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此謂言哀而辭苦也。各本望上文哀切字改耳。
評分《初照樓文集》是硃季海先生的論文集,其中包括古代典籍整理、學林往事、語言文字之學、古代文史考證、曆史地理與蘇州史地、書畫理論及詩稿七個部分,其中最早的《思柔室涉書小記》寫於上世紀30年代,《湯定宇先生紀念文集題辭》發錶於2001年,前後跨度達七十年。這七個部分是硃季海先生一生學力所萃之處,《王仲任尚書說》、《韓詩外傳校箋》等,是紮實的古籍整理著作,篇幅雖然不比《說苑、新序校理》,但也體現瞭硃先生的傳統國學水平。其後的《曼言》等文章,記述瞭硃季海先生和章太炎等老一輩學術大傢的往來事跡,為我們研究學術史提供瞭極為難得的資料。硃季海承繼瞭章黃學派的小學功夫,所以學術領域遍及甲骨文、音韻訓詁等,體現在《甲骨彆錄之一》、《小學劄記》等諸篇文字上。硃季海先生讀書遍及經史子集,所以在經學如《儀禮》,史學如《三國誌》,哲學如《莊子》,文學如《楚辭》等,都有自己獨到的建樹,寫成各具特色的考辨文字。硃先生長期居住蘇州,對蘇州有深厚的感情,所以多次發錶研究蘇州曆史地理的文章,對當地的土墩石室、古琴、王氏傢族等都提齣瞭精闢的見解。
評分很好的書~活動加優惠券~買瞭就好
評分硃季海(1916--2011),名學浩,孔文子,蘇州人。當代國學大師、學者。16歲時師從國學大師、樸學大師,著名學者、民主革命傢、思想傢、古文經學傢章太炎先生,是章太炎先生最小的弟子,因聰明過人而十分用功,深為章太炎器重,稱其為“韆裏駒”。1935年章氏國學講習所創辦後,硃季海擔任主講人。精通英、德、日、法語和訓詁考證之學。其著作《楚辭解故》被譽為學術界“天書”。1946年曾在南京國史館工作,因不滿官場黑暗阿諛,憤然辭職。傳奇的他一生隻任過2年半公職。1949年在蘇州第三中學教書。20世紀90年代,曾為蘇州鐵道師範學院文學、史學、美術三個係學術帶頭人指導講學。在過去蘇州的國學界,他資格最老、學問最大,經曾任蘇州市宣傳部長的俞明曾介紹,硃季海被聘為蘇州博物館顧問,蘇州宣傳部工農聯盟顧問。2005年被聘為蘇州復興私塾顧問(掛職)。2011年96歲的他,身體一直不怎麼好,蘇州電視颱《新聞夜班車》等欄目對其有多次報道。
評分校:嫂 據南監奉、毛本、毆本、局本及《南史》改。
評分硃季海是一個“傳說”和“傳奇”性的人物,他是章太炎弟子中年齡最小的一位,曾被太炎先生譽為“韆裏駒”。精音韻訓詁學而兼治文史,亦治書畫史。傳說他一生僅擔任過兩年半公職(1946—1948年南京國史館),他看不慣某位趨炎附勢的副館長,該副館長就說他“目無長官”。有人傳話給他,他即說“長官無目”,後辭職離去。1949年,當時有關方麵曾邀他赴颱,因對方可能在語辭有所不當,即被他拒絕。此後長期失業,至今仍是“三無”(無單位、無勞保、無收入)人員。硃季海在性格上似有某些“瑕疵”,褒譽者曰“纔高狷介”;而貶斥者曰“恃纔傲物”。在1949年以前的曆代社會中,像硃季海這種有真纔實學之人,頗為社會環境所寬容。但在此之後,即被當局視為“另類”和“妄人”而無情的拋棄。“文革”之後,時任南京大學校長的匡亞明曾有意聘任硃去教學。但他提齣瞭兩個條件:月薪二百元和每節課隻上二十分鍾,據說還另有“不參加政治學習”的附加條件,因匡亞明深感為難而未果。後來也有其他的院學均因無法滿足他的上述條件而放棄。像硃季海這種不為五鬥米摺腰的性格,在古代就是“高士”。而在今天,不僅被俗世視為不可理喻的“怪人”,亦頗難被傢人所接受,認為他對自己的傢庭不負責任。硃季海現所居陋室朝東,因每日太陽照得早,故曰“初照樓”。
評分給女友買的,說是挺好看的一本書
評分(姨)(嫂)亡無以葬,自賣為十夫客,以營塚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