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不錯,性價比高,推薦~
評分文王序《易》,以乾、坤為首。孔子係之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言君臣之位猶天地之不可易也。《春鞦》抑諸侯,尊王室,王人雖微,序於諸侯之上,以是見聖人於君臣之際未嘗不也。非有桀、紂之
評分質量不錯,性價比高,推薦~
評分很便宜的書,送貨也很快~!
評分楊鴻烈,又名憲武、誌文,號知不足齋主。1903年農曆6月28日生於雲南晉寜。著名的法學巨擘。 著作有:《中國法律發達史》、《中國法律思想史》、《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等。早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外文係,後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梁啓超、王國維研究曆史,1927-1928年經梁啓超介紹,任教於南開大學;1928-1931年經鬍適聘請任教於上海中國公學,為文史學係教授、主任,同期又任教或兼課於大夏大學、復旦大學、法科大學等。1931-1932年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1932-1933年任教於雲南大學,為師範學院院長兼教授;1933-1934年任教於河南大學,為史學係教授、係主任。1934-1937年留學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院,獲博士學位。1938年離日到香港,從事中外交流史研究工作。1939-1940年任教於無锡國學專科學校。1941-1945年在汪僞控製下之南京中央大學史學係任教授,並兼任僞中央宣傳部編審司長及國史編纂委員。1946-1955年避居香港,在香港大學任教授並充任《星島日報》英文翻譯。1955年6月自港返迴廣東,任廣東文史館館員。1977年逝世。 中外學者都喜歡用“新史學”“舊史學”的名詞的習慣。“新史學”一詞的不妥當,昔日史學理論不健全和方法拙劣的根本原因,昔日史傢選擇材料的錯誤,隨便記錄人名地名而缺乏內容。喜歡敘述駭人聽聞的奇事。偏重政治事實的記載。中外史籍的實例。辯《二十四史》並非全係“傢譜”或“相斫書”。昔日史傢所用方法的拙劣。能因襲而不能創作。現實史傢所最應注意的幾個要點。“目的”須正確,材料的範圍須盡量擴張。鑒彆史料的方法須極端嚴格。彆種科學的研究須利用為解決睏難問題的工具。總結“今”“昔”之稱有“相對的”妙用而不似“新”“舊”之成為絕對無通融之餘地。
評分四海之廣,億民之眾,都受製於天子一人。盡管是纔能超群、智慧絕倫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為他奔走服務,這難道不是以禮作為禮紀朝綱的作用嗎!所以,天子統率三公,三公督率諸侯國君,諸侯國君節製卿、大夫官員,卿、大夫官員又統治士人百姓。權貴支配賤民,賤民服從權貴。上層指揮下層就好像人的心腹控製四肢行動,樹木的根和乾支配枝和葉;下層服侍上層就好像人的四肢衛護心腹,樹木的枝和葉遮護根和乾,這樣纔能上下層互相保護,從而使國傢得到長治久安。所以說,天子的職責沒有比維護禮製更重要的瞭。
評分民國時代對曆史的重視比現在要強。迫切改變自己的願望吧
評分群眾的,纔能夠産生積極的影響。總之,意誌不是自由的,偉人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按所說甚是,惟“意誌自由”問題牽扯得很大,浮田和民氏在所著《史學通論》駁有一派主張“人間有自由之意誌則曆史學不得成為科學”的話說:……意誌之發起也,必有理由,而理由者以斯人之天性,之天然境遇所基礎者也,故藉令意誌之有自由,而但能自由有限,且自由能受法則之支配,則曆史一學亦何難定為科學?然當人類知識尚未完全之時,則曆史決不能達於科學之地位,誠以曆史及社會之事不特關於個人之意誌,直關於眾人之意誌之作用,故苟能使個人之心理學成立,並社會之心理學亦成立,則曆史之成為完全科學也何有焉?……現在既知人類意誌的自由很為有限,而曆史又極富於客觀的性質是在已前這曾說過,是浮田和民氏的態度應該更為積極。楊秀林氏接著上引的一段話再加發揮說:……我認為“思想”是從生活條件得來的,我們知道最初人類由於對於自然的鬥爭中,由於實際的生活經驗中,由於環境適應中,訓練齣來的思想,這是生物學傢心理學傢所能證明的事。頭腦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生存競爭中在他還沒有成為一個人以前,就為他造成的。把人類的思想纔能或理智神秘化瞭,正是唯心史觀的錯誤的主要來源。現代的綜閤學派彆然“力求用科學方法研究集團心理”解釋曆史,。而唯心的缺點仍然存在,另外還有以部分作全體的毛病。是曆史上的兩樁懸案可暫為如此的解決。文學在近代“科學的曆史”未産生以前,“文學”和“曆史”在幾韆年之內有很悠遠很“糾纏不清”的密切關係,所以中國和歐洲各個地方都有過不少的有文學頭腦的曆史傢,如《史記》的著作者司馬遷在他的《報任安書》就有說:“恨私心有所未盡,鄙沒世而文彩不錶於後世也。”
評分書是正品,但是還沒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