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實錄

中國抗日戰爭實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蔣文瀾 著
圖書標籤:
  • 抗日戰爭
  • 曆史
  • 軍事
  • 戰爭
  • 中國近代史
  • 紀實
  • 迴憶錄
  • 史料
  • 二戰
  • 國共閤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江西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0047667
版次:1
商品編碼:1081429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2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抗日戰爭實錄》一書,完整和係統地按時間先後記載瞭中國軍隊在八年抗戰中,浴血奮戰所取得的十三次勝利戰役(十三次大捷)和空海軍抗戰概述,這在抗戰史書中尚屬首例,在當時艱苦的中國抗戰曆程中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曆程中起瞭極其重要的作用;《中國抗日戰爭實錄》還輯有蔣介石三次重要談話和國民政府發錶的重要文告及《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珍貴文獻;另有蔣介石屢遭日機轟襲有驚無險和宋美齡對美外交等文,均有史料價值。作者蔣文瀾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堅決貫徹實事求是原則,秉筆直書,史料翔實,有史有論,附有地圖,有些內容,鮮為人知,值得閱讀。

目錄

抗戰十三次大捷
山西平型關大捷
山東颱兒莊大捷
贛北德安萬傢嶺大捷
第一次長沙會戰
廣西昆侖關戰役
奇襲綏遠(今內濛古西部)包頭與五原大捷
華北八路軍百團大戰
江西上高會戰
第二次長沙會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
湖南常德會戰
中國遠徵軍與駐印軍滇緬印作戰
湘西雪峰山會戰
空海軍抗戰概述
萬裏長空殲日寇
江河悲壯阻敵侵
破譯密碼之戰果
破譯日軍密碼的非凡戰果和對盟國的巨大貢獻
日本法西斯滅亡
製造盧溝橋事變者的可悲下場
侵華日軍三大將空航喪命記
侵華日軍王牌飛行員暴屍中國原野
侵華斃命的日軍189名高級將領
日軍在侵華和太平洋戰爭中自殺的55名高級將領
日本無條件投降
岡村寜次率領128萬侵華日軍嚮中國投降
颱灣日軍投降記(中國收復颱灣、澎湖列島)
中國收復南海疆域的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諸島嶼
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齣瞭重大曆史貢獻
抗戰之重要文獻
蔣介石在廬山談話宣布準備抗戰(1937年7月17日)
國民政府《自衛抗戰聲明書》(1937年8月14日)
硃德、彭德懷就職通電(1937年8月25日)
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閤作宣言(1937年9月22日由中央通訊社發錶)
蔣介石為中國共産黨宣言發錶談話(1937年9月23日)237
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1937年11月20日)239
國民政府對日宣戰布告(1941年12月9日)239
蔣介石在開羅會議上關於反攻緬甸問題的發言(1943年11月24日)2
中、美、英三國首腦《開羅宣言》(1943年12月1日)241
中、美、英三國(1945年8月8日蘇聯加入)首腦《波茨坦公告》(1945年7月26日)
抗戰殉國者之最
抗日戰場上唯一殉國的上將銜將領張自忠
抗日戰場上唯一殉國的大學教授姚名達
抗戰中的蔣介石與宋美齡
蔣介石屢遭日機轟炸襲擊有驚無險
宋美齡為抗日發展空軍和對美外交所作的貢獻
附錄
黃浚父子漢奸賣國案
反攻南昌之戰
抗戰時期侵贛日軍之演變及其可悲結局
抗戰前後中國軍隊中的陸軍上將

精彩書摘

  1938年,在保衛武漢的外圍戰鬥中,中國軍隊曾在贛北南潯綫左側的德安萬傢嶺一帶,殲滅日軍106師團。取得重大勝利。
  1938年5月日軍侵占徐州後,原擬西取鄭州,沿平漢路南攻武漢,鏇因我第l戰區軍隊炸開花園口黃河大堤,水淹敵14師團,緻使豫東泛濫,遂改變進攻路綫,沿長江兩岸夾江西犯。贛北地處武漢外圍,是西進武漢的門戶,自然成為武漢會戰的重要戰場。
  在爭奪贛北的戰場上,日軍投人的兵力有106、101、9、27共4個師團和1個加強旅團(即波田支隊),還有數十架飛機、80多艘艦艇和海軍陸戰隊,由華中派遣軍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寜次中將(後升大將)指揮。“日軍自 1938年7月26日占領九江後,即銳意南下,企圖侵占德安、南昌,摺而嚮西奪取長沙,以切斷粵漢路,對武漢形成大包圍。”為阻止日軍西犯,保衛武漢,中國軍事當局在贛北也積極布兵設防,計有第4、64、66、70、74、 18、32、78、8、20等10多個軍和預6、16、91等師及炮兵部隊,統由第9戰區第1兵團總司令薛嶽上將指揮。針對日寇的企圖,薛嶽即以有力之一部擔任星子附近及瀕鄱陽湖之警戒,將主力部隊配置於南潯路附近地帶,占領有利地形,阻擊敵人,並利用“中央南昌飛機製造廠”(廠址在今江西師範大學)修理破損飛機和組裝進口飛機,“使用南昌、吉安等機場轟炸長江日艦,配閤陸上戰鬥”。
  日軍急於打開進攻武漢的通路,在贛北的三條戰綫上嚮第9戰區部隊發動進攻。在南潯綫,7月27日敵106師團開始從九江南侵。在廬山北麓的獅子山,日軍147聯隊遭到中國軍隊的猛烈打擊,第三大隊長榖實中佐被擊傷。30日,113聯隊進攻沙河,第二大隊長田尻繁雄少佐戰死。8月6日,攻金傢山失敗,113聯隊長田中聖道大佐戰死,9日,145聯隊在馬鞍山作戰慘敗,聯隊長市川洋造中佐及聯隊副官木山武雄、第一大隊長獲尾佐藏兩少佐負傷。第三大隊長內海暢生少佐戰死。8月27日,113聯隊第二大隊代大隊長闆田大尉戰死於金官橋附近。9月1日,123聯隊第一大隊長上田中佐戰死於王傢大屋。2日,123聯隊第10中隊長黑川中尉戰死於白傢窪。3日,106 師團通過黃老門進占馬迴嶺,113聯隊代聯隊長、1大隊長橫山少佐等陣亡。這天,我軍退守德安以北白雲山反八字形陣地,狀似張袋捕鼠,敵探頭探腦不敢前進。在中國軍隊的英勇阻擊下,日軍106師團在南潯綫的戰事進展很慢,傷亡聯隊長、大隊長10餘人,中小隊長傷亡過半,士兵被殲數韆人,損失慘重,遂在賽陽集中整補。
  在德星綫,敵101師團集結遲緩,直到8月中旬纔從九江嚮星子進攻, 20日占領星子。21日,日軍由飛機掩護在牛屎墩登陸,鏇被擊退。9月3日,日軍攻東牯山,號稱“猛將”的101聯隊長飯塚國五郎大佐被擊斃。接著,66軍160師師長華振中采納共産黨人薛尚實等建議,布置袋口,分兵3路,將日軍包圍於金輪峰,將敵1個聯隊殲滅過半,打死打傷敵新任101聯隊長布施安昌大佐以下官兵1000多人,取得金輪峰戰鬥的勝利。5日,日軍在飛機施放大量“特種煙”的掩護下,纔占領東牯山。12日敵軍149聯隊第二大隊長佐佐木少佐在饒傢山作戰負傷,某小隊僅剩6人,27日,在山角尖戰鬥中,敵10l師團一個大隊被殲,少佐大隊長颱上、中隊長小川、北上和吉武等官兵700多人被擊斃。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日軍10l師團在廬山南麓的作戰中,受中國軍隊的打擊,傷亡過半,連伊東政喜師團長在西牯山吳村司令部於28日亦被我追擊炮彈片重傷頭部,抬下戰場,由旅團長佐藤正三代理指揮,故進展甚慢,直到9月底纔進至隘口附近,嚮德安進攻受阻。
  在瑞武綫,8月24日敵第9師團侵占瑞昌後,其一部東犯南潯綫,於9月 3日會同106師團占領馬迴嶺,不久又奉令撤迴瑞昌,轉攻鄂南。9月14日, 27師團沿瑞武綫嚮西南進攻,企圖奪取武寜箬溪,切斷修河北岸上下遊中國軍隊的聯絡,以威脅德安。17日敵軍占範傢鋪,18日竄至茶園嶺,第1兵團第4軍、18軍經苦戰阻擊,打傷日軍第3聯隊長宮崎富雄大佐。24日,日軍到達小坳,其一部冒險深入白水街以西地區。為確保該地,當日薛嶽將兵團指揮所移至武寜,並急調駐德安附近的142師和91師西進,分南北兩路進軍南屏山(地處範傢鋪與小坳之間),切斷瑞武綫日軍27師團後路。同時,60師配閤142師行動,控製瞭白水街、麒麟峰一綫。25日,敵鈴木聯隊攻麒麟峰,我60師奮勇迎擊。26日,60師占領麒麟峰,殲敵大半,是日楊傢騮團長在戰鬥中犧牲。此時,整個贛北戰場開始齣現形勢不利於日軍的局麵,日軍指揮官岡村寜次感到孤軍深人的27師團,進退兩難,有被殲滅的危險。
  9月24日,142師、91師切斷日軍27師團的後退之路後,岡村極度恐懼,25日急令南潯綫上的106師團1 13、145、147、123等4個步兵聯隊附山炮兵部隊等部火速西援。26日,鬆浦師團長僅留2000人守備馬迴嶺,其餘全部繞過我反八字形陣地悄悄西移。為適應山地作戰,還將必要的部隊臨時改為馱馬部隊,27日,敵106師團全力突破五颱嶺陣地,接著兵分兩路嚮二房鄭、梨山前進。28日,106師團附山炮兵52聯隊等突進至德安以西50華裏的萬傢嶺、雷鳴鼓劉(即劉鞔鼓村,106師團司令部曾駐在該村)、石堡山( 今尖山)、南田鋪、背溪街、墩上郭等山村。同日,106師團長鬆浦淳六郎中將指揮各部企圖“衝齣白槎,竄擾南(昌)武(寜)公路”,以切斷德安中國軍隊的退路。此時,薛嶽認為“敵人狼奔豕突而進,孤軍深入,實犯兵傢之大忌,此等有利時機,兵團宜乘時反攻,予以決定性之打擊,而我轉用兵力,時間空間,均當許可”,於是,薛嶽親自進駐白槎指揮,並下決心,“抽調德星、南潯、瑞武三方麵兵力,包圍深入萬傢嶺附近之敵,捕捉而殲滅之”。中日雙方在贛北戰場上的一場殊死的決戰便在萬傢嶺地區展開瞭。
  由於中國軍隊的嚴密封鎖,敵106師團後方聯絡綫,被迫中斷。此時,岡村仍不顧27師團後路被切斷,又在麒麟峰吃敗仗等窘境,強令27師團東進再犯麒麟峰,推進到白水街以東,接應被圍的106師團。這樣,106師團由援助者變成瞭被援者。與此同時,27師團派齣第3聯隊殘部不顧一切猛攻麒麟峰,並施放毒氣,曾一度攻上山頭。
  ……

前言/序言

  我與蔣文瀾教授解放初在大學讀書,為前後期同學;20世紀70年代末在江西科技師範學院同事,曆時10餘年,我任政教係負責人,教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他任曆史係負責人,教中國曆史,重點教抗戰史;離休後在一個黨支部活動,故關係密切,友誼情深。蔣教授待人誠懇,樂於助人,為人和善,謙虛謹慎,教書育人,不遺.餘力。他研究抗戰史長達30年,著述甚多,是江西省一位享有盛名的專傢、學者。他終生好學,筆耕不止。雖耄耋之年,仍與時俱進,創造性地撰著《中國抗日戰爭實錄》一書。該書的問世,有助於國人進一步瞭解抗日戰爭全貌,意義重大。
  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是鴉片戰爭以來100多年我國各族人民在反抗外來侵略鬥爭中唯一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獨立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國共兩黨實現二次閤作,全國軍民一緻對外,團結禦侮的偉大勝利,也是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亞洲大陸的偉大勝利,它為世界反法西斯鬥爭作齣瞭重大貢獻,因而極大地提高瞭中國的國際地位,改變瞭亞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在世界曆史上具有深遠意義。
  《中國抗日戰爭實錄》一書,完整和係統地按時間先後記載瞭中國軍隊在八年抗戰中,浴血奮戰所取得的十三次勝利戰役(十三次大捷)和空海軍抗戰概述,這在抗戰史書中尚屬首例,在當時艱苦的中國抗戰曆程中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曆程中起瞭極其重要的作用;該書還輯有蔣介石三次重要談話和國民政府發錶的重要文告及《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珍貴文獻;另有蔣介石屢遭日機轟襲有驚無險和宋美齡對美外交等文,均有史料價值。總之,作者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堅決貫徹實事求是原則,秉筆直書,史料翔實,有史有論,附有地圖,有些內容,鮮為人知,值得閱讀。
  作者認為日軍侵華失敗原因,除瞭非正義性、失道寡助和遭到中國軍民英勇抗擊外,還有其緻命的兩大通病: 一為軍事體製缺陷。日本空軍不獨立,受製於陸海軍,分稱陸軍飛行隊和海軍航空隊。每次打大戰役,指揮官均為陸軍將領。戰前製訂計劃時,都先要陸海軍將領在一起商討,經過討價還價,訂立《陸海軍協定》。
  在作戰中,海軍處於從屬地位,因而不肯賣力,打得差不多時它就撤走,昆侖關戰役非常明顯。在陸軍內部,也不能協同。如打颱兒莊,津浦綫北段10師團處境危險時,津浦綫南段13師團在皖北明光卻按兵不動。因這兩個師團分屬華北方麵軍、華中派遣軍兩個係統,未設統一的指揮官所緻;又如江西上高會戰時,日軍2個師團、1個獨立旅團由遠在武漢的11軍司令官遙控指揮,實際上是遙而不控,作戰中三者各行其是,北綫第33師團隻打瞭五天,觸瞭黴頭後就撤迴安義原駐地,使中綫為主力的34師團孤軍深入被圍。大吃敗仗,傷亡慘重。總之,作戰中“未能協同”,它是損人利己的日軍將領在非正義戰爭中為搶“戰功”而互相嫉妒的思想反映,也是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的不治之癥。
  二為將領具有“抗上精神”。如33(加強)旅團長瀨榖啓,參加颱兒莊作戰受到損失時,為瞭保存實力,竟違背其上級第2軍司令官和10師團長要他“繼續進攻,中止轉進”的嚴令,率部突圍撤退;又如第31師團長佐藤幸德在英帕爾前綫,拒不執行其上級15軍司令官“繼續作戰”的命令,擅自帶隊伍後撤,使戰局惡化失敗。事後,日本大本營追究責任,認為瀨榖啓破壞瞭日軍傳統,撤掉其現職,轉入預備役,以佐藤幸德患有“精神病 ”為由,將其撤職,並除去軍籍。
  本書寫作的目的有二: 一為當前世界尚有霸權主義,日本右翼勢力歪麯和否定侵華曆史,參拜靖安神社,覬覦我釣魚島領土,甚至幻想重溫“大東亞共榮圈”迷夢,引起國人居安思危,記取曆史教訓,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錶”重要思想作指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搞好自身建設,增強綜閤國力,提高在國際上的話語權,為維護世界和平作不懈的努力和重大貢獻。 二為抗日戰爭是國共兩黨二次閤作,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綫旗幟,全國軍民團結浴血奮戰而取得勝利的。當前,颱灣國民黨領導人執政,認同“九二共識”,贊成“一個中國”原則,三年多來兩岸關係有瞭突破性的進展,已經順利地解決瞭“三通”問題,經貿閤作和文化交流不斷發展,共創瞭雙贏局麵,加深瞭同胞情誼,增進瞭和諧氛圍,本書的問世,有助於迴顧過去,展望未來。曆史證明“閤則益,分則損”,作為炎黃子孫,必將攜起手來,發揚華夏傳統,共建和諧社會優勢互補,創造美好前景,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陳國華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〇日於南昌市紅榖灘紅榖春天花園宅內

《烽火歲月:民族不屈的記憶》 這是一部關於一個古老民族在危難關頭,迸發齣驚人意誌和堅韌品格的史詩。它不僅僅是一部戰爭的記錄,更是一麯人類勇氣、犧牲與不屈精神的壯麗贊歌。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重迴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感受那些刻骨銘心的曆史瞬間。 第一部分:山雨欲來——危機四伏的黎明 故事的開端,並非硝煙彌漫的戰場,而是那個風雲變幻、暗流湧動的時代背景。我們將深入剖析二十世紀初期中國所麵臨的內憂外患。時值北洋軍閥混戰,國傢四分五裂,民生凋敝。與此同時,外部的侵略勢力蠢蠢欲動,日本帝國主義的野心昭然若揭。本書將細緻描繪當時的社會狀況,從政治的腐敗無能,到經濟的積貧積弱,再到民間的覺醒與抗爭,勾勒齣一幅錯綜復雜的時代畫捲。 我們將聚焦於那些早期覺醒的民族精英,他們如何認識到國傢麵臨的嚴峻挑戰,又是如何為救亡圖存而奔走呼號。從知識分子的呐喊,到工商界的憂思,再到普通民眾的睏苦,每一個層麵都將得到細緻的展現。本書不會迴避那個時代中國存在的弱點和局限,而是力求客觀地呈現一個國傢在走嚮深淵之際,內部的掙紮與努力。 第二部分:鐵蹄下的呐喊——屈辱與抗爭的序麯 當侵略的魔爪終於伸嚮這片古老的土地,曆史的齒輪便開始嚮著殘酷的方嚮轉動。本書將以宏大的視角,迴顧一係列重要的曆史事件,從九一八事變,到華北事變,再到盧溝橋的槍聲,一步步揭示侵略者步步緊逼的真相。我們將還原那些關鍵時刻的決策過程,分析不同政治力量的立場與行動,以及國際社會在此過程中的反應。 然而,本書的重點並非僅僅是陳述屈辱的曆史,更在於展現中華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際所爆發齣的強大生命力。我們將描繪無數普通人在傢國破碎時的悲憤與不甘,他們如何從絕望中站起,用血肉之軀築起抵擋侵略的城牆。從東北的抗日聯軍,到上海的血肉阻擊,再到各地農民自發組織的武裝力量,本書將呈現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畫麵,展現普通中國人在國傢危難時所展現齣的無畏與勇氣。 第三部分:全民抗戰——血與火的洗禮 隨著全國性抗戰的爆發,中華民族進入瞭一個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本書將深入剖析國共兩黨在民族危難麵前,如何從對峙走嚮閤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綫。我們將詳細考察這一曆史進程中的艱難麯摺,分析統一戰綫建立的意義和作用,以及它在抵禦外敵中的關鍵地位。 隨後,本書將把筆觸轉嚮波瀾壯闊的正麵戰場和艱苦卓絕的敵後戰場。我們將立體地展現國民黨軍隊在正麵戰場上付齣的巨大犧牲,從淞滬會戰的慘烈,到武漢保衛戰的頑強,再到長沙會戰的浴血奮戰,用詳實的史料和生動的筆觸,刻畫齣中國軍隊不畏強敵、英勇作戰的精神風貌。同時,我們也將深入敵後,描繪八路軍、新四軍等共産黨領導下的武裝力量,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開闢抗日根據地,開展遊擊戰爭,牽製和消滅日軍,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 本書將不僅僅記錄戰役的勝敗,更將聚焦於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以及人民在戰爭中展現齣的驚人韌性。我們將深入描寫普通民眾在戰亂中的生活,他們的流離失所,他們的堅守與奉獻,他們的對和平的渴望。從拿起武器參軍的青年,到在後方默默支援的婦女,再到散布在各地的情報人員,每一個普通人的故事,都匯聚成民族抗爭的洪流。 第四部分:堅持與勝利——黎明的曙光 戰爭的進程是漫長而殘酷的,本書將詳細記錄中國人民在長達十四年的浴血奮戰中所經曆的艱難險阻。我們將分析抗戰期間中國麵臨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麵的巨大挑戰,以及如何剋服這些睏難,堅持抗戰到底。我們將探討當時的戰略方針,分析關鍵戰役的得失,以及中國人民如何以劣勢裝備對抗強大的敵人。 本書將不僅僅關注宏大的戰役,更將深入挖掘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我們將記錄無數無名的英雄,他們用自己的生命譜寫瞭民族的壯麗篇章。從戰場上的英勇戰士,到後方的默默奉獻者,他們的故事將觸動人心,展現齣人性的光輝。我們將探討戰時中國的社會生活,人們如何在這種極端環境下維係生活,如何保持對勝利的信念。 隨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中國人民也終於迎來瞭抗戰的勝利。本書將描繪勝利時刻的喜悅與感慨,以及抗戰勝利對於中國和世界的重要意義。我們將分析抗戰勝利的深遠影響,它如何改變瞭中國的命運,如何提升瞭中國的國際地位,又如何為世界和平做齣瞭巨大貢獻。 第五部分:曆史的迴響——不忘與前行 《烽火歲月:民族不屈的記憶》並非止步於曆史的終點,它更著眼於曆史的迴響與啓示。本書將深入探討抗日戰爭在中國曆史上的地位和意義,它如何重塑瞭民族的認同,如何凝聚瞭國傢的力量。我們將反思戰爭的教訓,分析在民族危亡之際,團結閤作的重要性,以及國傢獨立和主權的不容侵犯。 本書將力求呈現曆史的復雜性,避免簡單的二元對立,而是通過多角度的敘述,展現不同群體在曆史洪流中的選擇與命運。它將提醒我們,和平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本書旨在喚起讀者對那段崢嶸歲月的深刻記憶,激發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並從中汲取力量,更加珍惜和平,堅定前行的步伐。這不僅是一部曆史的記錄,更是一部關於勇氣、犧牲、團結與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傳承。它將讓每一個翻閱本書的人,都能夠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曆史責任,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質感和略帶滄桑的書頁所吸引,仿佛捧著一本承載著曆史重量的古籍。翻開扉頁,一股濃厚的曆史氣息撲麵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去探索那段驚心動魄的歲月。我一直對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些關鍵節點和人物的故事特彆感興趣,比如像“七七事變”爆發的真實細節,當時各個政治派彆的反應,以及國民政府和共産黨在抗戰初期是如何協調閤作的。同時,我也非常想瞭解在淪陷區,人民是如何在日軍的鐵蹄下生存下去,以及那些地下抵抗組織是如何開展鬥爭,盡管力量微薄,卻依舊頑強不屈。這本書的標題“實錄”二字,讓我對內容的真實性和嚴謹性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希望它能提供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比如當時的報刊雜誌、政府文件、個人日記、以及幸存者的口述迴憶等等,能夠幫助我構建一個更加立體、更加生動的曆史畫捲。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戰爭對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麵造成的深遠影響,而不僅僅局限於軍事層麵。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兩軍的對抗,更是兩個民族、兩種文化的激烈碰撞,它塑造瞭今日中國的格局,也為我們留下瞭寶貴的精神財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解讀這些深層的意義。

評分

從“中國抗日戰爭實錄”這個名字,我就能感受到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和曆史的厚重感。我一直認為,瞭解和銘記抗日戰爭的這段曆史,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非常客觀、嚴謹的態度,為我們呈現這場戰爭的真實圖景。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中國共産黨在敵後戰場如何開展遊擊戰爭,如何建立抗日根據地,以及如何團結和動員廣大民眾的詳細敘述。這部分內容對於理解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至關重要。同時,我也希望能從書中瞭解更多關於正麵戰場的信息,比如國民黨軍隊在抗戰初期和中期的一些重要戰役,以及他們在裝備和訓練上的劣勢下,是如何展現齣頑強的戰鬥意誌的。這本書的“實錄”二字,讓我相信作者在寫作過程中一定會參考大量的原始史料,我希望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受到那些曆史事件的鮮活與真實,仿佛親臨其境。這場戰爭是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慘烈、最偉大的一場民族解放戰爭,它不僅僅是一場軍事上的較量,更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洗禮。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深入地理解這場戰爭的復雜性,以及它為我們今天所帶來的深刻啓示。

評分

“中國抗日戰爭實錄”這個書名,仿佛召喚起一段早已沉澱在曆史深處的記憶,讓我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求知欲。我一直以來都對那場持續十四年的浴血奮戰抱有濃厚的興趣,尤其希望能通過一本詳實的著作,去深入瞭解這場戰爭的方方麵麵。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關於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軍事戰略和外交政策的深入分析,特彆是他們在麵對日軍侵略時所采取的策略,以及這些策略是如何隨著戰爭的進程而演變的。同時,我也十分關注書中對日軍侵華戰略的解讀,以及他們在中國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這有助於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侵略者的殘暴本質。我希望能從中看到不僅僅是宏大的曆史敘事,更能觸及到戰爭給普通民眾帶來的深重苦難,比如他們的流離失所、妻離子散,以及他們在艱難睏苦中依然堅守傢園的勇氣。這本書的“實錄”二字,讓我對內容的真實性和權威性寄予厚望,我希望能看到紮實的史料支撐,而不是空洞的論調。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能夠幫助我全麵、客觀地認識中國抗日戰爭的教科書,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場戰爭的偉大意義,以及它對中國現代史産生的不可磨滅的影響。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讓我非常期待,因為“中國抗日戰爭實錄”這個標題本身就充滿瞭沉甸甸的曆史分量。我一直對這段波瀾壯闊、充滿犧牲與抗爭的歲月深感好奇,特彆是想瞭解在國傢危難之際,普通中國人民是如何挺身而齣,又是如何堅韌不拔地堅持下去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紮實的史料,那些鮮活的細節,能夠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年代,感受戰火紛飛的殘酷,更能體會到中華民族那股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我尤其關注書中對於那些鮮為人知的小人物故事的描繪,比如那些默默無聞的士兵、在後方支援的婦女、以及在淪陷區堅持鬥爭的地下工作者。他們的故事往往更能觸動人心,也更能反映齣這場戰爭的真實麵貌,以及普通人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選擇。我期待書中能夠有詳盡的戰役描述,不僅僅是宏觀的戰略部署,更能深入到戰壕中的細節,那些簡陋的武器,那些艱苦的行軍,以及在前綫將士們麵臨的生死考驗。我希望作者能夠用一種客觀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將這段曆史呈現在我麵前,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所付齣的巨大代價,以及我們最終能夠取得勝利的來之不易。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中國抗日戰爭實錄”,讓我立刻聯想到那些塵封的檔案、泛黃的照片,以及在曆史長河中被無數次提及卻又難以完全觸及的細節。我之所以對這本書産生濃厚的興趣,是因為我一直對那段特殊的曆史時期充滿瞭敬畏與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無聲的記錄者,將那些發生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的英勇事跡、那些在後方默默奉獻的普通人的身影,以及那些在絕境中迸發齣的頑強生命力,都一絲不苟地呈現齣來。我尤其關注那些在戰爭早期,中國軍隊是如何以劣勢裝備與強大的日軍進行殊死搏鬥的,那些經典的戰役,比如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等等,我希望能從中瞭解到當時的戰略部署、戰術運用,以及前綫將士們麵臨的艱難抉擇和非凡勇氣。同時,我也想瞭解在抗戰期間,中國共産黨是如何發展壯大,如何在敵後戰場開闢根據地,並與國民黨軍隊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綫,共同抵抗外敵的。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戰爭本身,更是關於一個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際,如何凝聚力量,如何展現齣驚人的韌性和犧牲精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深入曆史的肌理,讓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那段充滿血淚與光榮的歲月,並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評分

二、讀書我們不能隻讀它的錶麵意思,而要發掘其內涵,瞭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這就要求我們反復讀,“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嘛。

評分

對喜歡閱讀的人來說,看書是一種享受。書捲中的意念像一股無形的動力,影響你的思想和心態。

評分

記錄的是中國抗戰的13次大捷,資料也算詳實,但是沒有太多的鮮貨,基本上東拉西湊,缺乏深刻與細緻,有負作者盛名瞭。

評分

[QY]"

評分

四、讀書要獨立思考,注重觀察,重視實踐。讀死書害人,要和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要多思考、多觀察,留心世事,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部活書。

評分

書是我們的知心好友。當淋浴在燦爛的陽光中,膝上攤開一本書,聞著紙上散發著的油墨清香,旁邊放上一杯水,聽頑皮的風娃娃吹開書頁的美妙聲音,我的心裏充滿瞭快樂。在我孤獨的時候,書陪伴著我,使我感到溫暖;在我傷心時,書使我感到快樂,讓我感覺世界是多麼有趣。

評分

泰山不辭抔土泥瓦而能巍峨屹立,長江不棄涓涓細流纔成浩瀚汪洋。廣泛讀書,我方吸收,同現實生活結閤,方能臻於博大精深。

評分

對喜歡閱讀的人來說,看書是一種享受。書捲中的意念像一股無形的動力,影響你的思想和心態。

評分

三、讀書中遇到瞭難題,可以多讀,研究研究,也可以嚮老師、傢長請教,要勤查字典、查電腦,字典、電腦是你最好的老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