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德一 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
01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02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乐其业
03 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04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05 政治良否,视人与法
06 故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
官德二 清正廉洁方能赢得人民的拥护
01 立身一败,万事瓦裂
02 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易其志
03 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
04 廉政勤政堂堂正正,秉公为民清清白白
0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06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官德三 知人善任是领导工作的重要职责
01 手大捂不过天来
02 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
03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
04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05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官德四 广交朋友可拓展视野,提升思想
01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02 友也者,友其德也
03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04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05 势力之交,难以经远
06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官德五 依法行政方可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01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02 制度是腐败的防火墙,监督是腐败的灭火器
03 吃菜根淡中有味,守王法梦里无惊
04 明事理而不妄取,尚名节而不苟取,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
05 “德治”可先行,“法治”须殿后
官德六 公道正派是为官处事的准则
01 天下为公,无私于物
02 为人要正,为官要清,为政要公
03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04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05 子用私道者家必乱,臣用私义者国必危
官德七 虚怀若谷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01 满招损,谦受益
02 谦恭待人
03 君子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0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05 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官德八 学无止境可持续提高官德修养
0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02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03 吃一堑,长一智
04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05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官德九 开拓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
01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02 圣人不期循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03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04 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
05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官德十 作风深入才能体察民心民情
01 自律不严,何以服众?
02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03 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
04 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
05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06 待人要诚,自奉要俭;责己要严,责人要宽
初读“官德的力量”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沉重”。但这种沉重并非压抑,而是一种对现实的审视,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作者似乎用一种不带评判的语气,将那些潜藏在权力背后、人性深处的挣扎,一一展现出来。我尤其被书中对“诱惑”的描写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权力带来的那种掌控感,那种可以影响他人命运的快感,甚至是改变某些既定规则的冲动。书里提到的一些“微小”的妥协,是如何一步步侵蚀掉最初的原则,最后导致“巨石崩塌”的,这个过程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也令人不寒而栗。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有意无意地在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有人会走向那个“深渊”。他没有将人脸谱化,而是尝试去理解那些复杂的动机,那些在现实压力下,在个人欲望与公共利益之间摇摆的真实心路历程。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棋盘前,看着那些棋子在各自的轨迹上移动,有的进,有的退,有的甚至被牺牲。它让我意识到,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大人物”,他们的决策背后,也可能隐藏着普通人能理解的痛苦和纠结。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让我对“权力”这个概念,有了更敬畏、也更清醒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官德的力量”这本书,我对它的期望值并不高,以为会是一本说教意味浓厚的书。但读下来之后,我发现它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者,在给你娓娓道来,让你在故事中领悟人生。书中对“原则”的讨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它没有空泛地谈论原则的重要性,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展示了原则在现实中的脆弱与坚守,以及坚守原则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灰色地带”问题时的审慎态度。他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感受,去体会其中的复杂性。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写作方式,它尊重读者的智商,也尊重现实的多样性。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一种“情商”的教科书。它教会我如何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如何去洞察隐藏在言语背后的深意,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在经历一场“精神的洗礼”,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清晰起来。它让我对“公职”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那些真正有“德”有“能”的公职人员,有了更高的敬意。
评分“官德的力量”这本书,我断断续续读了有几周了。不得不说,它真的勾起了我很多关于“公职”的思考,甚至回想起我曾经在体制内的一些经历。书中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虽然没有直接点名道姓,但你总能从字里行间捕捉到那种似曾相识的影子。作者在描绘人物心理变化时,用了不少笔墨,从最初的满腔抱负,到身处漩涡中的摇摆不定,再到最终的选择,这一过程的刻画是相当细腻的。我特别喜欢它在探讨“德”与“能”之间平衡的部分,这确实是一个永恒的难题,也是所有身处公职的人绕不开的坎。有时候,你会觉得明明很有能力,却因为一些“德”上的顾虑而不敢放手施展;反之,有些所谓的“有德”,却又显得魄力不足,无法应对复杂的局面。书里给出的不同情境下的分析,让我对这种博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它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权衡。这一点非常难得,毕竟现实世界远比书本复杂得多。我甚至会联想到身边的一些人,他们当初的决定,在读了这本书之后,似乎有了更合理的解释。虽然我不是公职人员,但这本书的普适性还是很强的,因为它探讨的是人性,是选择,是责任,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都会遇到的。
评分“官德的力量”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我内心深处不敢触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的角落。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瞬间“开悟”的书,也不是提供“万能钥匙”的工具书,而是一种温和的陪伴,一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我发现,书里对“责任”的解读尤其深刻。它不仅仅是完成份内的工作,更多的是一种承担,一种对结果的负责,甚至是对未来的担当。那些在书中被描绘的角色,他们面临的选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候,我觉得我能理解他们为什么会那样做,因为在特定的情境下,似乎“别无选择”。但同时,我又会因为他们的选择而感到一丝惋惜,一种对“理想”的失落。作者在叙述时,非常善于运用一些细微的细节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比如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这让我觉得,书中的人物是活生生的,是有血有肉的,而不是符号化的。我常常会在读完一个章节后,停下来很久,思考自己会在那种情况下做出怎样的选择。这种自我反思,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价值。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官德”,不仅仅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良心的交代。
评分“官德的力量”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那种潜移默化的。它不像那些煽情的小说,让你哭得稀里哗啦;也不像那些理论性的著作,让你头昏脑胀。它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深刻的思考,一种对人性无声的拷问。我被书中对“选择”的描绘深深吸引。每一次看似微不足道的选择,都可能成为日后命运的转折点。作者并没有把人物塑造成完美的英雄,或者一无是处的反派,而是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那些光辉与阴影并存的时刻。这让我觉得,书中的人物非常真实,好像就在我们身边。它让我开始反思,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多少次我也是在“两难”中做出选择,而最终的结局,又留下了怎样的遗憾?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权力”与“责任”之间关系的探讨。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上的规定,更多的是一种内在的自觉,一种对社会、对人民的承诺。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好像经历了一次“内心深处的旅行”,看到了许多自己过去没有关注到的风景。它让我对“公德”这个词,有了更生动的理解,也让我更加珍视那些坚守初心、默默奉献的人。
评分我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官德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受到重视和强调。《论语》中说,“为证以德,譬如北辰,局其所而众星拱之”。《荀子》中说,“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详莫大焉。”领导干部的道德行为具有放大效应和示范效应,一言一行都受人关注,一举一动都有导向作用。
评分质的要求,对教育规律的把握,对教学艺术的领悟,对教学特色的追求。
评分非常好!质量也很好!
评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加大对官员道德修养的教育、培训、约束力度,使其真正做到“讲党性、重品性、做表率”。
评分非常好!质量也很好!
评分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
评分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③我们的教师为了控制课堂,总担心秩序失控而严格纪律,导致紧张有余而轻松不足。轻松的氛围,使学生没有思想顾忌,没有思想负担,提问可以自由发言,讨论可以畅所欲言,回答不用担心受怕,辩论不用针锋相对。同学们的任何猜想、幻想、设想都受到尊重、都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做解释,在聆听中交流想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