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造型设计

家具造型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文金,邹伟华 著
图书标签:
  • 家具设计
  • 造型设计
  • 室内设计
  • 工业设计
  • 设计灵感
  • 家具
  • 设计
  • 家居
  • 创意
  • 艺术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林业出版社
ISBN:9787503847493
版次:1
商品编码:1075693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院校设计类通用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7-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0
字数:258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从“设计”的角度出发,从理解家具的概念入手,倡导在设计思想等设计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实践,以“形态”为核心和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家具、家具产品的形态构成和构成法则、构成规律。这在以往的家具设计相关教材中,甚至是国内相关产品设计的教材中也是少见的。 《高等院校设计类通用教材:家具造型设计》的既定目标是用作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以及其他设计师、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1 设计、家具、家具设计
1.1 设计
1.2 家具
1.3 家具设计

2 家具造型设计
2.1 家具产品造型设计
2.2 家具艺术造型设计

3 家具造型形态类型分析
3.1 形态、家具形态概说
3.2 自然形态、人造形态、家具形态
3.3 家具概念设计形态与现实设计形态
3.4 家具的功能形态
3.5 家具的技术形态
3.6 家具的色彩形态
3.7 家具的装饰形态
3.8 家具的整体形态

4 家具造型形态要素及其构成
4.1 家具的形式要素及其构成法则
4.2 家具的色彩要素与配色原理
4.3 家具的肌理要素与肌理设计
4.4 家具的装饰要素与装饰设计
4.5 系列家具的形态构成特点

5 家具造型形态的形式美原则
5.1 寻求家具造型中的形式美
5.2 统一、协调与对比
5.3 对称与均衡
5.4 尺度与比例
5.5 韵律
5.6 重点处理
5.7 稳定与轻巧
5.8 仿生与模拟

6 家具造型设计的表现形式
6.1 模型表现
6.2 图画表现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现代家居的艺术灵魂:从材料到意境的探索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超越单纯的实用功能,将家具升华为艺术品,触及居住者心灵深处的指南。 它并非教授具体的一款椅子、一张桌子的制作方法,也不是罗列流行款式或风格的图鉴。相反,它带领读者潜入家具设计的宏观世界,从最基础的原材料特性,到空间的情感构建,再到文化语境的深度解读,层层剥离,最终呈现家具所承载的丰富内涵与无限可能。 第一章:触碰生命的肌理——材质的对话与温度 本章我们将抛开“木材”、“金属”、“塑料”这些冰冷的标签,而是深入探究每一种材质的“生命”。我们不会详细介绍木材的纹理走向,也不会列举不同金属的物理性能参数。相反,我们将关注材质如何与人的触感产生共鸣,它们所散发的“温度”——无论是视觉上的温润,还是实际感受到的亲肤。 木:自然的低语与岁月的痕迹。 我们将探讨不同木材独有的“性格”,例如橡木的沉稳内敛,胡桃木的温润华贵,枫木的清新明快。这不是关于它们的产地或种类,而是它们在光线下呈现出的微妙色彩变化,它们在触摸时带来的细腻或粗犷的质感,以及它们如何通过时间的洗礼,逐渐显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灵魂”。想象一下,一块未经打磨的原木,它粗糙的表面隐藏着多少故事?一块经过精细打磨的胡桃木,它光滑的触感是否让你联想到某个温暖的下午?我们将引导读者去感受木材本身的“情绪”,以及它如何为家具赋予一种朴实而隽永的美。 金属:力量的雕塑与光影的舞蹈。 抛开复杂的合金配比和工艺流程,本章将聚焦于金属材质在空间中扮演的角色。我们将探索不同金属的光泽感如何影响空间的明亮度,例如拉丝不锈钢的内敛与镜面抛光的张扬。我们将讨论金属的冷冽感如何与柔软的织物形成对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张力。金属的结构性美感,并非指其承重能力,而是指它如何通过线条、曲面、镂空等形式,营造出轻盈、通透或厚重、稳固的空间感受。例如,一根纤细的金属椅腿,它支撑的不仅仅是坐垫,更是空气与光线的流动。 织物与皮革:温暖的拥抱与触觉的诗意。 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柔软材质如何为冰冷的家具注入生命力。亚麻的天然肌理,棉的舒适透气,羊毛的温暖厚实,丝绸的光滑垂坠——每一种织物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皮革的纹理、光泽,以及使用后所留下的“痕迹”,都充满了故事感。本章将引导读者思考,何种织物能够最好地承载沙发的柔软,何种皮革能够与实木的厚重相得益彰,如何通过材质的搭配,营造出视觉上的丰富性和触觉上的愉悦感。 第二章:空间的呼吸与情感的流动——形式的哲学与叙事 本章将带领读者跳出“椅子要能坐,桌子要能放东西”的实用主义框架,去理解家具的形式如何与空间产生互动,并最终影响居住者的情绪。我们将探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即家具的外在形态如何传达其内在的精神。 线条的力量:简约的哲学与动态的韵律。 我们不会分析线条的黄金分割比例,而是关注线条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力量。直线是否总是代表着严谨与秩序?曲线是否总是象征着柔美与浪漫?我们将探索,流畅的曲线如何引导视线,赋予家具一种“生命感”;而硬朗的直线则如何营造出一种现代、利落的氛围。几何形状的组合,并非简单的堆砌,而是如何通过面的分割、体的穿插,创造出空间的节奏感和视觉的动感。一个具有独特造型的边柜,它不仅仅是储物工具,更是一件雕塑,定义着空间的一角。 体块的对话:虚实相生与空间的张力。 我们将讨论家具的“实体感”与“虚空感”如何共同塑造空间。一个庞大厚重的沙发,它占据了空间,带来了稳定感和包裹感;而一个悬浮的茶几,则通过“虚”的设计,让地面空间得以延伸,带来轻盈和通透。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体块的比例、组合,以及它们之间的留白,来创造出空间的张力,让视觉在家具之间游走,产生丰富的联想。一个镂空的屏风,它既是隔断,也是光影的载体,通过“虚”的设计,丰富了空间的层次。 比例的和谐:视觉的平衡与心理的锚点。 我们将关注家具的比例如何影响整体空间的和谐感,以及它们在心理上扮演的角色。一个过大或过小的家具,都会打破空间的平衡,带来压抑或空虚感。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对家具体量、高度、宽度的精准把握,使其与空间的大小、层高相匹配,并与其他家具形成相互呼应。一个造型简洁的餐桌,如果其尺寸与餐厅空间完美契合,它就能成为整个空间的视觉焦点,为用餐体验提供一种稳固的心理锚点。 第三章:跨越文化的维度——风格的演变与精神的传承 本章将带领读者超越具体的家具风格名称,去理解不同风格背后的文化积淀、哲学思考以及生活方式的演变。我们并非介绍“北欧风”、“工业风”等标签,而是探究它们之所以能够产生并流行的深层原因。 历史的回响:工艺的传承与时代的印记。 我们将探讨,古代的家具设计是如何体现其当时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例如,中国古代家具的榫卯结构,不仅仅是工艺的精湛,更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对材料本身的敬畏。欧洲古典家具的繁复雕刻,则反映了贵族社会的奢华与权力。这些历史的印记,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它们所代表的精湛技艺、严谨态度以及对美的独特理解,如何能够被现代设计所借鉴和升华。 地域的风情:自然环境与人文精神的交织。 我们将审视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如何深刻影响家具的设计。例如,地中海地区的家具,其明亮的色彩、粗犷的纹理,是否与阳光、大海的元素息息相关?日本的榻榻米、矮桌,是否体现了对空间利用的极致追求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我们将鼓励读者去感受,家具是如何在与特定地域的互动中,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地域之魂”。 生活方式的写照:功能之外的精神诉求。 我们将探讨,家具设计是如何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演变的。从传统的围坐交流,到现代的个性化空间需求,家具的设计一直在回应着时代的变化。一个模块化的沙发,它如何体现了现代人对灵活多变空间的追求?一个集成智能系统的办公椅,它又如何反映了科技与工作的深度融合?本章旨在揭示,家具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承载着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理念、情感寄托和精神追求的“活化石”。 结语:未来的对话——创新与共生的可能性 本书的最后一章,将带领读者展望家具设计的未来。我们不会预测具体的流行趋势,而是鼓励读者去思考,在科技飞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变化的大背景下,家具设计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我们将探讨可持续性、智能化、个性化等议题,以及如何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创造出更加富有生命力、更能触动人心的未来家具。 这是一场关于家具的深度对话,一场关于空间、关于生活、关于人类情感的哲学探索。它期待着所有对生活品质有追求、对美学有感知、对未来有想象的读者,一同开启这段精彩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正在学习室内设计的学生,这本书简直是我的“及时雨”!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在绘制家具效果图时,总感觉缺了点灵魂,设计出来的东西显得生硬而缺乏生命力。这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家具造型的“呼吸感”。作者详细地解释了如何通过曲线、转角、连接方式等细节,来赋予家具生命。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人椅关系”的章节,它不是简单地讲尺寸,而是探讨了椅子如何与人的身体姿态、情感状态产生共鸣。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有价值,涵盖了多种风格,从极简主义的线条美到装饰艺术的繁复华丽,都有深入的解读,让我能够清晰地辨别和理解不同风格的特点。而且,作者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创作技巧,比如如何运用透视法来突出家具的造型感,以及如何通过光影来增强家具的立体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失实践的指导意义,让我感觉像是得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的悉心指导。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觉得“家具造型设计”这个主题听起来有点意思。然而,翻开后我彻底被吸引住了。作者以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去解读家具造型中的“情感表达”。它不仅仅是关于设计规范和技术,更多的是关于如何通过造型来传递一种情绪、一种生活态度。比如,那些圆润流畅的线条,仿佛在诉说着温柔与舒适;而那些棱角分明的造型,则可能传递着力量与现代感。书中对于“留白”和“负空间”的讨论,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家具的“不存在”部分,也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它能让整体造型更加轻盈、更富呼吸感。我喜欢作者在描述每一个案例时,都会引入一些人文的思考,比如某款椅子是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迁,或者某张桌子是如何承载了一家人的温情回忆。这种将设计与生活、历史、文化紧密结合的方式,让这本书充满了深度和温度,读起来不仅仅是学习,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关于生活和美的哲学对话。

评分

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本书让我对“好看”和“实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以前买家具,大多是看顺眼就买了,很少去深究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件家具之所以好看,背后有着无数的考量。比如,作者在讲到“人体工学”时,用了很多图示来展示不同身体部位与家具接触时的压力分布,让我意识到,那些看起来简单的弧度,其实是为了分散压力,提供更好的支撑。它不仅仅是关于美学,更是一种对人性的关怀。书中对“比例”的讲解也非常到位,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家具看起来很协调,而有些则显得笨重或单薄。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和视觉对比,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比例的重要性。而且,作者还谈到了“可持续性”在家具造型设计中的体现,比如如何利用环保材料,如何设计易于拆卸和回收的结构,让我看到了家具设计更长远的价值。这本书真的让我成为了一个更“挑剔”但也更懂行的消费者,让我相信,好的设计,最终是能够提升生活品质的。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一直觉得家具设计只是把几个木头、金属零件组装起来,但读了之后才发现,里面蕴含了那么多学问。作者从人体工程学出发,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的家具,比如沙发、椅子、桌子、床等等,在造型设计上需要考虑到的比例、尺寸、舒适度,甚至是如何与空间产生互动。我尤其喜欢关于“流动性”和“雕塑感”的章节,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看似简单的家具,原来它们也可以像一件艺术品一样,能够引导人们的视线,塑造空间的氛围。书里列举了许多经典案例,从古董家具到现代设计,都进行了深入剖析,让我看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理念是如何在家具造型上得到体现的。而且,作者还介绍了许多辅助设计工具和软件,虽然我不是专业设计师,但光是了解这些就能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这本书的排版也很精美,大量的图片和图示让抽象的设计理念变得直观易懂,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张通往家具设计艺术殿堂的入场券,让我对家里的每一件家具都充满了好奇心和敬畏感。

评分

作为一名家居软装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我审美和品味的书籍,而这本书无疑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它并没有直接教我“如何搭配”,而是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家具造型本身的设计哲学。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家具与材料、光影、色彩之间奇妙的联系。我特别被“形随功能”的讨论所打动,它让我明白,一件优秀的家具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它的功能性如何通过造型得以完美呈现。书中对不同材质的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家具的最终视觉效果,也有细致的讲解,比如木材的温润、金属的硬朗、布艺的柔软,在造型设计中是如何被巧妙运用的。读完之后,我再去看商场里的家具,目光会不自觉地被那些造型独特、线条流畅的单品吸引,并且开始思考它们背后的设计逻辑。这本书就像是一个设计师的“思维导图”,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家具的价值,也让我对未来家居改造有了更多大胆的想法。它真的打破了我之前对家具设计的固有认知,让我看到了设计的力量和无限可能性。

评分

家具造型设计¥33.20(8.6折)本教材从“设计”的角度出发,从理解家具的概念入手,倡导在设计思想等设计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实践,以“形态”为核心和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家具、家具产品的形态构成和构成法则、构成规律。这在以往的家...

评分

家具造型设计¥33.20(8.6折)本教材从“设计”的角度出发,从理解家具的概念入手,倡导在设计思想等设计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实践,以“形态”为核心和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家具、家具产品的形态构成和构成法则、构成规律。这在以往的家...

评分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从“设计”的角度出发,从理解家具的概念入手,倡导在设计思想等设计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实践,以“形态”为核心和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家具、家具产品的形态构成和构成法则、构成规律。这在以往的家具设计相关教材中,甚至是国内相关产品设计的教材中也是少见的。 《高等院校设计类通用教材:家具造型设计》的既定目标是用作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以及其他设计师、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

评分

3.1 形态、家具形态概说

评分

内容简介 本教材从“设计”的角度出发,从理解家具的概念入手,倡导在设计思想等设计理论指导下的设计实践,以“形态”为核心和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家具、家具产品的形态构成和构成法则、构成规律。这在以往的家具设计相关教材中,甚至是国内相关产品设计的教材中也是少见的。 《高等院校设计类通用教材:家具造型设计》的既定目标是用作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家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工业设计专业本科生、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以及其他设计师、设计爱好者的参考书。

评分

1.1 设计

评分

1.2 家具

评分

1.1 设计

评分

家具设计(第2版高等院校设计艺术专业教材)¥38.70(7.9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