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风系列:历代印匋封泥印风

印风系列:历代印匋封泥印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傅嘉仪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35594
版次:1
商品编码:1079168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4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现存实物证明,早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对印章的使用。现在推出的印章类著作——系列丛书《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计21卷。《历代印匋封泥印风》除了收录各式各样大量的印章珍品的图样,还附有有专论、印人传,以研究各卷所涉印章的学术、艺术问题,提供流派印人的生平、时代背景材料等资料,让读者对中国篆刻艺术有更多的了解。

内容简介

  《历代印匋封泥印风》是为读者朋友们展示了,在纸发明之前繁荣发展的封泥艺术,和作为制陶工艺的印匋艺术的艺术作品。纵观历代印匋和封泥,不论是远古的“陶拍”制器,还是封建帝国的秦砖、汉瓦,以及后来的紫砂印记,它们向我们系统地阐述了古代印玺的起源、发展以及演变过程,同时也向我们讲述了中华民族这一瑰丽文化的发展史。翻开《历代印匋封泥印风》,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印匋的天真、质朴之美感,体味封泥特有的清新的韵律美。

作者简介

  傅嘉仪(1944-2001),号谦石、终南山人、印道人。男,汉族。陕西长安人,自幼喜欢书画篆刻,后从事文物工作,得刘自牍、陈少默指导,侧重研习砖瓦、印玺、镜铭、帛简等古文字。书作多有古意,并锐意求新。篆刻则直追秦汉,方圆规矩,自成格局。海内外诸多著名书法家、画家、艺术家、学者用印多出自其手。
  作品为国内多处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收藏,先后三次赴日本讲学,并举办“西安历代碑石拓片展览”及个人书展,1985年春,主办“当代篆刻邀请展”。著有《秦汉瓦当》、《秦汉瓦当艺术浅谈》、《红柳室印话》、《鹤舫印存考》、《心碑》、《丝路》、《长安胜迹印谱》、《鲁迅蜕印存序五体书》、《篆字字典》、《瓦当文字编》等。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陕西分会理事,终南印社社长,西安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长安书画院院委,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顾问,西安书学院副院长。

目录

凡例
中国历代印风总序
历代印匋封泥综述
图版
战国印匋封泥
秦印匋
秦封泥
汉印匋
汉封泥
附:新莽封泥
北魏河南邺城印匋
唐代印匋
明南京城砖印匋
明清紫砂印匋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擦墨拓法

评分

爱好篆刻的买了不后悔,都很好,这一套21本差不多都收齐了,贵啊,幸好在活动是购入,300-100,还用了50优惠劵,值了。

评分

“碑帖”常放在一起合称,其实“碑”主要指汉、魏、唐碑,按照类型来分,则有墓碑、庙碑、造像和摩崖等;“帖”则是指书人的书札或诗稿等。因为古代没有照相技术,只能依靠拓本流传,随着印刷术的提高,碑帖拓本专属收藏,流通渐少,因而所谓的碑帖收藏,实际上是指拓本(或拓片)收藏。

评分

该书作者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陕西分会理事,终南印社社长,西安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长安书画院院委,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顾问,西安书学院副院长。

评分

3传拓方法

评分

主要工具是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紧缝密,手抓合适为宜,将毡卷下端切齐烙平,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打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坚固,纸上需垫毛毡,用木锤涂敲,使笔道细微处清晰,切不可用木锤重击。待纸干后,用笔在拓板上蘸墨,用擦子把墨汁揉匀,并往纸上擦墨,勿浸透纸背,使碑文黑白分明,擦墨三遍即成。

评分

现存实物证明,早在殷商时代就出现了对印章的使用。现在推出的印章类著作——系列丛书《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计21卷。

评分

好书啊!!依旧那么好,等了很久终于买到了。

评分

编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