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默,1937年~,湖南衡陽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建築藝術研究所前昕長,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建築曆史與理論博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主辦《建築意》輯刊主編。主要著作:**重點項目《中國建築藝術史》(主編與主撰,獲中國圖書奬及文化部**成果一等奬)、《敦煌建築研究》(獲文化部**成果二等奬)、《蕭默建築藝術論集》、《文化紀念碑的風采——建築藝術曆史與審美》(獲教育部**教材一等奬)、《巍巍帝都》、《天竺建築行紀》等。撰寫**乾部培訓教材《中國藝術》、《外國藝術》建築藝術部分。
序001
一>>溫暖親切的木結構和中國建築的形體與內部空間006
建築結構、形體與內部空間概念006
中國建築的形體011
中國建築的內部空間018
二>>堅強有力的石結構和西方建築的形體與內部空間026
古希臘026
古羅馬029
拜占廷與俄羅斯033
歐洲中世紀039
文藝復興045
西方17世紀至19世紀建築050
三>>院落組閤形成的中國建築豐富的外部空間058
宮殿059
天壇076
民居078
四>>成就相對有限的西方和伊斯蘭建築的外部空間084
西方建築的外部空間084
伊斯蘭建築的外部空間100
五>>“雖由人作,宛自天開”——中國園林112
中國園林概說112
江南私傢園林115
華北皇傢園林119
中國園林在世界上的地位126
六>>“強迫自然接受勻稱的法則”——西方園林132
西方宮殿與府邸園林133
中西園林精神比較142
七>>封建統治的堡壘——中國城市146
唐長安與元大都146
明清北京159
地方城市163
八>>資本主義的溫床——西方城市170
西方中世紀的四種力量170
工商城市的誕生177
西方城市麵貌179
九>>中國獨擅的環境藝術186
“環境藝術”概念186
佛塔190
陵墓197
佛寺200
十>>從近代到當代212
現代建築的萌芽212
現代主義建築213
通過非傳統的方法組閤傳統部件——後現代主義建築223
各式各樣的“先鋒派”232
中國的腳步236
自從我開始對建築産生興趣以來,我一直覺得,真正的建築作品,是能夠超越物質本身,觸及人的心靈的。《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這本書的書名,恰恰點明瞭我內心深處對建築的期待。我渴望理解,建築師們是如何通過他們的設計,來營造齣一種能夠讓觀者産生情感共鳴的“意境”的。是獨特的空間序列,還是對光影的精妙運用?是材料的選擇,還是色彩的搭配?亦或是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詳細地解析這些建築是如何通過設計語言來傳達“意境”的。我希望通過這本書,我能夠學習到如何去“讀懂”建築,如何去體會建築所蘊含的情感和文化,從而能夠更好地欣賞那些能夠觸動我心靈的建築作品,讓我的生活空間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和有意義。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讓人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藝術形式情有獨鍾,而建築無疑是其中之一。它既是實用主義的産物,又蘊含著無限的藝術想象。《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這個書名,一下子就擊中瞭我的興趣點。我渴望理解,當建築師們在進行創作時,是如何超越單純的結構和功能,去注入那些能夠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意境”的。是材料的選擇,空間的劃分,還是對自然環境的巧妙融閤?亦或是對當地文化傳統的深刻理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詳細闡述建築的意境是如何通過設計語言錶達齣來的。我很好奇,那些被譽為“意境深遠”的建築,其背後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思考和匠心。是東方園林的“咫尺之內再造乾坤”,還是西方哥特教堂的嚮上延伸,直指天國?又或是現代建築對極簡主義美學的極緻追求?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解答我這些睏惑,並且能夠教會我如何用更專業的眼光去欣賞和評價建築,發現隱藏在建築錶象之下的靈魂。
評分最近收到一本名為《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的書,這書名本身就充滿瞭詩意和想象力。我一直覺得,好的建築不僅僅是滿足居住或使用的功能,它更應該是一種藝術的錶達,一種情感的傳遞。而“意境”,在我看來,正是建築最高層次的追求。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會如何解讀和展現建築的“意境”。是通過分析建築的造型、比例、材質,還是通過講述建築背後的故事、文化和曆史?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能夠讓人産生強烈共鳴的建築作品,比如那些能夠讓你感受到寜靜、喜悅、甚至一絲憂傷的建築。我想,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建築藝術的魅力,學會如何去“感受”建築,而不僅僅是“看到”建築。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建築內心世界的窗戶,讓我得以一窺建築深藏的靈魂。
評分初見《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這個書名,便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建築的某種好奇。我常常在行走於城市之中時,被一些特彆的建築所吸引,它們不僅僅是冰冷的水泥和鋼筋,似乎在訴說著什麼,又似乎在傳遞著某種難以言說的情感。這本書的書名,恰恰觸及瞭我對建築最深層次的理解——“意境”。這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覺?是身臨其境的感動,還是超然物外的寜靜?亦或是對曆史文化的追溯?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建築的意境是如何被創造和體驗的。是建築師如何通過對光影、空間、材質的精妙運用,來營造齣一種獨特的氛圍,從而引發觀者的情感共鳴?還是建築本身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和曆史積澱,使得它們能夠超越物理空間,觸及人們的心靈?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豐富而深入的分析,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逐漸領悟建築藝術的精髓,不再僅僅將建築視為一種實用設施,而是將其看作是連接人與空間、人與曆史、人與情感的橋梁。
評分拿到《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這本書,我的心頭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我一直認為,建築是凝固的曆史,是人類情感的載體,是精神的棲息地。而“意境”這個詞,更是將我對建築的理解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維度。它意味著建築不僅僅是功能的滿足,更是一種精神的體驗,一種情感的升華。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闡釋“建築的意境”的。它會從哪些角度去剖析?是宏觀的城市肌理,還是微觀的室內空間?是材料的質感,還是色彩的搭配?抑或是光影的變化,甚至是聲音的共鳴?我很好奇,書中會介紹哪些具體的建築案例,以及這些案例是如何體現“意境”的。我想,通過這些案例,我能夠學習到如何去感受建築所傳遞的情感,如何去理解建築所蘊含的文化,如何去體會建築所營造的氛圍。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建築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感知世界、如何體驗生活的美學讀物。
評分讀到《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這個書名,我 immediately felt a connection. As someone who appreciates art and culture, I’ve always been drawn to buildings that possess a certain soul, that go beyond mere functionality. The term “意境” (yìjìng), meaning artistic conception or mood, is precisely what I look for in architecture. It’s that intangible quality that makes a space feel alive, that evokes emotions and memories. I am eager to discover how this book delves into this concept. Will it explore the historical influences on architectural mood, or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spatial arrangements? I a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learning about the interplay between materials and light in creating a specific atmosphere. The prospect of uncovering the secrets behind buildings that manage to stir the soul, that offer a sense of peace or inspiration, is truly exciting. I hope this book will equip me with a new lens through which to view the built environment, transforming my perception from simply observing structures to truly experiencing them.
評分剛拿到這本《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還沒來得及仔細翻閱,光是目錄和序言就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雖然我不是專業的建築師,但對於那些能夠觸動人心的建築作品,我總是懷有濃厚的興趣。這本書的書名就暗示瞭一種超越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它似乎想要探討建築如何與人的情感、文化、乃至靈魂産生共鳴。我想,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磚瓦木石的書,更是一本關於空間、光影、時間,以及生活的故事。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如何解讀“意境”這個概念在建築學中的體現,是東方園林的寫意山水,還是西方教堂的肅穆神聖?抑或是現代建築中對某種抽象情感的錶達?我期待書中能夠通過案例分析,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窺見建築背後那份深邃的哲學和藝術。尤其想知道,當建築師在設計之初,是如何構思並最終將那份“意境”具象化的。這中間的創作過程,必定充滿瞭挑戰與驚喜。希望這本書能夠打開我的視野,讓我對身邊的建築有新的認識和感悟,不再僅僅是遮風擋雨的殼,而是能夠承載夢想、沉澱記憶的容器。
評分翻開《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這本書,我立刻被書中的某些圖片深深吸引。那些建築,有的宏偉壯觀,有的精巧彆緻,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中,散發著各自獨特的氣質。我常常覺得,好的建築不僅僅是功能的載體,更像是凝固的音樂,或者說,是無聲的詩篇。它能夠訴說一個時代的故事,能夠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更能夠觸動個體的內心。這本書的書名《建築的意境》,恰恰點齣瞭這一點。我很好奇,書中是如何將這種抽象的“意境”通過文字和圖片進行描繪和解讀的?是分析具體的空間布局,還是探討材料的肌理與色彩?或者是光影在建築中的變化所帶來的情緒?我希望能夠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如何去“讀懂”一座建築,如何去體會建築所傳達的微妙情感。我猜想,書中可能會涉及一些曆史悠久的經典建築,它們經過時間的洗禮,依然散發著恒久的魅力。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當代優秀的建築作品,看看當代的建築師是如何在現代社會背景下,重新詮釋和創造建築的“意境”的。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建築內心世界的窗戶,讓我得以一探究竟。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能夠喚起我內心深處某種共鳴的建築作品情有獨鍾。它們可能不是最宏偉壯麗的,但卻能在不經意間觸動我的心弦。《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這個書名,正好捕捉到瞭我對於建築最深刻的感受。我一直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設計元素,能夠賦予一座建築以“意境”?是空間的流動,還是材料的溫潤?是光綫的穿透,還是色彩的搭配?亦或是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我期待這本書能夠通過深入的案例分析,為我揭示建築意境的形成密碼。我猜想,書中可能會介紹一些東方園林的設計理念,強調“境由心生,心隨境轉”的哲學;也可能探討西方教堂的宏偉莊嚴,以及其所營造齣的神聖氛圍。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通過這本書,學習到如何用一種更具人文關懷的視角去審視建築,理解建築師們在設計過程中所注入的情感和思考,從而能夠更好地欣賞那些能夠觸動心靈的建築之美。
評分The title《2014中國好書 建築的意境》immediately captured my attention. For me, architecture has always been more than just bricks and mortar; it’s a narrative, a feeling, a reflection of human experience. The idea of “意境” (yìjìng) in buildings suggests a deeper level of engagement, a spiritual dimension that transcends practical utility. I’m fascinated to explore how this book unpacks this concept. Will it focus on the grand gestures of iconic structures, or the subtle nuances of everyday spaces? I'm particularly curious about how the authors will illuminat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hysical form of a building and the emotional response it elicits. Perhaps they will discuss how tradi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contribute to a sense of timelessness or how modern architects are reinterpreting these ideas for contemporary audiences. The possibility of understanding the "why" behind a building's ability to move us, to transport us, or to ground us, is incredibly appealing. I anticipate this book will offer a rich tapestry of insights, allowing me to appreciate architecture on a more profound and personal level.
評分黎維娟笑瞭,“又在說你那個在政法大學讀研的林哥哥瞭吧,老聽你提,都沒見他跟你聯係過,他到底存不存在呀?”
評分很給力的一本書 姿勢水平提高
評分喜歡中國古典建築,好書
評分很好很好。就是有些地方沒有配圖看不懂
評分非常喜歡, 對我在寫的主題有很大幫助。
評分包裝很好。內容也不錯。
評分很給力的一本書 姿勢水平提高
評分書很好,之所以隻給三星,是因為對店傢不滿,發貨延遲也就算瞭,我寫瞭要發票的,沒給我寄發票!
評分“那我們學校多少男生要心碎呀。”黎維娟說道,忽然發現一嚮積極熱烈參與討論的鄭微一整晚悶聲不吭,便說,“鄭微,你呢,你屬於我們單身陣營還是有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