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的道教
定价:28.00元
作者:(日)小林正美 著,王皓月 译
出版社:齐鲁书社
出版日期:2010-1-1
ISBN:9787533323387
字数:240000
页码:27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目录
總序
凡例
前言
序章 “道教”的構造
一、“道教”的形成
二、“道教”的構造
三、“道教”與天師道
章 神仙道的形成
一、五斗米道
二、太平道
三、葛氏道
四、上清派
第二章 “道教”的形成
節 天師道的形成及其思想
一、“三天”的思想
二、正一盟威之道
三、老子與《老子道德經》
四、三洞說與“道教”
五、四輔說與道士的位階
第二節 教團組織與教徒生活
Ⅰ 教團的舊制度一一治和祭酒的制度
祭酒與道民
Ⅱ 教團的改革
一、祭酒之戒的設置
二、道民的日常道德
三、道士職位的設置
Ⅲ 教團的新制度一一道館(道觀)和出家道士的制度
一、道館的設置
二、道館中道士的生活
三、出家道士的位階制度
第三節 “道教”的世界觀與修道法
Ⅰ 世界觀
一、天上界(神仙的世界)
二、人界
三、三塗(死者的世界)
四、南宫
五、洞天福地
Ⅱ 修道法
一、護身法
二、滅罪法
三、長生法
第三章 “道教”的歷史
一、南朝的“道教”
二、北朝的“道教”
三、隋代的“道教”
四、唐代的“道教”
五、北宋的“道教”
六、南宋和金的“道教”
七、元代的“道教”
八、明清的“道教”
結章 “道教”的作用
注釋
中文版後記
叢書後記
内容提要
《中国的道教书》一书为《道教学译丛》之一。
本书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崭新的道教史观,用大量的佐证和详尽的分析否定了学术界长期以来的一些通说,可以说是道教史上颇具革命性的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作者介绍
小林正美,1943年生,现任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教授,文学博士(早稻田大学)。1983~1985年度属哈佛大学燕京单社访问学者。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道教在中国文化主体性塑造中的贡献所给予的肯定和深入分析。长期以来,我们可能习惯于将儒家视为中国社会伦理的唯一基石,但通过这本书,我清晰地认识到,道教在艺术、医学、审美乃至政治哲学层面,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和基础。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补充材料”,而是与儒家思想相互张力、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复杂底色。尤其是书中对魏晋玄学与道教之间那种微妙的相互作用的梳理,令人拍案叫绝。它不带偏见地展示了道教如何提供了一种与儒家入世哲学相对立的、更具超越性的精神出口,从而保证了中国文化在漫长历史中始终保持着思想上的活力与韧性。这是一部真正能让你对“中国文化”这个宏大命题产生更深刻敬意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初读时,着实让我对道教的理解有了一次彻底的刷新。它并非那种故作高深的玄学探讨,而是以一种非常贴近历史脉络和思想演变的方式,缓缓展开了道家思想在中国社会深处的根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流派兴衰时的那种细致入微,仿佛能看到那些山野间的隐士与宫观里的方士们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寻求自己的立足点。特别是关于早期符箓派和后来的金元时期全真派的对比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剖析,每一个关键转折点都有充分的史料支撑,绝非空泛的论调。它让我明白,道教绝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在不断适应和回应现实需求中自我革新的有机体。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去思考那些古代人面对生死、自然和宇宙秩序时的那种哲学困境,这本书恰到好处地提供了一把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钥匙。那种将信仰置于具体社会结构和政治环境下去考察的方法,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评分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这本著作成功地将一个在许多人心中相对模糊、甚至被标签化的宗教,还原成了一门鲜活、多元的中国本土文化实践。作者对于道教仪轨和经典文本的阐释,没有陷入佶屈聱牙的学术术语泥潭,而是用一种近乎叙事性的笔触,勾勒出了那些繁复的修炼法门背后的人文关怀。比如,书中对“内丹术”的解析部分,不再仅仅是描述吐纳导引的步骤,而是深入探讨了这种实践如何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寻求生命超越和精神自由的一种独特路径。这种兼具文献学严谨性和人文关怀的写作风格,使得即便是对宗教史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并从中汲取到关于中国传统生命哲学的营养。它让我看到,道教不仅是关于长生不老的迷思,更是一套复杂的、试图调和个体生命与无限宇宙之间矛盾的“技术”。
评分从翻译质量上来说,王皓月先生的译文功力令人称赞。对于这种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和古籍引文的文本,翻译的信达雅是极难把握的。我注意到,译者在处理那些道教特有的概念时,往往能找到既能保留原意又不至于让现代读者产生隔阂的中文表达,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流畅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古奥的道藏语句的注释和解释,译者处理得非常得当,既照顾了专业读者的需求,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语境。整个阅读过程几乎没有因为语言障碍而产生卡壳的感觉,这对于一本由外文翻译过来的学术著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成功标志。可以说,译者的工作使得这部优秀的日文研究成果,能够以如此生动、精准的面貌呈现在我们面前,功不可没。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巧妙,它不像一般的学术专著那样给人带来压迫感,反而更像是一次由一位学识渊博的向导带领下的深度文化漫游。我特别喜欢它处理“道教与民间信仰”交叉地带的方式。在很多关于宗教的论述中,精英化的经典往往被放在聚光灯下,而广大的民间实践则被边缘化。然而,这本书却毫不避讳地展示了道教如何深深植根于乡土社会,如何吸收和转化了地方性的神祇崇拜和禳灾祈福的习俗。这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察视角,使得对道教的理解变得立体和全面。每次读到对具体地方道观历史变迁的描述时,我都能想象出那种香火鼎盛、烟雾缭绕的真实场景,它让抽象的“宗教史”立刻有了温度和具体的地理坐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