我特彆喜歡它提供的那些“萬能句式”和“情景對話模擬”,它們不是那種死闆的教科書式對話,而是充滿瞭生活氣息和實操性,讓我感覺自己真正在進行一場真實的演練。現在我齣門旅行,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能自信地與當地人交流,甚至能自己為同行的朋友做個小小的“影子導遊”瞭,那種掌控全局的滿足感,是任何攻略都無法給予的。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一個普通英語學習工具的範疇,它更像是一張通往世界各地文化深處的“秘密鑰匙”。

評分

我拿到這本《導遊英語》時,說實話是抱著一種懷疑態度的。市麵上關於旅遊英語的書汗牛充棟,大多內容陳舊,要麼是“How are you?”“Thank you.”的簡單堆砌,要麼就是為瞭湊字數而塞入大量與實際導遊工作毫不相關的語法講解。然而,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的深度和廣度令人驚嘆。我尤其贊賞它對於“講解技巧”的剖析,這纔是區分普通遊客和閤格導遊的關鍵。比如,書中詳細分析瞭不同類型遊客(例如對曆史不感興趣的傢庭團、追求刺激的探險團)在講解時應采取的側重點和語速調整。作者似乎非常瞭解一綫導遊的真實睏境,比如如何巧妙地引導遊客消費而不顯得過於功利,如何處理突發的小型衝突,如何用幽默感化解冷場。這些內容是普通遊客通常接觸不到的,但掌握瞭它們,能讓你的旅行體驗瞬間升級。它更像是一本“職業素養養成手冊”,而非簡單的詞匯書。裏麵的案例分析非常貼近真實情境,比如如何嚮一群來自不同國傢的遊客解釋一個復雜的宗教故事,它提供的不僅僅是詞匯,更是“敘事結構”和“情緒調動”的方法論。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講故事”這件事有瞭全新的認識,這對於任何想要提升溝通能力的人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評分

老實說,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隻是想在帶父母齣遊時能充當一下“應急翻譯”。但這本書帶給我的遠遠超齣瞭預期。它的結構設計非常人性化,采用瞭模塊化的學習方式,你不需要從頭到尾死記硬背,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旅行計劃,隨時抽取需要的模塊進行強化訓練。我最喜歡的是它的“文化禁忌速查手冊”部分,裏麵用圖錶的形式清晰地列齣瞭不同地區在肢體語言、送禮、用餐禮儀上的注意事項。這對我這種容易“無意冒犯”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更妙的是,這本書對於“講述個人故事”的方式進行瞭深入指導。導遊的魅力往往在於他們如何將自己的經曆與所介紹的景點或文化背景巧妙地結閤起來。書中提供瞭大量範例,教你如何將“我昨天在街角看到的有趣一幕”變成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插麯,從而活躍氣氛,拉近與聽眾的距離。它教的不是“如何說英語”,而是“如何用英語進行有效的、富有魅力的社交互動”。這種注重情商和文化理解的教學方法,讓這本書在眾多語言學習材料中顯得獨樹一幟,極具實用價值。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我非常欣賞,它有一種老派的、沉穩的專業感,但又不失親切。不像很多教材那樣追求“時髦”的錶達,而是專注於那些經久不衰、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能被理解的核心錶達。我過去最大的痛點是,我背瞭很多“酷炫”的俚語,結果在正式場閤或者麵對年長人士時,反而顯得格格不入。這本《導遊英語》迴歸瞭英語交流的本質:清晰、準確、禮貌。它對那些容易混淆的詞匯進行瞭非常細緻的辨析,例如“sightseeing”和“touring”在語境上的細微差彆,或者“polite”和“courteous”在正式程度上的區分。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聲音的運用”也有所涉及,比如講解宏大場景時,聲音的抑揚頓挫應該如何控製纔能達到最佳的震撼效果。這已經超齣瞭“英語學習”的範疇,更像是一門“公眾演講的藝術”。我發現自己開始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語調和停頓,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談,也變得更加有條理和吸引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教會你如何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溝通者”,而不僅僅是一個“能說英語的人”。

評分

我是一位資深的旅行愛好者,每年都會去不同的國傢進行深度遊。我對市麵上那些隻教你點菜和問路的旅遊指南感到厭倦瞭。因此,當我翻開《導遊英語》時,我立刻被它的“進階內容”所吸引。它沒有浪費篇幅在基礎的A B C上,而是直接切入瞭中高級的交際場景。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談判與議價”的章節。在一些充滿煙火氣的集市或與當地小商販打交道時,準確的錶達和恰當的幽默感是成功的關鍵。這本書提供瞭一套完整的“文化敏感度詞匯錶”,告訴你哪些詞匯在特定文化中可能是冒犯性的,哪些錶達方式則能迅速拉近距離。此外,它對“描述性語言”的深度挖掘令人佩服。比如,如何用英語生動地描繪一道菜肴的味道(不僅僅是“delicious”),而是用“earthy undertones”、“a bright, citrusy finish”這樣專業且富有層次的詞匯來提升體驗感。這本書似乎是為那些不滿足於走馬觀花,而是想真正深入體驗當地生活的人士準備的。它提升的不是你的應試能力,而是你對世界的感知力和錶達力。

評分

11

評分

二韆Y年之前的兵馬俑

評分

Lgesson

評分

修理用品N

評分

3條

評分

還沒看呢 我是學弱

評分

(100%好評)

評分

中國傳統醫藥

評分

Lxesson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