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妈妈,你这样不公平!”
以前我是个幼儿园老师,我很喜欢孩子们,甚至每天早上都急切盼望赶紧见到孩子们,直到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总是变着法儿折磨我,我开始明白我为什么喜欢幼儿园的孩子了,那是因为每天快乐的相处后,他们都会回到自己的家去。而在日常生活中,自家的孩子做事说话总是让父母发疯,许多时候可以说是无法忍受,那么到底哪些事情让父母抓狂呢?又涉及哪些教育问题呢?
顶嘴
一般认为,顶嘴是很不礼貌的行为,感觉像是在挑战父母的权威,让父母觉得颜面无光,甚至觉得自己无能。然而大部分孩子都顶嘴,可能你小时候也跟父母顶过嘴,而且还受到过严厉的惩罚,你是不是因为害怕再次受罚而不敢再顶嘴?
严厉惩罚看上去是有效的,那么现在的年轻父母,到底该不该采用父辈的办法来制止孩子顶嘴呢?一定要让孩子害怕,强迫孩子“一直喜欢父母”吗?无论你做什么,孩子都不能生气吗,或者孩子就不能觉得不舒服吗?还是先来了解下孩子顶嘴的原因吧。
有时是在你说什么的时候,孩子饿了困了累了,顶嘴仅仅是要引起你的关注而已;更多的时候是孩子在维护自己,尤其4岁以后,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想尝试脱离你,显示他的自主独立。
当然了,你肯定认为顶嘴是极不礼貌的,但有时顶嘴并不一定是不尊重你(在第5章的开篇讲过关于尊重他人的含义)。如果你还记得起来的话,孩子的第一次顶嘴是不是在问你什么呢?而且声音不大,嘟哝着说得含含糊糊的,他是想试探一下顶嘴有什么后果。
如果孩子在学校,很少和老师顶嘴,他们能够控制好自己,礼貌待人,那么你完全不必替孩子担心,孩子们通常都是和最信任最亲近的人顶嘴,尤其在家里,因为在家里孩子完全放松,有时跟父母顶嘴只是孩子觉得舒服,而不是不尊重父母。
处理孩子顶嘴的技巧
1.孩子总是通过不断试探底线来学习的。
通常孩子为了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某种做法合适不合适,总是喜欢不断试探,这里面包括和父母顶嘴。那么孩子第一次顶嘴你就得让孩子知道他是在顶嘴,而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你可以这么说:“你刚才说话的方式是在和我顶嘴,我不接受这样的方式和你沟通。你需要改变你刚才的说话方式,好好地跟我说。”稍后再和孩子进行一些沟通,帮助孩子改变。
2.注意别生气。
你本来想告诉孩子顶嘴是很不好的,起不到什么作用,今后不要再和你顶嘴,可是你却反应过度,比如一下子提高音量,非常生气,那么你就落入孩子的圈套了,他会觉得他顶嘴是有用的,起码,让你注意到他了。
3.别理会孩子的顶嘴。
孩子需要知道顶嘴是一种无效的沟通方式,所以你别助长他的气焰,你可以站起身走开,别接茬儿,也别跟孩子解释,不给孩子机会改变他的感受。你们不需要争吵,不必分出胜负,只是要让孩子明白:你不可以和我顶嘴,我根本不想听,更不会理会你。
4.不和孩子计较。
尽管孩子顶嘴可能让你非常生气,但如果孩子就是顶了嘴,那么不必和他太计较,坚持你的一贯要求就好了,这样做是为了告诉孩子顶嘴根本不能解决问题,不能对你产生任何影响。
5.允许孩子和你观点不一致,但表达必须有礼貌。
让你的孩子知道他不必总是和你观点一致,他随时可以表达他的不同意见,但是表达方式要合适,要礼貌。你可以这么跟他说:“你不必赞同我所说的,我非常欢迎你有你自己的观点,但是你不能用顶嘴的方式表达你的看法,否则我会认为你是错的。你得学着用其他合适的方式表达你自己,如果你还是要顶嘴的话,那么我不想听你说的,也不想和你讨论。”
6.如果孩子把顶嘴当做挑衅,别理他。
有时候孩子顶嘴是为了宣告他的独立,为了试探行为规则的底线,尤其是五六岁的孩子,你要求他做他该做且合理的事时,他也动不动就跟你说不,还会和你理论,如“妈妈你凭什么让我去做?”这种时候,你要忍耐,不能生气,严肃而坚定地重复你刚才的要求,说完就离开,不必和孩子争论他刚才那样说对不对,最终,孩子会理解你的期望,按照要求去做。
7.拒绝战争。
你离开的时候可以悄悄回头看看,你可能会发现孩子正在小声嘀咕,也许是在骂你呢。不用去理会,至少孩子没有当着你的面大喊大叫,他其实也在思考刚才跟你顶嘴为何不对,以后要用什么方式跟你说话。就算孩子冲你的背影气呼呼地撅嘴瞪眼睛或者做其他什么动作,你也不用在意。任何事总是有合适的处理方式,都没必要演变成一场战争。
脏话
现在社会上说脏话的人不少,过去我们的父母说脏话是污秽的语言,而这种语言似乎成了当今语言文化中的一部分了,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听到,以至于人人都麻木了,不觉得污秽了,但我想我们作为父母,还是不能随波逐流的,得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如果孩子说脏话,会被认为是缺乏教养,但其实这不仅仅是父母的问题,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尤其在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他们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去考虑自己的言行对别人造成的影响。随着他的成长,心智不断成熟,不断接受父母的引导和教育,他会慢慢学会如何运用语言,学着考虑别人的感受。
小孩子从周围的世界里学习语言,任何场合都是他的语言课堂,百货店、操场、停车场、幼儿园等等。他们不仅学习如何正确发音,还学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怎么运用,他们也注意到大人说话的强度和一定的权力有关。在孩子眼里,语言很有趣,说话也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比如,孩子会想:“我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试试说一下,看看有什么结果?”3岁的孩子大约已经能说2000个各种意思的单词,他们每天都忙着从周围世界学习各种各样听到的事,并且总想去尝试,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会发现语言的魔力,他们会这样想:“我刚才说了那句话,妈妈竟然这样,真是不可思议!”
孩子还会跟他的朋友、哥哥姐姐以及电视电影里的角色模仿,孩子知道哪些话比普通的语言更有力量,这里面就包括脏话。孩子是不是总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在某种程度上,得看你做了什么。一般都认为,脏话是粗鄙的,下流的,听到的人会感觉被冒犯被羞辱,也有的地方认为亵渎神灵的话也是脏话,还有人认为涉及性或身体的一些词语也是脏话。许多父母都不允许孩子说脏话,但是父母首先要做到不说脏话,否则,家庭的语言环境就让孩子感到困惑。
如何杜绝孩子说脏话
1.告诉孩子哪些词是不可以说的。
这一点需要所有家庭成员了解并遵守,包括你自己,如果你偶尔会说,那么就别指望孩子不说。
2.扩大影响。
号召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成为合格的长辈,不说脏话,告诉他们孩子说脏话的坏习惯,请他们帮忙在与孩子交流时帮他指出他说脏话了,并教孩子怎么说才合适,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他们。如果你有多个孩子,可以号召老大去引导弟弟妹妹,你会发现老大很乐意,因为他和你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3.2~4岁的孩子说脏话,忽略它。
小孩子总是喜欢尝试和探索,不断试探底线,也许有时他会不停地重复某句脏话,其实是想看看你有什么反应,你最好别有什么反应,假装没听见,孩子自觉没趣,便不想再继续说。
4.别反应过度。
如果孩子说脏话让你很生气,火山爆发,那么你越不让孩子说孩子越说,你越生气孩子越会认为他说的话威力很大;如果你笑,孩子会认为他说得对,还会继续说下去。保持平静,严肃而清晰地告诉孩子脏话是不可以说的,这样才有可能让孩子停止。
5.5~6岁的孩子说脏话要具体分析。
大点儿的孩子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说脏话,或许是想看看你有什么反应,或者真的是在表达强烈的感情,可能由于不满你刚才说的或者做的。如果是前者,平静清楚地告诉孩子不可以,如果孩子还要说,那么走到他身边,可以这么跟他说:“我不想和说脏话的人在一起。”然后就离开,别再管他。如果是后者,先安抚下他激动的情绪,稍后等孩子平静下来,再帮助他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可以这么说:“我刚才说的真的让你很生气,所以你说了脏话,如果你可以礼貌地跟我说,我完全可以和你讨论并作出改进,但是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脏话了。”
6.帮孩子找些合适的词语替代脏话。
语言是可以变通的,如果孩子真的有比较强烈的情绪要表达,可以帮助孩子找一些词语句子代替说脏话,既能表达出强烈的情绪,又不失文明,孩子一定会乐意学习的。
7.千万别用肥皂给孩子洗嘴巴!
你大概会想不会真有人那么做吧,那你就错了,关键时刻有的父母真那样做,作为对孩子的一种惩罚,可这只能让孩子感到恐怖,心生怨恨。
8.评论听到的脏话。
和孩子在一起时,听到路人说脏话,可以这么跟孩子说:“那个人竟然在说脏话,他不知道好好地表达,我可不想和那种人在一起。”孩子会意识到你的这个标准不仅仅针对他,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另外,孩子再长大些,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说脏话的时候就会越来越少。
……
这本书的书名真的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与2-6岁孩子安心相处的秘密》,光是读出来,就有一种踏实感油然而生。我特别好奇,这个“秘密”到底是什么?是某种神奇的育儿理论,还是多年经验总结出的心法?我一直觉得,2-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习惯养成以及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但同时也是最容易让家长感到力不从心的阶段。他们的想法天马行空,行为模式也常常出乎意料。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解锁一些与孩子“对话”的正确姿势,让我的话语真正能够被孩子听进去,而不是左耳进右耳出。同时,“做给孩子看”也暗示了榜样的力量,这让我思考,家长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展示家长如何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教会孩子关于情绪管理、解决问题、分享合作等等重要的生活技能。我想看到的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将那些抽象的育儿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方法。
评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研究这本书了!《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与2-6岁孩子安心相处的秘密》,这个名字就带着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作为一名每天都在和2-6岁熊孩子斗智斗勇的家长,我深切体会到,所谓的“安心相处”,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智慧,需要耐心,更需要方法。我特别好奇书里会不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孩子常见行为问题的解读,比如孩子为什么会抢玩具?为什么会拒绝上幼儿园?为什么会撒谎?以及这些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的心理动机。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不带有评判色彩的分析,让我们理解孩子,而不是仅仅去纠正他们的“错误”。更重要的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当孩子不听话时,如何引导他们合作?当孩子发脾气时,如何帮助他们平静下来?我想看到的是,如何在充满挑战的育儿过程中,找到那些能够让我们和孩子都感到自在和舒心的“秘密通道”。
评分哇,拿到这本《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与2-6岁孩子安心相处的秘密》真是太惊喜了!我一直觉得,和孩子相处,尤其是这个阶段的2-6岁,简直像是在玩一场高难度的探险游戏,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温馨,一看就让人觉得内心平静,这可能就是它所要传达的核心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实操性非常强的技巧,比如当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开始歇斯底里地哭闹时,家长到底该如何应对?是冷处理还是积极安抚?书里会不会给出一些具体的话术,或者是一些能够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平复情绪的方法?我常常觉得,我们大人有时候比孩子还要焦虑,面对他们的情绪爆发,自己的耐心也跟着一起消耗殆尽。所以,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心理急救包”般的指导,那简直是救星降临。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建议,毕竟,安心相处的前提是连接,而连接的桥梁就是有效的沟通和高质量的陪伴。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更懂得如何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理解他们那些看似无理取闹背后的需求。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与2-6岁孩子安心相处的秘密》让我立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一本真正有价值、能够指导我们实践的育儿书并不容易。我对“说给孩子听”的部分非常感兴趣,因为我觉得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接地气的对话技巧,比如如何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解释复杂的道理,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期望,如何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做给孩子看”的理念也深深吸引了我。我一直相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言传身教比任何说教都重要。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生动的案例,展示家长如何通过自身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培养他们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给出一些关于如何建立高质量亲子互动的建议,让每一次的相处都充满爱与理解,而非冲突与对抗。
评分《说给孩子听,做给孩子看:与2-6岁孩子安心相处的秘密》,这个书名光听着就让人感到安心。2-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从依赖走向独立,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关键时期。我深知,与他们建立一种和谐、信任的关系,是后续教育的基础。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例如他们的情绪认知、自我意识的萌芽、以及与同伴的互动模式。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方法,帮助我们家长更好地“翻译”孩子的行为,读懂他们不善言辞的内心世界?同时,“做给孩子看”这一部分也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父母如何成为孩子良好行为榜样的具体指导,比如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教导孩子分享和合作,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全面、实用、充满爱与智慧的育儿指南,让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与孩子“安心相处”。
评分——瑞威特·鲍尔斯,加利福尼亚州西好莱坞市早期教育中心学校校长
评分感知整合
评分有阅读者说,读书如远行,延长了生命的经纬;读书如开荒,扩展了心灵的疆域;读书如园艺,丰富了生活的色彩;读书如串门,积累了人生的经验。而很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远行”还是“开荒”,无论是“园艺”还是“串门”,都属于一种“运动”,而且是充满诗意的魅力运动。
评分礼貌交流的要点
评分媒体评论
评分与你孩子沟通的要点
评分阅读了一下,写得很好,内容也很丰富。
评分——罗伯特米·兰德,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博士,儿科医生和助理儿科教授
评分但他渴望独立地寻找自己的生活啊!这并不是说他奢望想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处境.不.哪怕比当农民更苦.只要你像一个男子汉那样去生活一生.他就心满意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